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银行牌照(5) - 金牌投资人 - 龙在宇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金牌投资人 >

第130章银行牌照(5)

第130章银行牌照(5)

十多分钟后,虞东明出现在方玉斌的办公室。方玉斌的邮件还没回完,只得合上笔记本。方玉斌给客人沏上茶,说:“什么风把你吹过来了?”

“亿家金服的风。”虞东明倒也不绕圈子。

“我就说你没这么好心,平白无故上门看我。”方玉斌笑着说,“前些日子,亿家召开新闻发布会,蒋若冰三请四邀你都不来,只好拉伍俊桐救场,今天怎么主动上门了?”

身为王诚的铁杆心腹,虞东明对伍俊桐既没什么好印象,更用不着客气:“发布会这种场面活,无外乎坐到台上,说几句漂亮话,换阿猫阿狗都可以。”

方玉斌点上一根烟,说:“这么说,你今天来是要谈重要事情了。”

虞东明点了点头,说:“亿家发展势头不错,c轮融资应该迫在眉睫吧。”

方玉斌说:“刚才还有一家投资基金,来我办公室谈这事。不谦虚地讲,如今的亿家已经成为各路资金抢投的对象。”

虞东明抿了一口水,开门见山地说:“与其别人投,不如我们来投,你看怎么样?”

“你来投?”方玉斌吃了一惊。

虞东明说:“没错,由千城集团来投。对于我们的实力,你不会担心吧?”

方玉斌还记得,王诚曾说过,千城有意进军互联网金融。没想到,人家不仅言出必行,还把第一个目标瞄准了亿家。方玉斌笑了笑:“目前与我接触的投资人中,还没有哪一家的资金实力能够和千城相比。”

“那就好!”虞东明一拍大腿,“咱们是老朋友,直接切入正题。c轮融资,亿家打算融多少钱?”稍做停顿,虞东明又强调:“咱俩之间,可别玩漫天要价、坐地还钱那一套。你给我说实话。”

虞东明不绕圈子,方玉斌也开诚布公:“我与蒋若冰交流过,c轮融资的底线,是10个亿。”

虞东明说:“对照b轮融资时亿家的估值,这可翻了好几倍。”

“的确成长很快。”方玉斌说,“这里面既有企业本身业绩增长的原因,也有赖于跟千城的合作。自打与千城的合作战略发布后,各路投资公司蜂拥而至。”

虞东明哈哈笑起来:“既然如此,索性帮人帮到底。这10个亿,千城出了。”

出手如此爽快,看来是志在必得!方玉斌还想确认一下:“今天算是正式报价吗?”

“当然。”虞东明肯定道。

方玉斌笑了笑,说道:“谢谢你的好意,不过我现在还不能答复你。”

“什么意思?给钱还不要?”虞东明问道。

方玉斌搓着手说:“10个亿只是底线,我把底线告诉你,只因为咱们是朋友。但在商言商,如今找亿家的投资机构很多,如果有人出价比10亿高,似乎也不应该拒绝。”

虞东明的手指头晃了晃,说:“咱俩之间,还玩这套。我是代表王总来的,看在他的面子上,你就不能爽快点。”

商场上可是一分钱一分货,面子通常不大靠得住。方玉斌不好直说,只得找个托词:“我没问题,但亿家的董事长是蒋若冰。白花花的银子放到眼皮子底下,人家没道理拒绝。”

虞东明脸色有些转阴,他沉默了一会儿才说:“今天就给你表个态,不管人家出多少,千城一定加码跟上。对于千城的资金实力,我有一百个信心。”

方玉斌说:“到了c轮,企业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程度。在这一轮的投资,几乎没有仅由一家投资机构来完成的。通常是一家领投,另外多家跟投,这也是圈内的规矩。尤其上一轮的投资者,通常都会参加下一轮融资,否则就说明不看好公司发展。”

“这个简单。”虞东明说,“由千城出面领投,星阑是上一轮投资者,这一轮跟投便是。”

虞东明又说:“其实,谁领投、谁跟投都无所谓。与其他人合作,千城一定得领投。但跟你合作又不一样,星阑非要领投,千城跟投也没关系。这样,够意思吧!”

方玉斌心中暗笑,这个虞东明真会说漂亮话!明知道亿家如今估值飙升,星阑的家底想领投也有心无力。假若对面坐着的是一个实力雄厚的投资人,你一准不敢这么说。

方玉斌摆摆手:“星阑倒是想领投,可惜力有未逮。这把交椅,还得由你来坐。”

“事情可就说定了。”虞东明语调轻松,几句话便把事情敲定,自己可以回去复命了。

“还有一件事。”方玉斌说,“c轮融资后,各家的股权如何确定?”

虞东明盯着方玉斌,有些疑惑对方为何提出这件事。接着,他说道:“这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吧。各家股权大体按出资比例确定,至于管理团队的股权奖励计划,之前怎么规定的,未来还是照办。”

“这可不行。”方玉斌摆手说,“星阑往亿家前后投了2个多亿,你们一下就投10亿进来。真按出资比例,你们的股权岂不是我们的四倍多?”

方玉斌又说:“星阑的2个多亿,是正儿八经的风险投资,是在亿家遭遇重大危机时,冒着巨大风险投下去的。你们呢,是在亿家蒸蒸日上时投钱进来。一个是雪中送炭,一个是锦上添花,两者大不相同。打个比方,井冈山时期参加革命的老红军,和抗美援朝才入伍的新兵,职务能一样?”

只听说人有论资排辈,怎么钱也要讲先来后到?虞东明抿了一口茶,说:“你有什么想法,不妨直说。”

方玉斌说:“千城对亿家有兴趣,愿意充当c轮融资的领投方,我很欢迎。但是,c轮融资完成后,股权不能单纯由出资比例确定,而要使用另一套科学的计算方法。简单来说,千城的股权不能超过45%,星阑的股权也应维持在30%左右。”

虞东明谈过的生意不算少,这种条件还是第一次听说。出资10亿只能占投45%,出资2亿多却要占股30%?他不由得咳嗽起来,嘴里的茶差点喷了出来。

止住咳嗽,虞东明说:“你之前投的2个亿,随着亿家的发展出现升值,这也符合商业规矩。因此,我们投的10亿和你投的2亿,不能简单地按照5:1确定股权,这个还能商量。但涨价总得靠点谱吧!你提出的股权比例,跟抢钱差不多!这种条件,没人会答应。”

“那可不一定。”方玉斌说,“听我把道理摆出来,你就会明白。”

“你有什么道理!”虞东明挥了挥手,语调不再客气,“不就是老红军与新兵蛋子的差别吗?那是鬼扯!咱们在谈生意,不是闹革命。”

方玉斌说:“这些道理,我刚和一家bat背景的投资人说过,如今就再跟你讲一遍。你知道,星阑资本最近新投了哪些公司吗?”

虞东明冷笑一声:“我管你新投了哪些公司,这跟咱们谈的事没关系。”

如果之前的许子牛也是这副居高临下的口吻,方玉斌早就把他扫地出门了。但虞东明毕竟与自己关系不同,方玉斌耐着性子说道:“你别着急,这些事跟咱们谈的生意,关系可不小。”

方玉斌端起茶杯,不疾不徐地说:“最近,星阑资本接连出手,投了好几家公司。一家是北京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专门做校园贷款的app,一家是重庆的小额担保公司。还有一家,上周刚签合同,是专门做信用卡还款服务的。”

方玉斌又说:“我投这家信用卡还款服务的企业时,可有意思了。有投资机构报价2亿,而我只出1个亿,对方最后还是选择了我,知道为什么吗?”

“那人傻呗。”虞东明只当方玉斌在忽悠。

“人家可一点不傻。”方玉斌说,“我给他分析了,你做信用卡还款,需要建立一套严密的风控体系,需要稳定可靠的资金渠道,恰恰这些,星阑资本能给你。星阑是亿家金服的最大股东,可以撮合你们合作,亿家建立的风控体系,两家能够共享,亿家理财平台上的资金,也能以不高于市面的利率提供给你。”

前前后后谈了好几轮,方玉斌最终成功抢投这家信用卡还款服务企业。提起此事,他依旧颇为兴奋:“更妙的是,亿家不仅答应合作,还作为跟投方,投资了这家公司。你看,有人出2亿没有投到,我只出1个亿却笑到最后。”

虞东明是商场老将,从这个例子,似乎能摸出些方玉斌的套路。他侧着头,跷起二郎腿,继续听下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