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资产重组(2)
第38章资产重组(2)
待方玉斌一口气说完后,丁一夫沉吟了许久。房间内越是沉默,方玉斌的心情就越紧张,甚至手心都开始冒汗。几分钟后,丁一夫终于开口:“我明白你所谓的资产重组,实则就是田忌赛马——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将金盛集团旗下的优质资产剥离出来,分别找到合适的买家,高价出售。”听丁一夫的口气,起码没有一口否决掉自己的意见。方玉斌的信心大增,说道:“能够一口吞下金盛集团全部资产的买家的确不好找,所以李鸿声、简沧民才有骄傲的资本。但把大餐分成一份一份的盒饭,愿意买又买得起的人就比比皆是了。这些买家的实力与李鸿声、简沧民无法同日而语,因此砍起价来,一定不会像他们那样狠。”
丁一夫说:“就算是田忌赛马吧,用咱们的上等马对付别人的中等马,拿中等马对付下等马,胜算的确不小。但问题是,下等马怎么办?比方说,金盛手里的石油资产,看来就是烫手山芋。”
方玉斌当然明白丁一夫的顾虑:把优质资产出售了,那些无人问津的不良资产怎么办?昨天把自己锁在办公室时,方玉斌也反复思考过这个问题。此刻,他把答案和盘托出:“这个问题我以为不妨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两害相权取其轻,比起整体贱价甩卖,采取资产重组分别出售的方式,损失能降到最低。”
方玉斌解释道:“简沧民目前的报价是15亿,估计后面也不会再增加多少。可要是剥离资产、分割出售呢,我们就能收回超过50亿现金。当然,除去现金收入,我们还要背负原有的不良资产及其背后衍生出的债务,但把两者相抵,净收入也不会低于15亿。”
方玉斌又说:“其次,所谓不良资产,应该辩证来看。有些项目虽然看起来亏损严重,但真要挺过目前的难关,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善,未必不能起死回生。金盛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今连撑下去的钱也没有了,把优质资产出售后,就能回笼大量现金。手中有粮,心头就不慌。”
“你的测算准确吗?”丁一夫追问。
方玉斌从皮包里掏出连夜整理出的资料,说道:“昨天我大致测算了一下,应该八九不离十。”
丁一夫戴上老花眼镜,仔细看了起来。方玉斌立在一旁,不停地做着解释——比如几家盈利的企业,出售价大概多少;哪几处地块,市场价是多少。
摘下老花眼镜,丁一夫托着下巴,做出深思熟虑的模样。方玉斌内心窃喜,看来自己的计划已经打动丁一夫。该说的话说完了,在领导做最后决断的时刻,下属就不要再多嘴。他轻轻坐回座位,唯恐制造出一丁点声响。
“这个计划看上去不错,却也仅仅是看上去!”丁一夫的语气依然严厉,脸上却浮现出一丝笑容。
方玉斌将身体前倾:“请丁总指示。”
“你得给我一个期限。”丁一夫大手一挥,“你的计划只是一个初步思路,并没有执行细节。比如说,哪些是优质资产,哪些是不良资产,怎么个剥离法,总共剥离成多少个资产包,这些通通没有!你必须在一周内,制订出一套详细的方案。”
“没问题。”见丁一夫同意自己的计划,方玉斌兴奋地说。
“这只是第一个期限,还有第二个。”丁一夫说,“你不是说优质资产不缺买家,能卖高价吗?你去卖几个给我看看。你要用事实来证明,这套方案在实践中行得通。”
“好的。”方玉斌点头答道。
丁一夫站起身来,在房间里踱步:“我原本想着回到北京就和简沧民签合同,现在看来,还得拖他一段时间。沈如平那边,我也会去说。老沈够朋友,我想他不会反对的。现在的关键,就看你了。”
得到鼓励的方玉斌激动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不辜负丁总的厚望。”
丁一夫拍着方玉斌的肩膀:“工作中有什么难处,或是需要我配合的,只管说!”
方玉斌的脸上充满感激:“谢谢丁总。”
丁一夫坐回椅子上:“袁瑞朗来谈合作的事,你再跟我说一说。昊辰影视在拍什么电影?”
方玉斌坐直身子,又汇报起昊辰影视的情况……
2疑人要用,用人要疑
送方玉斌离开酒店后,秘书高思锦走进了丁一夫的房间。屋里挂着钟,丁一夫腕上也戴着手表,但领导当久了的人,往往连抬一抬头、动一动腕的动作也懒得做。他问道:“几点了?”
高思锦答道:“10点了。”
“哦。”丁一夫点了点头,“通知他过来吧。”
大约分钟后,一辆挂杭州当地牌照的轿车驶抵酒店门口。荣鼎资本上海公司副总经理林胜峰走下车来,快步进到丁一夫的房间。
看似得过且过、胸无大志的林胜峰,才是丁一夫最信任的部下,更是他安插进上海公司最重要的耳目。对丁一夫来说,仅仅听取燕飞的工作汇报当然不够。按照多年习惯,在公开汇报之后,他都会秘密召见林胜峰。
丁一夫握住林胜峰的手:“白天我去庙里打坐,晚上方玉斌又跑来汇报工作,让你久等了。”
林胜峰的个头比丁一夫高,他握手时,始终弯着腰,努力不让自己的高度超越丁一夫。落座后,丁一夫开门见山地说:“昨天,我仔细看了上海公司的经营数据,似乎还不错。里面没有掺假吧?”
“那倒没有!”林胜峰说,“上海公司的经营状况的确比较好。”
丁一夫笑了笑:“都是好消息,就没有一点坏消息吗?据说总公司那边,可收到不少举报信,都是揭发燕飞的问题。这些信被总裁办主任伍俊桐扣下来了。既然他们想瞒,我也假装不知道吧。”
林胜峰说:“这些举报不是空穴来风,燕飞的私生活很不检点,另外有几个他负责的项目,操作方式让人感觉怪兮兮的,里面应该有猫腻。”
林胜峰接着说:“我同燕飞接触有几年了,这个人吧,能力是不错,但人品却不敢恭维。”
丁一夫笑着说:“燕飞真要是个圣人,反倒不好办。像他这样,脑袋后面一大把辫子,想抓随时能抓,我却放心了。只要燕飞还没到丧心病狂的地步,就暂时不要动他。”停顿了一下,丁一夫又说:“人无完人。别说燕飞了,就说咱们看上的人,最后会怎么样,我心里也没底呀!”
“你是说方玉斌?”林胜峰问,“没听说他在江州捅出什么娄子呀?”
丁一夫冷笑道:“这小子滑得很。咱们布置的眼线传回来消息,说方玉斌私底下和袁瑞朗密会了几次。今天跑来我这里,看似坦白交代,实际上还是留了一手。”
“你是不是多虑了?”林胜峰说,“袁瑞朗毕竟是方玉斌的老领导,两人的关系一直很好。如今袁瑞朗离开了公司,他们私下见一面,也没什么奇怪的。”
丁一夫叹了一口气:“我不敢说火眼金睛,但这些年也算阅人无数了。我总感觉,方玉斌这人不老实,就说他同我谈话时的目光吧,绝不像你这般清澈见底。”
林胜峰问:“你想换掉他?”
“不!”丁一夫摇头道,“我一贯的观点,就是疑人要用,用人要疑。连燕飞这样早就卖身投靠费云鹏、处处和我作对的人,尚且能容得下,为何要换方玉斌?再说了,费云鹏那帮人对方玉斌恨之入骨。在荣鼎,他除了死心塌地跟着我,也没有第二条路可走。我丝毫不担心方玉斌会背叛我,只是怕他利令智昏,在公司的项目里给自己捞油水,到头来让人抓到把柄,我想保他都保不下来。所以,还得不停敲打他才行。”
林胜峰笑了:“你还是舍不得这小子?”
丁一夫说:“方玉斌的确有些才气,刚才提出对金盛集团进行资产重组的计划,按他说的做,没准还真有转机。还是那句话,人无完人,就多看看人家的长处吧。”
丁一夫背靠在木椅上,手捻佛珠,说道:“最近,我在读有关明史的书,里面有个叫殷正茂的人。此人进士出身,却极具军事才能,被认为是一代名将。此外,他更是个大贪官,当地方官吃农民赋税,领兵后连士兵军饷也敢吞。碰巧赶上两广叛乱,朝廷用人之际,内阁大学士高拱力主由殷正茂挂帅,出征两广。”
丁一夫继续说:“殷正茂贪腐的名声太差,上下几乎一致反对。高拱不惜使出撒手锏:谁反对派殷正茂去,谁就自己去。去前线打仗可是苦差事,这一下,没人吱声了。后来又有人建议,纵然派殷正茂去,也要跟个监军,免得这小子大肆贪墨军饷。高拱却说,所有军饷直接拨给殷正茂。就这样,殷正茂欢喜上任,钱没少贪,胜仗没少打。后人评价说,高拱不愧为一代名相,做了笔划算的买卖。”
“我明白了。”林胜峰说,“拨一百万两军饷给殷正茂,即便他贪一半,但以他的才能,足以平定叛乱。如果派一个清廉的人去,或许他一两也不贪,但办不成事,朝廷又要多加军饷,一旦拖下去,几百万两也解决不了问题。”
“没错。”丁一夫说,“不管是谁,真能把金盛集团项目救活了,哪怕搞点小动作,我也能网开一面。”
跟随丁一夫多年,林胜峰不仅是最忠实的部下,也几乎成为丁一夫的老友。别人不敢说的话,林胜峰却可以讲。他半开玩笑地说:“对燕飞,你隐忍不发;对方玉斌,你也能网开一面。这可与你在公司大会上讲的,差了十万八千里。”
“该讲的还要讲。”丁一夫也笑了,“不过到了实践中,也得灵活运用。”“这是不是就叫用贪官、反贪官?”林胜峰感叹道。
丁一夫说:“你说的,大概就是北周王朝的奠基者宇文泰与名士苏绰之间的那段对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