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艳局 - 死后宿敌给我烧了十年香 - 余何适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2章艳局

第32章艳局

承平五年伊始,后党和世家相争已有五载,水火不容,分毫不让。

岁末,永乐宫的阶前廊下,琉璃宫灯刚被一盏一盏点上。

满头大汗的内侍奔入永乐宫的时候,沈今鸾正在对镜卸下华妆。

那时候,她还未病倒,铜镜里的女子看起来面容明艳,气度雍华,细细勾画的唇角如带血锋刃,掩着隐隐的疲态。

想必也是在那时,她日夜操劳,殚精竭虑,早已如同烹油燃尽,烈火干烧,令她内里亏空,无法转圜。

心腹内侍慌慌张张来报,世家底下的郭侍郎,已搜集到她手下贪墨的罪证,涉及南征南燕的军饷,数额重大,牵扯众多。

郭侍郎已候在宫门外,只等皇帝召见。世家门徒的御史已连夜起草弹劾的折子,明日早朝便要伏阙上奏。

她静静听着,新涂上蔻丹的指甲揉了揉鬓角,缓缓从发髻上卸下一支镶金的白玉簪子。

她手底下的人多了,总有手脚不干净的,毕竟在这宫里进出来往,打点消息,都需要银钱。

然而,去年大魏军三进南燕,几乎耗空了国库,元泓发了好大一通火。

她在朝中暗结党羽对抗世家的行径,元泓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这一回涉及军饷,罪证确凿,他恐不会轻轻放下。

世家得了这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或许会将她的后党连根拔起。

宫里烧着地龙,热烘烘的,她的冷汗却浸湿了额鬓。

她一点一点地攥紧了簪子,问道:

“此刻,陛下可还在景明殿?”

内侍回道:

“陛下午后一直在景明殿,与顾将军和一众朝臣商议南燕降臣事宜,还未得空召见郭侍郎。”

她摩挲着玉簪上凹凸不平的纹路,又问:

“明日早朝,南燕受降使臣该入宫觐见了吧。”

“正是明日。”内侍心焦地劝道,“皇后娘娘,不能再等了。若是让郭侍郎入了宫,在陛下面前告了状……”

郭春江是出自潢川郭氏,百年来都是顾氏家臣,唯顾氏马首是瞻。这笔贪墨的案子今日由郭春江首告,很难说不是顾昔潮的授意。

上月,她的手下才翻出多年前顾辞山私自挪用军饷的旧案,要元泓撤了顾辞山的尊谥,顾昔潮就反扑过来,费尽心机借此贪墨案扳倒她,好再为他大哥正名。

中秋夜的毒酒一事之后,她对他留有一线,未再下手,可他却要对她赶尽杀绝。

她猩红的指甲抚过掌中温润的白玉簪子,稍一用力,一把折断了玉簪。

尖锐的碎玉划破了她白嫩的手心,鲜红的血浸染了她名贵的绸衣,宫中侍女惊慌失措,跪倒一片。

而她盯着掌心刺目的鲜血,计上心来。

她一点一点用锦帕擦去了掌纹里深陷的血渍,望着镜中冷艳如霜的女子,道:

“为本宫梳妆。”

……

顾昔潮从景明殿出来的时候,已入了夜。

候在殿门口的小黄门抱着他的大氅,一路小跑,殷勤地要为他披上。

宫门即将下钥,他在长长的宫道上疾步而行,一身朱紫官袍从玄黑的氅衣里漏出几许,灌满瑟瑟夜风。

这一处宫灯犹为昏暗,宫墙阴影笼下,狭隘的小道如漫大雾。

一道屈着身的人影从阴影中碎着步子走出来,手里举着一盏宫灯,照亮这片方寸之地。

顾昔潮一眼认出那是皇后的贴身女官琴音,他脚步一顿,而后漠然回避。

琴音却拦住了他的去路,面色焦急,福了福身,低声道:

“皇后娘娘在御花园中遇险,不知将军能否出手相助。”

外臣与皇后,于理于礼,都应避嫌。

听闻中秋夜之后,那日在洛水边的侍卫,全已不知所踪。

顾昔潮回头看一眼跟在身后的小黄门,淡声令道:

“去叫人。”

“不可。”琴音出声阻拦,略带几分为难,压低声音道,“此事不宜声张。唯有将军是陛下近臣,更是皇后娘娘故旧,应是可信之人……”

语罢,琴音提起宫灯,指向垂拱门里头幽深的花丛。

顾昔潮立在寒风中,擡眸望去。

隔墙树影婆娑,冬日松柏青翠依旧,一树寒梅初绽,幽香微不可闻。

宫灯浮动的光影里,只见一道人影立在梅花树底下低矮的灌木里,茕茕孑立,凝住不动。

她身上镶绣繁复鸾凤纹的裙摆铺开,鸦云髻鬟没入夜色里,鬓边一支熟悉的灿金步摇在浮光里颤动。

是皇后娘娘。

她稍有一动,灌木外僵立的宫人便惊声阻拦。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