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怎么会花300块钱呢?这么多
读书是一件如何艰难又如何美好的事情,唐国南显然意识到这一点,他因为不可控因素被迫离开学堂,而后当了快四十年的农民。
而如今又该怎么办?
外孙女小星儿拉了拉唐国南的衣摆,“爷爷,我不可以同姐姐一样读书吗?”
唐国南心里很不好受,丹稍微挤出一点笑容,而后看上去仍旧是比较古板的模样,稍微摸了一下小星儿的肉,“你和姐姐去一年级教室吧,爷爷有话和老师说!”
小星儿和宋儿听话的离去了,唐国南站在办公室里,一米七的身高却看上去有些佝偻,他看着多少穿的崭新的老师,看着书架子上的书,低头又看见自己溅满泥土的裤腿,有些不是滋味的开口:“韩校长,虽然我只是个老农民,但是我也知道国家政策规定适龄儿童就要入学的,九年义务教育政策为的就是祖国的未来,倘若需要该办的手续,就是去县教育局,市教育局,我也在所不辞,只是您实在不能想想法子吗?”
操着浓重的乡音,可是眼前这个老先生看上去一身正气,虽然是个老农民,但是一出口就有成章的感觉,是个有文化的老先生。
韩校长有些惊讶,连忙站起来就要倒茶,让唐国南先坐下来。
“坐下来,咱们再讨论一下,老先生不要急。”
十来分钟后,唐国南有些轻松的出了办公室,韩校长给上头教育局领导打了电话,申请了一个借读名额,只要再交三百块的借读费,小星儿就可以成功读书了。
唐国南临走的时候看了一眼一年级里头那些孩子们,小星儿和宋儿正兴奋的搬着课桌呢?虽然都是些小孩子,可是因为有了新课桌新书包,都高兴的不得了,似乎生出无穷的力气来了。
解决了孩子们上学的事情,唐国南骑着自行车回家的速度都轻快了些许,路过李家店的时候,买了包细盐,想了想又问了下瘦肉的价格。
那李老头笑着说:“唐先生买肉,怎么会给高价格,九块钱一斤,很实惠的价格哦。”
唐国南想着今天多花了的三百块借读费,又思虑到孩子们上学要吃点好的补补,从袋子里翻出一张皱巴巴的十块钱。
“来十块钱的吧!”
唐国南提着肉回到家中,时珍正在趁着孩子们上学给家里大扫除,见到老头子好像还称了肉回家,连忙在手巾上擦了擦手,而后将湿毛巾递了过去,顺手接过猪肉。
一边忍不住习以为常的抱怨道:“你这老头子又出去不戴帽子,眼下九月份也还是大夏天,日头很毒呢!双抢晒伤了还没好,又折腾!怎么又乱花钱买肉,年中不省钱花,年尾又怎么办?”
唐国南享受的用湿毛巾擦了擦脖子,家里头的水都是井水,特别凉快。一边回答道:“该花的钱还是要花,孩子们好容易上了学,怎么不补点什么呢?”
时珍一边爱惜的清洗猪肉,一边点了点头。“说的是啊,好不容易读了书,自然要吃点好的补补身体。”
而后似乎想到些什么,询问道:“今天孩子们入学的事情还算顺利吧?”
唐国南刚坐下来,又站了起来。
“还行,交了三百块借读费。”
听着丈夫唐国南轻飘飘的口气,时珍一下就呆住了,“怎么会花三百块钱呢?这么多?”
“双抢的稻子还没卖掉,家里头可没钱了啊,不知道文娟这个月可打钱来,这可怎么办?”
唐国南知道时珍说的是女儿,家里头的开支主要来源于自己卖稻子,两个儿子每年给一千元带孙费,女儿给三千元,还经常打钱回家,才能勉强维持一大家子的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