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自立门户(3)
第99章自立门户(3)
赵小轻并不示弱:“仅靠我们手里的股份,自然办不到。如果加上荣鼎持有的股份呢?”停顿一下,她又说:“华海与荣鼎所持有的股份,已经接近50%,再争取一些中小股东,这项提议就能获得通过。因此,只要费总支持,股权之争可以立刻落幕。”赵小轻这番气势汹汹的表态,同样来自费云鹏的私下鼓励。在这次碰面前,费云鹏与赵小轻联络过几次。眼看赵小轻落入下风,费云鹏向她伸出援手。
在股权大战之初,费云鹏曾与赵小轻订下攻守同盟,如若赵小轻取胜,两人瓜分千城。这是费云鹏的底线,然而他也明白,整套方案的实质,是人家吃肉,自己喝汤。反倒在王诚扳回一城后,费云鹏意外获得了操控大局的实力。王诚与赵小轻既精疲力竭,又难分高下。费云鹏只需维持住谁也不死、谁也不胜的局面,就能把主动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既然赵小轻处境更艰困,自然要扶她一把。
赵小轻明白费云鹏的盘算,心中更狠狠骂着这只老狐狸。可惜形势比人强,比起报仇心切的王诚,尚且愿意利用自己的费云鹏,无疑还算能够合作的对象。
听完赵小轻的话,费云鹏又把目光投向王诚:“小轻说了她的意见,你有什么想法?”
王诚清了清嗓子,说道:“我们的解决方案也很简单。自打股权之争公开化之后,我一直打算增资扩股。我希望,这套方案能够获得董事会支持。我已经联系了好几家公司,他们对入股千城很有兴趣,滨海市政府也认可这套方案。新投资者进入后,股权结构重新达到平衡。”
赵小轻来者不善,王诚也老调重弹,端出引入新投资者、稀释股权的方案。王诚明白,这套方案不会获得其他股东同意,但既然谈判是妥协的艺术,就不妨把起点设高一些,给自己留下宽裕的妥协空间。
果不其然,费云鹏立刻摇头:“所谓增资扩股,实则是稀释股权,牺牲原有股东利益。这不摆明了让荣鼎吃亏?”
“对!”赵小轻立刻附和,“身为千城的最大股东,我们也不会同意这种擅自牺牲原有股东利益的方案。”
见费云鹏与赵小轻一唱一和,王诚趁机发火:“老费,你不同意我的方案,那是要同意华海的方案,赶我下台吗?没错,华海与荣鼎的股份加在一起,足够让我卷铺盖卷滚蛋,但在离开之前,我还得做一件事——千城股票复盘。”
王诚装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样子:“不知是赶巧不巧,还是我的命好,就在千城停牌这段时间,来了一场大股灾。如今千城的股价,比起同类企业,起码有30%的补跌空间。再加上股权之争迟迟没有定论,一旦复盘,必定有五六个跌停板。苏浩已经不是大安人寿的董事长,你们的资金渠道恐怕不太顺畅。一旦股价狂跌,华海又无法获得新的资金,那些资管计划就得爆仓。你们之前砸进去的钱,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王诚几乎快要拍案而起:“可以肯定地说,在座的某些人,在我被扫地出门前,就得破产关门!”
“当然了,”王诚又缓和了一下语气,“大家都是老朋友,我也不希望走到那一步。”
见王诚发火,费云鹏宽慰道:“都是老朋友,何必呢?真到了那一步,个个是输家。你离开千城,一世英名扫地,华海公司破产倒闭,赵总当初投进去的钱,赔个精光,就连我们荣鼎,都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对,对!做生意嘛,又不是斗气,不必拼个你死我活。”一直没有开口的曹伯华,也出来打圆场。此刻,最心急如焚的大概就是他。这场大赌局一旦走向多输局面,他损失的数字或许不是最多,但境遇一定最惨。毕竟实力有限,人家赔得起,自己却赔不起。
费云鹏又说:“有句话我得跟老王说清楚,尽管我不同意增资扩股,稀释原有股权,但对华海的那则公告更无法苟同。谁都知道,没有王诚就没有千城,况且如今的高管团队经营业绩可圈可点。我看不出任何理由,撤换目前的管理团队。”
“老费不仅是和事佬,更是公道伯。站在中间,不偏不倚。”王诚微微一笑,“这场老友聚会,你是东道主,有什么高见,不妨说一说。”
一旁的方玉斌,听着众人唇枪舌剑,心中不免发笑。这些人各怀鬼胎,一个个恨不能置对手于死地,却偏偏三句话不离什么老朋友、交情之类。其实在他们心中,哪儿还有半点友谊?方玉斌不禁想起在飞机上提到的《孙子兵法》——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整日把老朋友挂在口中,或许也是正话反说,实则谁都没拿谁当朋友。
3教皇有几个师?实力才是王道
团圆饭吃到这会儿,已没有一丝团圆气氛。
费云鹏抖了抖衣袖,准备下场收拾残局。他说:“目前局势很清楚,再斗下去,只会两败俱伤。所以呀,还得以和为贵,大家各退一步。小轻这边呢,大安人寿这条资金管道已经被截断,我看最好鸣金收兵。姜还是老的辣,几个回合下来,你们知道王总的厉害了吧?”
接着,费云鹏又把目光投向王诚:“你也不能得理不饶人,还得给别人一条退路。兔子急了尚且咬人,真把赵总、曹总逼入绝境,也不是什么好事。”
王诚问道:“什么退路?”
费云鹏说:“小轻与华海当初砸了不少钱,是奔着千城的主导权来的。你三下五除二,让人家的希望落了空。东西没买着,钱总该退吧。真要是鸡飞蛋打,人财两空,任谁也咽不下这口气。”
“我不太明白这话的意思。”王诚耸了耸肩,“这可不是菜市场买东西,觉着不合适,还能原价退货?再说了,他们在二级市场抢筹,钱又没进我腰包,我拿什么去退?”
费云鹏笑了笑:“当然不是叫你退钱。只是大家合计出一个办法,帮助小轻与华海的资金安全离场。”
“你倒说说,能有什么办法?”王诚说。
费云鹏抿了一口茶,说:“千城的股票一旦复盘,面临巨大补跌压力。当务之急,只能是想方设法,让千城的股价保持平稳。”
“这可在给我出难题。”王诚说,“刚经历了股灾,所有人都知道,千城的股价明显偏高。这种时候还要强托股价,简直比登天还难。”
“办法总会有嘛。”费云鹏说,“这段时间,我和北京、上海、滨海的好几位企业家沟通过,他们对千城的股份都有兴趣,也愿意成为千城的股东。说来这全是老王的功劳,你把企业打理得井井有条,谁都想来分一杯羹。千城股票复盘后,我可以游说他们投入资金买入千城股票。只要有新资金进场,股价就能企稳,甚至创出新高。”
费云鹏接着说:“同样是引入新投资者,我的方案与老王的增资扩股截然不同。这套方案,不会涉及稀释股权的问题,只是找人接下小轻手里的筹码。旧人退出,新人入场,其他人各安原位。”
赵小轻仿佛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有新资金接盘,那是最好不过。”
费云鹏点了点头:“你们手里大概有25%的千城股份,趁着有人接盘,把其中一半抛出来,资金压力就会大大缓解。同时,你们把最大股东的位置让出来,老王也不用整日提心吊胆。皆大欢喜,有什么不好?”
“我没有意见。”赵小轻立刻表态。
王诚思忖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华海的持股比例减少一半,这很好。另外,新进入的投资人,应当有两至三家,每家的持股比例控制在5%左右。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股独大,形成稳定的股权结构。”
费云鹏明白,上一回前门拒狼、后门迎虎的经验太惨痛,王诚大概心有余悸。这一回,他对新投资人的持股比例,一定会严防死守。费云鹏点头说:“这个意见很好,一股独大不是什么好事,大家都不愿看到。”
费云鹏又说:“这个计划要付诸实施,还需要诸位配合。接下来,大家不要在媒体上放话了,企业运转也得维持稳定,最好让外界忘了这件事。只有齐心协力营造出稳定的气氛,戏才演得下去。”
“只要大家按规矩办事,我不会节外生枝。”王诚做出保证。
费云鹏一拍大腿:“我就说嘛,没有解不开的结。你们瞧瞧,各退一步,立刻海阔天空。小轻的资金窟窿补上了,老王也解了心头大患。”
“办法是不错,只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曹伯华大声说道,“新投资者接盘,需要一个过程。我手头有两个资管计划,还有两个星期就到期。起码得好几亿资金,才能解燃眉之急。”
“是啊。”赵小轻说,“这是目前最急迫的事。一旦到时拿不出钱来,就会发生骨牌效应。”
“几个亿也不多嘛,你们就不能自己想想办法?”费云鹏说。
曹伯华两手一摊:“别说几个亿,如今华海的账上,连几百万都拿不出。如果到期无法支付,可不仅是这两个资管计划爆仓,而是整个企业的信用危机。”
赵小轻也面露难色:“你们知道,我的钱主要在海外,不能直接打到华海账上。如今失去了大安人寿这条资金管道,大额资金的调动很不方便。一旦稍有不慎,被监管部门逮到,就麻烦了。”
“不把眼前的难题解决,未来的蓝图再漂亮也无济于事。”曹伯华的语气颇为焦急。
虞东明开口道:“曹总不用着急。你跟前不就坐着一个大财主?荣鼎实力雄厚,让费总拿出几个亿,想必不是什么问题。”
见虞东明把火往自己这边引,费云鹏笑着摆头:“目前的气氛下,我哪儿敢把钱投进去!前些日子,一直有人对外放消息,含沙射影地说荣鼎和华海是一致行动人。千城的新闻越闹越大,方方面面都很关注,此时我把钱投给华海,不知道又会有什么风言风语。”
费云鹏轻描淡写几句话,把球踢了回去。当初不就是王诚的人四处放话,说荣鼎与华海有一致行动人之嫌,现在嘛,我只能避嫌喽。
房间里沉寂了半晌,费云鹏才重新开口:“能把钱名正言顺地给华海,解燃眉之急的,大概只有老王了。”
“开什么玩笑。”王诚说,“我要是手里有钱,还会眼睁睁看着人家收购千城股份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