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查尔斯最后也没同意小朋友们饲养新的宠物。
当然,那些还是一副死样,闭着眼睛不知在干啥的小怪兽们,也都被他关进了可以时刻针对他们弱点的全方位透明观察房间里。
除了盎格鲁和阿斯加德猫猫们以外,大家都是挺赞同这个决定的。
自从院子里长了玫瑰花以后,查尔斯感觉自己这颗心脏都已经不再会为任何奇葩事情而疯狂跳动了。现在的他,心如止水,毫无波澜,任谁都别想叫他露出震惊神色。
小怪兽不行,盎格鲁也不行。
这天通知了玛利亚跟布洛·谢维利克以后,查尔斯跟野兽汉克一起去无菌室观察前几天跟小怪兽们前后脚一起下来的黑炭。
在进行了初步处理以后,当时接收黑炭的汉克才发现,这一大坨居然是相拥着的两个人。也不知道怎么做到的,明明外面是一层碳化壳,里面的两个人居然只是轻度烧伤,基本上没什么大问题。
而且他们的恢复能力显然也比普通人要快上许多,虽然还远远达不到小怪兽那种地步,但是已经可以说是相当可观。尽管作为变种人,查尔斯见多了内部人员们的高速恢复力,但是作为一个研究人员,他可以确定,这两位,绝对不是什么变种人。
他们是很纯粹的人类,甚至连x基因都没有。
因此,这种不科学的恢复能力就比较令人惊诧。
虽然很想探索这种恢复能力的奥秘,但是查尔斯仍旧时刻谨记着为人的底线在哪里。
有时候,搞研究的人容易陷入一种可怕的误区,尤其是搞生物科学的。他们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是真正的“造物主”。越是被沉迷于吹捧,那些人就越可能因为失去理智而践踏科学的底线。
比方说,因为多利羊诞生而骤然火热疯魔起来的克隆科学。
现在社会上,随便找一版报纸,即使是最末流的娱乐小报,也会有大片篇幅贡献给根本还在襁褓与摇篮之中的克隆技术。
许多人甚至已经“放眼未来”,开始担忧起了克隆人的权益保障问题。
叫人觉得可笑之余,又不寒而栗。
可笑是因为,克隆人这个议题,根本就不存在开发的必要性。克隆一个人类出来,也是要从胚胎长起啊……又不是第一天细胞核一换,第二天就能长出个二十岁的成年人。
如果需要器官移植的,等个二十年估计也早就入土了。
所以费心尽力去搞个克隆人干什么呢?
总不能是自己克隆个自己延续自己的辉煌吧?
那真是有亿点点可笑。
所有抛却社会环境因素谈人格发展的行为,都是白日做梦。多少年的老问题了,还有人看不清?
查尔斯为米国的基础教育感到捉急。
不寒而栗则是因为,整个社会上,没有一个清醒的人愿意跳出来,安抚平复一下民众的狂热,甚至于有些政客,还利用这种狂热为自己拉着票。
群体盲目的后果是很可怕的。
尤其是现在这种情况,所有人都盼望着自己的国家能够在这个新领域,这个此前无人踏足的领域成为领头羊。这种全国凝聚的压力和期许,更容易压弯一个人的脊梁,让他做出不明智不理性的决策。
唉,到底是风潮涌起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个单薄的力量能够抵挡。
就连查尔斯自己,也只敢把这些东西放在心里想想。毕竟要真是以他的社会身份发表了对于克隆技术未来不光明的看法,恐怕新一轮对变种人的抵制就又会出现。
“今天感觉怎么样?”
查尔斯和汉克换好无菌服,走到医疗室内跟昨天晚上就已经清醒的一男一女打招呼。
他们似乎对“自己被救治”这个现状十分惊讶,昨晚汉克忙碌的时候,他们一直都在默默地观察着。
幸好双方的用语没有隔阂,虽然长着偏东方的脸孔,这二位似乎说的也是英文。虽然查尔斯是个语言小天才,但是汉语止步于听得懂,不过说出来的发音自己也不能接受的阶段。
所以在沟通方面能够尽可能省心一些,他也比较庆幸。
“很好,我感觉恢复了已有八成。”
那个红头发的女性又露出欲言又止,大多数人都知道的那种“我有个问题不知当问不当问”的表情。
查尔斯感觉十分无奈:你要问呢,就赶紧问嘛,干什么总是吞吞吐吐,让人摸不准意思?
好在这种表情没在女人脸上维持太久,她跟同伴对视了一眼,终归还是决定开口。
“这里,应该不是灯塔吧?”
灯塔?
查尔斯眉头微微一跳,这个奇妙的称呼,加上对方小心翼翼的语气,总让人感觉有一种特殊的含义在里面。
“抱歉,灯塔这个地方,我们没有听过。”
“但是【灯塔】这种东西,我们倒是知道不少。”
查尔斯故意把话说得很明白,彻底击碎了女人身上还残存的一丝幻想。他能够看出,在问话的同时,女人是期待着自己给出一个肯定的回答的,但是她的同伴,在赞同之余,似乎还有些疑虑。
“我叫红蔻,这是我的……我的爱人,破晓。”
查尔斯捕捉到了红蔻介绍同伴时的那一点不自然的停顿:爱人这个身份,是如此难以启齿的吗?
但是从她脸上适时露出的微笑与幸福来看,红蔻并不是不愿意表明同伴的身份。
她,似乎只是对这样的介绍,有些生疏。
他们究竟来自怎样的社会,才会让介绍伴侣都变成一种困难?
汉克在观测着两人的各项生命活动指征,查尔斯便拉了一把椅子,坐在床边准备跟他们细聊。
等玛利亚在外边把门敲得哒哒响的时候,查尔斯差不多已经搞清楚了两位客人所生存的畸形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