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 洋槐之羽 - 君子如器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洋槐之羽 >

第52章

第52章

一些人虽嘴上骂着,但一见到她之后,却在一个劲的攀附和巴结,话语间的恭维,有意无意的拍着她的马屁,这些都充分的表明了人们对她的羡慕、嫉妒,心里还有一种有朝一日也要像她一样扬眉吐气的决心。

的确,有一部分村民在恨的咬牙切齿的同时,又在翘首以盼的漫长等待中,期待自己摇身一变,也能成为老齐头家的那类人中的一员。

她们在生活条件不如自己的人面前趾高气昂,即便是曾经贫穷时非常要好的邻居,也在金钱物质和那扭曲的心态中,越发的疏远。

即使那个人曾经在她们家贫困的时候无私的帮助过她们家无数次,她们一转头,似乎抹去了所有的记忆般横眉冷对,她们以为钱可以让她们脱胎换骨,甚至六亲不认。

她们常常聚在一堆,或一起端着碗吃饭,或聚成堆聊天,然后暗自互相攀比,比着衣食住行。

她们最擅长的事莫过于三三两两坐在其中一个人家的大门前,小声的议论着,刚刚从她们面前走过的人。

她们添油加醋再附上无穷尽的想像,使一件无聊至极的小事,最后被她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掀成巨大的波浪,然后几个人哄堂大笑。

她们或是窃窃私语,低声的传递着村里各种风声风语,然后一脸鄙夷、唾弃、不屑、声讨着李家错张家的不应该,要是换成她们会如何如何的牛气。

吹嘘的犹如她们自己有三头六臂,犹如她们自己是个崇高无上的人。

以为她们自己是最正义,最公平,最善良,最可亲的人。

她们的自以为却成就了她们的麻木不仁,贪婪自私......

淳朴一词用来形容这里的全部村民,恐怕就有点一概而论了。

淳朴一词当然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剥下裹着淳朴的外皮,去仔细的辨别本质,毕竟滥竽充数的人太多太多,一层层的滤过,剩到最后的才可称之为淳朴。

赵奶奶趴在墙头与王洋奶奶说话,赵奶奶伸出握在手中的一张票子递到王洋奶奶手中。

“五十块!”王洋奶奶低声惊呼,赵奶奶用食指贴在自己嘴上,嘘了一声,做出个小点声音的手势。

赵奶奶往身后看了一眼,确定没有家人看到,这才小声的交代:“这是我娘家弟弟给我过年用的钱,我现在用不着,你先拿去应急,等你以后有了钱再给我。”

赵奶奶温和的笑着,然后轻轻拍了拍王洋奶奶的肩膀:“快拿着,让那个烦人的东西走了再说,你别难过,你还有小洋洋呢,嗯”说完,示意王洋奶奶一个快去的眼神。

赵奶奶看了看还在犹豫的人,一手抓过来王洋奶奶的手,另一只手把钱硬塞到她手里,给她一个宽慰的笑容:“快去吧,别让孩子跟着你难受。”

王洋奶奶激动的流着眼泪,不知该说些什么好,只知道连连点头,隐忍着难过,强打起精神,她张了张嘴,感谢的话还没说出口,就被赵奶奶小声的给打断了,“我都知道,你什么都不用说,我都明白,邻里之间相互帮衬是应该的,千万别说谢谢的话,快去吧。”

赵奶奶看她点了点头,奶奶艰难的从喉咙里挤出一个嗯字,这才放心的转身离开。

王洋奶奶看了看崭新的五十元钱,紧紧的把它握在手里,她又看了眼赵家大姐的背影,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小小的王洋看着走过来的奶奶,冲他挤出一丝笑容的脸,他心中的愤怒才稍减了些。

他再次目不转睛的死盯着这个不速来客,那人回瞪他一眼,就斜眼观天去了。

当她看到王洋奶奶那么快就回来了,以为她没借到钱,空手而归,她噌的一下从椅子上跳起来,刚想破声大骂,只见王洋奶奶缓缓地从手中拿出一张五十块的票子,顿时瞪大了肥硕的眼睛,摆出一副我早就知道你有钱的料事如神的样子。

微笑已挂在那胖胖的腮帮子上,扯着肥厚的嘴角,故作委屈的道:“洋洋奶奶,我也不是存心和你过不去,只是家里真的是穷的揭不开锅了,我这也是没办法,咱们都是为了孩子不是”

王洋奶奶牵强一笑,算是对她的回应,随即双手递过五十元给她,紧接着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确实都不容易,大嫂子,这是五十块,我先还你一半,剩下那五十块,等我以后筹了钱,再给你送去,你看......”

“好,剩下的不着急,记得还我就行。”她立刻高声的接道,然后趾高气昂的挺着肥胖的身躯,扭着腰向大门走去。

王洋奶奶终于送走了这尊“大佛”,她关上门,长长的叹了口气,她背靠着门,几经哽咽,泪涌而出。

模糊的视线中,一个小小的黑影朝她走来,她迅速用手抹去满脸的眼泪,然后蹲下,强颜欢笑的安慰着幼小的孙子,“洋洋,没事了,没事了,别怕啊,别担心,有奶奶在呢。”

她看着小孙子眼中闪烁的泪光,以为他被刚才的一幕给吓着了,她赶紧把孙子抱入怀中,轻拍着他的背。

小王洋其实并没有被吓到,他只是对那个蛮横的老太婆感到非常的愤怒。

如果眼神可以伤人的话,那个他讨厌的老太婆,此刻足以遍体鳞伤了,他用眼睛死死的盯住她,就是在警告她,不许欺负自己的奶奶,等他长大了,就要她好看。

他只是心疼奶奶,他很少看到奶奶这样难过,他看奶奶眼眶红红的,他不自觉的也哭了。

奶奶慢慢的放开他,“好啦,都过去了,咱们煮饺子去。”此刻小王洋觉得奶奶的笑容,就是给他最大的安慰和安心。

他的小脸立刻笑开了花,蹦蹦跳跳地跟着奶奶去厨房煮水饺去了。

在后来的日子里,他再次偷偷翻开柜子,打开黑布,翻开小本子,看到最后一页有一个崭新的名字,上面写着赵大姐五十元。

他终于明白了,这是个账本,原来他们家欠了别人那么多钱,怪不得奶奶总是看着它愁眉不展的。

他对着本子一个一个数字加起来,一遍不对,再加一遍,加了无数遍,他还是担心自己算的不对。

后来有一天,他拿着自己用完的旧本子,在反面一个数字一个数字的抄下来,然后再一个一个的把它们加起来,终于他算出了总和。

天呐,他有些绝望,那么多钱怎么还啊总共三千八百五十三块钱。

这于上小学的他而言,这简直就是这天文数字。

从此后,他便开始日夜思索,他年龄太小了,村里人除了种地根本没有别的什么收入,大人如此,更何况他自己还是个孩子,他只能和奶奶一样的隐忍着。

只是在别人家的孩子们嬉笑打闹时,他没有了以前的欢快劲了。

渐渐的他感到一丝落寞,渐渐的他把自己和从前的玩伴隔离开来,别人玩耍时,他只站在那,锁着眉,远远的看着。

偶尔嬉笑一下之后,那笑就变的有些苦涩。

他每次都悄悄的别过头,迅速抹去糊住眼睛的雾水,然后一转身跑到树林里边的玉米杆柴堆那里,他静静的坐在那儿,望着远处,一个人发呆。

他的童年,在他孤独的眺望中一闪而过,日子总会变的越来越长。

人也总会长的越来越高,几年之后,一个又瘦又高的小伙子在上初二时退学了。

奶奶为此走了五里路去镇中学的校长办公室,然后带着她的孙子缓缓地走出这个知识学府大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