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修炼幽默口才的速成法(5)
第37章修炼幽默口才的速成法(5) 大街上,一个报童正在大声叫卖:“惊人的诈骗事件!惊人的诈骗事件!受骗者已达83人!”
一个人赶忙跑过去买了份报纸,但打开来看时,怎么也找不到诈骗事件的内容。这时,只听这个报童又在大声叫喊道:“惊人的诈骗事件,惊人的诈骗事件!受骗者已达84人!”
一般来说,人们总是喜欢沿着思维定势进行思考,但这个聪明的报童就把陷阱设置在人们的思维定势里。当报童故弄玄虚叫喊着“惊人的诈骗事件!”时,我们想到的首先一定是报上的新闻,这就是思维定势使然,殊不知报上并没有诈骗的事件,而卖报本身却是一起诈骗事件,于是就产生了一种喜剧的幽默效果。
故弄玄虚本身就很玄,实实在在的道理是讲不出来的,在对方或欣喜或紧张的心理期待中,一个陡然落空的答案给了人们强烈的幽默感。
有一个自称“铁嘴神算”的算命先生。据说,他不需要人家开口,就能预知吉凶。一天,一个老人找他来算命。“铁嘴神算”看他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就说:
“你家境不好,经济困难。”
老人摇摇头。
“是晚年丧妻吧?”
老人又摇头。
“那,一定是儿孙不孝?”
老人还是摇头。
“铁嘴神算”猜了几次都没猜中,不免有些发慌了,接着又一口气说了许多不吉利的事,但老人还是摇头不止。最后“铁嘴神算”没办法了,不得不恳求老人说出原因。老人这才告诉他:“我三天前得了个摇头病,不知何时才能治好。”
这个答案太出乎意料了!让人们一开始的悬念之弦绷得太紧,结果真相与猜测的反差太大了,幽默也就在真相大白之时产生了。
再来看下面的例子——
一个乡下人的妻子病了,所以,他便从城里请了个医生来替妻子看病。他把医生请进屋,自己则坐在门外等着。
不一会儿,医生便探出头来,问道:“你有铁钳吗?”
这个乡下人听了很不安,但还是找了一把铁钳给医生。
一会儿,医生又探出头,问道:“你有镊子吗?”
乡下人听了更紧张了,但还是为医生找了一把镊子。
又过了一会儿,医生满头大汗地走出来,问:“你有铁锤吗?”
这下可把这个乡下人吓坏了,急忙问道:“我的妻子到底得了什么病?”
“还不知道,”医生不耐烦地说,“我的药箱到现在还没打开哩!”
在这个故事中,人们一不小心便会跌入一个自造的陷阱,当猜测落空,真相大白,人们才会莞尔一笑。啊,原来如此。
故弄玄虚的幽默术由于打破了常规,偏离了定势,常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惊喜感和悬念打开后的轻松感。
在这里,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对于悬念的解释一定要出奇制胜,不落窠臼。
石动筩,是北齐高帝时的笑星,以诙谐幽默著称。一天,北齐皇帝高祖对几位大臣说:“我来出个谜语让你们猜猜吧:‘卒律葛答’。”
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谜底是什么,只有石动筩猜了出来,就是“煎饼”,原来“卒律葛答”是少数民族突厥语,译成汉语的意思就是“前火食并。”“前火”和“食并”恰好组成“煎饼”二字。
接着高祖又让大臣们都出个谜语来猜。石动筩灵机一动,说道:“卒律葛答!”高祖给懵住了,问他谜底,石动筩说:“是煎饼。”
高祖疑惑了,说:“这是我刚才出过的谜,你怎么又重复出呢?”
石动筩诙谐地说:“我是趁你的煎饼锅还热,就跟着再做了一个。”高祖听罢大笑。
在这里,石动筩的幽默之处就在于他对这个谜底做了创造性的歪解,其妙处就在于把谜底作为煎饼的概念不动声色的变成了具体的物质的煎饼,再联想出现场的热锅来,所以,虽然是照搬别人的谜,却可以算得上是上乘的幽默。
总之,故弄玄虚就是要打破常规的思路,让人们在悬念的紧张中得到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以此达到幽默的效果。故弄玄虚幽默术都有偏离常规、出其不意的特点,所以才会令人忍俊不禁。
接过话头,顺水推舟
顺水推舟幽默术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四两拨千斤”的手法,诱敌深入,将之引向荒谬,然后出其不意的杀回马枪,让对方措手不及。
接过话头、顺水推舟就是巧妙的利用对方讲话的内容或漏洞,套用对方的思路来回击对方。这种方法可以被经常用来化解尴尬,或是回击对方的挑衅,把自己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赫尔岑是俄国著名的文艺批评家。一次,赫尔岑去参加晚会,晚会上演奏的轻佻音乐让他非常厌烦,他不得不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
主人解释道:“演奏的都是流行音乐。”
赫尔岑问:“流行的东西就一定高尚吗?”
主人听了很吃惊,问道:“不高尚的东西怎么能流行呢?”
赫尔岑接过话头,微笑着说:“那么,流行性感冒一定也很高尚!”
赫尔岑正是在谈话中找到了对方话语中的漏洞,对对方的话进行了有力的还击。
一次,马克吐·温在邻居的图书室里看书时,被一本书深深吸引了,他看来看去,爱不释手,最后他问邻居可否借阅。
“你可以随时来读,只要你在这里看。”邻居解释道:“你知道,我有个规矩,我的书不能离开这栋房子。”
过了几天,这位邻居来找马克·吐温,向他借锄草机。“当然可以,”马克·吐温幽默的说:“但是依我的规矩,你得在这栋房子里用它。”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马克·吐温的幽默对答真是令人捧腹。
这种顺水推舟的幽默技巧最能体现人的机敏和语言的灵活性,所以是幽默高手尽情展现才智的舞台。下面再看一些具体例子。
约翰·洛克菲勒是个大富翁,但他从不推崇铺张浪费。一天,洛克菲勒在华盛顿的一家旅店投宿,在选房间时,他只要了一间很便宜的房间。旅店经理不解地问道:“您为什么要这种房间?要知道您的儿子每次可都是要最贵的房间。”
“是的。因为我儿子的父亲是一个百万富翁,而我的父亲却不是!”洛克菲勒回答道。
洛克菲勒套用对方的思路来回击对方,使对方哑口无言。
萧伯纳也用同样的方法为自己拜托了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