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祝司星快死了
大顺点齐十万兵马向大启边境出发时,时间刚过去五日,有赖于祝家的准备,这时间算得上是神速,而这十万兵马,并不是全数从辽都王城出发,而是先从辽都城中点出五万,另外的五万在行军过程中,从各个大城分别点出一定人数汇入大军中。
这也给了各大城池留出了准备的时间,既能点出强壮兵马加入大军,又能给各自的城池留出精锐部队,护城安民。
整个行军路线都由祝司星卜定,沿途再交给祝西山护持,那一挂卜定后,龟甲便出现了裂痕。
这是祝司星从祝家老太爷接过国师之位后,亲手自己制成的龟甲,跟了他一辈子,他定定看着裂痕从龟甲正中间出现,逐渐越来越大,最后遍布了整个甲面,笑了起来。
“君上,奴才恐怕就只能陪你走到这了。”他说着,声音苍老嘶哑,老态龙钟。
长孙蔺握紧了他的手。“司星,辛苦了你两辈子,朕应允你,定不负这苍生。”
大军出发前夜,祝司星便病倒了,这一病便让他本就半白的发一夜之间全部花白,他握着祝西山的手,颤颤巍巍:“待大顺一统三国,祝家便散了吧。”
这是祝西山听着自己年迈的祖父交待下来的最后一句话,随后他便骑了马,立在长孙蔺身后,看着君王的伟岸背影,和他身旁与他打马并肩而立的少女,内心既荒凉又莫名地充满了万丈激昂。
在他右边,两个面容俊逸的少年与他一同并立。
大军到达路线中所经的第一座大城江中城时,远远的便见巍峨的城门大开,两万兵马列阵在城门前,人人精神饱满,身上的盔甲在日光下泛着铜色的光泽。
在两万兵马最前方,是江中知府领着城中一众官员,还未等长孙蔺等人走到金钱豹,便深深地跪倒在地。
江中知府年近五十,在位已有二十年,不只是他,包括在场十余名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是第一次真正面见天颜。
这位在大顺传说了八百年如神衹的大顺帝王,领着浩荡的五万大军到了他们跟前,那种强烈的威压使他们头也不敢抬,只能极力控制着有些发颤的身体,高声呼喊:“江中知府许桡,率一众官员,叩见陛下。”
“起吧,辛苦了。”
如清泉冽冽的男声在他们头顶不远处响起,带着属于帝王的沉稳和威压,莫名就让他们心里生出了信服感。
点兵出征的圣旨从五日前便由传信兵八百里加急送到了江中城,几乎整个大顺子民都像饺子落入了沸水中,无人不在议论,无人不在兴奋。
这半年来,民间越来越多的异象发生,鬼怪异事发生的频率已经多到让百姓们无法再用巧合或幻觉来敷衍过去,民间早就生出了各种传言,越演越烈。
然而有人欢喜就有人忧,在大顺与大启、北祁接壤的边境,也有收到消息的人感到极度不安。
大启位于大顺南边,整个国境线除了与大顺,在城与城之间有领土接壤外,与北祁之间隔着数百里的的荒漠,而早在大顺第一位帝王在位时,早就把两国都给打服了,再加上这几百年来大顺越发国富民强,所以两国都老实得像小鹌鹑一样。
也就是在这半年来,不知大启抽了什么风,开始频繁在两国边境线搞些小动作,使得大顺最南境的百姓们日子过得越来越心惊胆颤。
长孙蔺的五万大军拔营出发三日后,大启王城京都就收到了消息,朝廷百官上上下下都惶惶不安,而当夜,大启皇帝踏入了大启国师所居住的登极楼。
大启的国师并不像大顺的祝家,而是才刚设立了不过两年,却极得大启皇帝的器重,当即便兴了土木为他建造了登极楼,除了皇帝自己外,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踏入半步,满朝文武虽有议论,但无人敢有异议。
登极楼共有三层,比皇城内最高的宫殿还要高,楼内三步一灯七步一火,饶是灯火通明,楼内却除了十个婢女外再无他人,显得安静无比,但又充满威严,连婢女行走的脚步声都轻得听不见。
大启皇帝一踏进楼内,身后的门就自动关上了,让他心里不由一寒,神色越发恭敬。
一名美貌的婢女上前来,默不作声地领着皇帝直接上了三楼。
一头银发的男子正倚了窗坐着,长到腰间的银发没有挽起,就这样懒散地披在身后,一身白衣在灯火和夜色交叉映衬下,无暇得像冬日里最干净的那泊雪。
皇帝上来后,婢女便悄声退下了,皇帝看过去时,他正望着浓墨般的夜空出神,从皇帝的角度看过去,只能看到他精致得如雕刻般的侧脸,隐约间竟还带了一丝怅惘。
男子回过头来,俊美的面容上,一双丹凤眼熠熠生辉,如果昭明等人在这,一定会认出,这竟就是炎阳。
“炎阳国师。”
见他看过来,大启皇帝竟不敢直视他,而是微低了头,恭敬地唤了一声。
炎阳淡淡地“嗯”了一声,起身走到桌前,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这壶茶已经沏了超过半个时辰了,早已凉透,但他倒出的瞬间,茶水竟袅袅地冒出了热气。
等他轻抿一口热茶,皇帝也不敢落座,想了又想,才小心地开口:“朕今日接到边关奏报,大顺发兵了,正往我大启边境来,目前收到的情报中,兵马人数是五万数左右,不算多,只不知还会不会增兵,不知国师有何高见?”
炎阳的丹凤眼轻瞄他一眼。“你在担心什么?怕?”
皇帝被他说中了心思,也不觉得羞恼,反而松了口气,话就说得更利索了起来。“大顺有祝家世代能人助力,加之兵强马壮,朕确实心中惶惶。”
一声轻笑,引得皇帝心中一紧,却听炎阳冷冷地说:“一介蝼蚁,本尊一根手指就能捏死,何需惧他?只怕这时,祝家那位还占着国师之位的祝司星,如今已经就剩一口气了。”
皇帝闻言,克制不住地心中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