第二百章叶灵曾经的住址
第二天一早,程修便照例去接叶音。为何配合今天自己在任务中的身份,程修并没有换上便装。
他除了将那身英气笔挺的警服穿得一丝不苟外,还特意戴上了警帽。
帽檐轻轻地压住了他高高的眉骨,只露出那双俊美无比的眼眸,深邃的眼神好似一汪神色的湖水,让人一眼望不到底,也因此而更多了几分神秘和冷峻的色彩。
程修陪同叶音去短训中心请了假,两人便一起去到了刑警大队。
李雪彤早已带好了特殊任务入户许可证在门口等候,她也和程修一样,出于任务的需求,特意穿上了全套的警服。
“辛苦了雪彤。”程修接过了李雪彤递来的许可证,细细查看着。
虽然许可证上面盖着刑警大队的正式公章,但毕竟也是伪造的,程修还需要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检查。
李雪彤笑了笑“不辛苦,都是任务嘛。”
李雪彤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旁边停着的警车的后座车门,对程修和叶音道“上车吧,今天我来开车。”
叶音不解,看这样子,李雪彤好像也是要和两人一起去叶灵的公寓似的。
“李警官也要去执行任务吗?”叶音一边问着,一边转头看了程修一眼。
程修这也才意识到自己还没来得及告诉叶音李雪彤加入了行动的事。
其实这也并算不上是一件什么事,但是程修心中却莫名地一动,仿佛是担心自己做事不周到,会引得叶音因此生气似的。
不过叶音却并没有更多的想法和情绪,只是好奇一问罢了。
或许是李雪彤看出了程修眼中不易察觉的生涩的尴尬,还不等程修解释,她便先开口解释道“对呀,程队临时让我加入任务,不过今天你可是主角,我们两个可是给你打掩护的。”
听着李雪彤半开玩笑的话,叶音也是礼貌地笑了笑,不过这次叶音对待李雪彤的态度比起一开始的冷漠和客套要缓和许多“是这样啊,忽然觉得压力好大,都有些不敢去了。”
话罢,叶音便先坐进了车里。
程修站在原地,对着李雪彤递去一个温温软软的眼神,眼底细腻而复杂的情绪全部都被李雪彤瞬间意会。
这其中既包含着对李雪彤出言解围的感谢,也有几分自己和叶音之间的关系在细节处暴露于李雪彤眼前的尴尬。
对于叶音和程修的关系,李雪彤心中早有疑问,但一件又一件大大小小的事、一个又一个细微的、不易察觉的、但却十分有说服力的细节都在反复证明着李雪彤心中对二人关系的猜想。
那绝不只是简单的警察和群众,更不是所谓的哥哥与妹妹,而是……
李雪彤不愿意再想下去了。之前是因为自己对程修仍有爱意,心中只有淡淡的心酸和苦涩;而现在则是因为叶音毕竟是一个小孩子,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还是不要把念头八卦地放在一个小孩子身上好。
更何况感情是十分私人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程修喜欢谁、愿意和谁在一起都与自己无关了,自己也更没有什么权利去指手画脚。
李雪彤微笑着点了点头作为对程修的回应,并没有流露出任何的态度和情绪,只是说了一句“快上车吧”,然后便坐进了驾驶座。
警车在道路上飞驰着,车窗外的景色由繁华变得平庸,喧闹变得冷落,过了大约四十分钟的功夫,三人才终于到达了叶涛给出的地址。
公寓位于市郊一个偏僻的依山而建的别墅小区内,与郑氏家族的别墅区不同的是,那里是一个十分高档的名流住宅区,而这里却十分的苍凉和冷落,特别是在严冬的季节,更给人一种说不出的落魄感。
只是单单看着这个地方,便觉得眼中呈现出了灰蓝色的底色,目光所及之处皆是荒凉。
而且这里虽然是一座别墅的小区,但是经过几人一路的观察,却发现这里的入住率特别低,几乎接近于零,整个小区倒像是一个无人区。
连前些日子下的雪都还平整地堆积在路边。而在市区中,积雪早已经因为车轮和人踩踏的脚步而消融了。
“天啊,房地产开发商怎么会选择在这样的地方建造别墅区呢?这样的地方有谁会买啊?”李雪彤不禁感叹道。
“我看过咱们市房地产行业的报告,十几年前,的确有过那么一段时间是市郊别墅热,很多房地产商都竞相批地盖别墅。那个时候大家都是一窝蜂地扎进去,像侨兴地产那样实力雄厚的集团还能够考虑很多因素优先选址,但是对于一些没什么实力的小集团来说,只要能够批下来地就不错了。”
程修一边解释着,一边从警车上下来。
“怎么会这样呢?我们地理课上老师是讲过的,住宅区的选址一定要有丰富的配套的基础设施,像医院啊、学校啊、超市什么的,交通也要便利,可是这里哪一个因素都不符合啊!”叶音看着周围的一片苍凉,心中也是不免奇怪。
听着叶音的问话,程修心里莫名地有些高兴。这个小丫头真是越来越不一样了,能够说出这些话,看来上课应该是注意听讲了吧。
程修笑笑“理论上来讲当然是你们地理课上讲的那样,但是如果现实和理论一样,这里的别墅区肯定会非常卖座的,就不会是现在的一派苍凉了,你说是不是?”
叶音点了点头。
几人一边环视着周围,一边走向那所门牌号“19”的别墅,那里就是叶灵曾经居住的地方。这座别墅的规模明显比其他的别墅更小、更局促一些。
叶音心中有些震惊,也有些疑惑,叶涛之前说过叶灵是和自己的朋友一起住,这样看来他们就是一起住在这所别墅里了。
这里的位置虽然偏僻,但到底也是这么大的一座别墅,如果是合租的话一定会要很多租金,叶灵一向艰苦朴素的人为什么会选择用那么高的租金租住在这么偏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