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第九个案子(38)
“用生命来给水木京上人生的最后一节课,警告他不要踏上这条没有回头路的深渊。”
“这可能是死者作为老师对学生最后的教导吧。”
这行为又立又婊,严重双标却又不令人反感,反而对其心生敬意。
人死为大,死者看透了人性。
当他用生命做赌资准备牺牲自己,打着用燃烧性命来教导学生的旗号,唤醒即将步入歧途的学生,瞬间整个人生得到了升华和敬仰,灵魂得到了救赎和净化。
“老师……”
水木京有种无地自容的难堪,脸上火辣辣的,好像被谁抽了耳光似的,手心里也时不时的渗透着愧疚心虚的冷汗,他的目光再也不敢瞥向死者尸体,只是悲恸内疚的把眼睛微微地闭上,无声的哭泣默默一声声喊着老师……
“滚……”
“闭嘴,你不配当他学生。”
松本久秀医生神情疲惫的涨红着眼睛情绪激动的怒视瞪着他呵斥。
七海不准备给他们预留悲恸发泄情绪的时间,继续她的猜测推理。
“平田君?死者最近有交代过你什么吗?”七海突然对红着眼睛一脸沉寂悲痛的经纪人问道。
茫然的平田桥来不及推下滑到鼻梁下的眼镜,不知所措的下意识摇头。
“不好意思?”七海双手抱臂在胸前毫无诚意的口头抱歉,连腰都没轻微弯一下,脸色微变的深皱着眉头说,“我应该这么问的,死者最近有交给什么东西吗?”
担心平田桥理解不了她的意思,又很直白的补充道,“最近几个月也算,比如交给你没发表的书稿?发给你什么不重要,暂时不急着处理或者立马去看的邮件等等之类的?”
平田桥深皱着眉头思索,“等下,容我想一想。”
见七海视线紧迫的盯着他,他额头上黄豆大般的汗紧张的直流下来,慌忙解释道,“比起快捷方便的电话,他更喜欢发邮件到我邮箱。”
“所以,我需要时间查看一下。”说着慌乱的从裤兜里掏出手机登录邮箱查看邮件。
一边翻看邮件信息,一边略带茫然的好奇问,“绫濑侦探,你到底要我查看什么信息?”不给他一个明确的目标,他真不知道往那方面联想。
“还有松本前辈应该交代我什么?”听七海的推理语气,死者生前刻意安排了什么交代于他,而作为当事人的平田桥却一头雾水的浑然不知?
七海颇不好意思的挠头尴尬微笑,“我认为死者算无遗策的把一切都计算好了,他不可能生前没有其他周全的部署。”水木京不就是有样学样的喜欢双层保险和留一招后手吗?只不过学而不精的半桶水在晃而已,死者作为老师,他肯定思维逻辑更严密。
“???”
“什么意思?”
“你说松本前辈还有其他安排?”
平田桥茫然的发问?半眯起眼睛努力皱眉思考,回忆,越是急切回忆,大脑越是短路的一片空白,脸上紧张透着着急的自责。
“对不起,我好像真的想不起来。”他茫然若失的脸上涌现出显眼的谴责。
倏地松井里子老婆婆佝偻着身子颤巍巍的走过来小声出声提醒,“我记得先生和平田君有个不成文的潜规则习惯。”
经松井里子老婆婆一提醒,平田桥仿佛这才想起来,连忙点头说道,“对,我们之间是有个潜意识的小习惯,你不说我都忘记了。”
“也不能说是我和松本前辈特有的习惯,应该是大部分出版社和作家之间的潜规则习惯吧,我只是……”
有水木京那种自私自利的推卸责任先例在前,他很怕会误会的急忙澄清。
“你们应该听说过作家拖更这种事吧?”几乎所有作家都有这个拖更的不治之症,这就要看作家经纪人或者作家助手等人的催更能力了。
“并不是每一位作家都能如约完成书稿的,松本前辈有时候临时有了其他更有趣的灵感,他会立马抛下手中现在写的书稿去创作新书。”
“因此前辈会提前发我一份他先前创作好了的作品当保底的替代品,以防万一不能如约交上新书稿。”这种情况在别的作家那里发生的太正常了,而在松本前辈这里又显反常的从未发生,所以他下意识的忘记了。
“哦?松本阳一老师还会拖稿?他也有来不及交稿临时更换发布新书的时候吗?”七海故意挑眉微笑着看着平田桥。
以她对死者性格的了解,他这么严谨古板的人,不太像是得了懒癌晚期有拖延症人。
难道说?‘天下作家都一样患有拖更病?’
平田桥脸上飞快的闪过一丝不自在的尴尬,尴尬中还隐藏着几缕慌乱,那飞快的速度一闪而过像是七海看错的幻觉。
只见他稍加掩饰尴尬神色,说道,“不是说了是担心以防万一吗?”
“松本老师他是我手里所有作家中唯一一个从来没有拖稿延迟新书发布或者临时更换作品来代替的作家。”
“正因为如此,他那本用来代替的书稿作品我习惯性的放在那里忘记了。”这真不能怪他记性差,是那本书稿作品一直没有“见天日”的发布的机会。
“哦?”
七海拖着长长的尾音应了一声,又皱着眉头像想不通的样子在反思的自言自语,“这不应该呀?”不符合她的推理猜测?难不成死者没有后手安排?
太不符合七海对死者人物心理的分析了,她不甘心的想亲眼确定一遍,“你把他最后发给你的那次书稿邮件找出了给我看。”
平田桥迟疑了几秒才仓皇的在七海逼视紧盯着他的视线下翻动手机邮箱,找到死者发过来的最后一封书稿邮箱。
如果七海的视力没有问题的话,邮件上的红色小圆点是显示未阅读?
七海轻飘飘的扫了他一眼,淡淡的问了一句,“你都没点开邮件查看?怎么知道死者发的内容是什么呢?”特别是发邮件的时间,可以重点圈起来可作为某些证据。
真是“习惯的自认为”害死人,要出她多心坚信自己的推理判断,强烈要求再次查看一遍,是不是就这么和真相擦肩而过了?
谁知没领悟到七海真正含义的平田桥不以为然的说,“不用看,为了以防万一事件,每次他都会发这本书稿,其内容我看过无数次,都差不多能默写出大概的剧情了。”
“别看它是替代作品,其书稿质量和内容的含金量并不比松本老师其他发表的作品差。”平田桥曾经提议让趁近来出版行业景气,粉丝又沉迷他推理作品,顺势把这本“替代品”一起发表,却惨遭拒绝,说还不是时候。
七海已经听不到平田桥的声音了,她强势夺过其手机,点开手机邮箱书稿,一目十行的飞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