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新产品 - 重生之九十年代小厂妹 - 天远大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128章 新产品

方案一订好,两栋楼也很快就张进波和程秋华去包下来了,稍微收拾一下,就可以对外出租了。这时候,老家的人也来了。

张家老两口先是到张进波家里来住了两天,看了看孙子,就到出租楼这边来做事了。

两栋楼的一楼,按原计划稍微装修了一下,变成了小餐馆和便利店。

这次来的不止张家父母和张大哥,还有张姐夫的一个兄弟及侄儿,总共五个人。

打扫楼层卫生,守门,带客户看房子这样的活儿,就由张大哥和张姐夫的兄弟负责。两人都没什么文化,年纪也大些,但这种简单又轻松的活儿,还是会干的。

包吃包住,工资也开的不比工厂工人低,两人也都愿意。

反正张姐姐说的很直接,“来外面打工,就别想说钱好挣,每个人都要干活,谁也不会养闲人。如果嫌在这里干的不好,你们可以自己出去找事做。”

张姐姐这几年已经是娘家和婆家两头都出名的能干人了,两头的兄弟也不敢小瞧她,更何况他们本来就是来投奔她的,当下都表示:“只要干的好,我们也愿意好好干的。”

把这些闲杂,又耗时间的活交给他俩,剩下如收房租之类与钱打交道的事情,还都是由张姐姐亲自做。房客只需要在楼下便利店去交钱就行了。

每间房都编了号,用专门的帐册登记好了,每月有哪些房租出去了,多少钱一个月,都记录的清清楚楚。

张姐夫依旧搞小餐馆,张姐姐就转成经营便利店。这两样由他们夫妻两自负盈亏,张进波也好程秋华也好,都不插手,随便他们自己搞。反正大家只要出租楼和收成。

两位老人在小餐馆里干洗菜洗碗类的活儿,张姐夫的侄儿帮着他一起经营小餐馆。另外还有一个陈嫂子,也在一起帮忙弄早餐之类的。

张姐姐很能干,也能管得住这些人,暂时大家都规规矩矩的干着自己的活儿。

张进波完全不管这里的事情,简书枚也不出面。只有程秋华过来转了几趟,让大家看看谁才是老板。

因为这些人都和程秋华不熟,而且他是个个子高大的男人,看上去就比较威严,很适合这个角色。再说了,他本来就是老板之一嘛。

他当老板,张姐夫的兄弟,及张进波的哥哥,两个大男人也不敢随便糊弄。反正张姐姐已经把丑话说在前头了,他俩要是干不好,就走人。

程秋华也说过:“干的好,也不会亏待你们,以后慢慢会给你们涨工资的。”

他一副老板派头,这话仔细听,就是在告诉他俩,如果不好好干,你们就走吧。

张大哥本来就是个没什么本领的人,下子就被他唬住了。至于张姐夫的兄弟,本来就是来投靠兄弟的,而且这里的人还都是张姐姐这边的,他也不敢有什么不满。

两人都很规矩的说:“老板放心,我们会好好干的。”

这种简单的活儿,他俩要是都干不好,也不用在外面呆了,还是回家去种自己家的两亩地吧。

程秋华回去把这两人的反应和大家学了学,惹得大家都笑得不行。

张进波还说:“总算有个人能把我这个哥哥管住了。我姐姐也很担心呢,生怕他到我爸面前乱说。”

“其实你爸在这里,也根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管艳萍口直心快,对这个老公公也不太爽。如果他不在,这个哥哥就会更老实些。

“那也没办法啊,他就算什么也不干,要呆在这里,我还是姐姐,还能赶他回去啊。”张进波苦笑道。

总不能让老爷子一个人回乡下呆着吧。反正张妈妈明显是不想回去的。

“就是,反正现在他由你姐姐姐夫管,你管他呢。”简书枚劝道。

管艳萍不说话了。

何文静立马把话题拉到出租楼生意下来了,“房子会好租吗?”

“才开始呢,着什么急啊。”程秋华笑道。

张进波也说:“这个地方,我俩很认真的调查过,附近有好几家大厂,这两栋房子又新,又有专人管理,肯定能租出去的。”

“这就好,我们就坐等着收钱了。”方博洋笑道。

等这边的出租楼生意走上正轨,运转起来了,时间也转到了八月。

新三角公司开始生产郭协理和朱星宇搞出来的第一个产品。

这是第一次,所以简书枚全程跟着。

虽然是个小东西,就巴掌大,但却把简书枚狠狠折腾了一翻。新产品的生产由她负责,程秋华和张进波这段时间光搞机器就已经忙不过来,没时间来管生产上的事情了。

工厂是第一次生产成品,别看是小产品,但从PCB打件,到后段插件测试,再到组装,包装,可是一步也不能少的。而且在组装上,他们遇上了大麻烦。

看着小小一块四四方方的板子,要卡在外壳上,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其实呢,却一点儿也不容易,装板子时,工人很容易就弄断外壳上的卡扣,以至于板子卡不死。

郭协理和朱星宇自己也动手装过,简书枚也试过,都容易出现这样的毛病。

“看来是设计的问题,我们得改变一下。”朱星宇说。

其实最开始,他就提出用锁螺丝的方式装板子,但郭协理说了,客户不同意。因为如果锁螺丝,就增加了成本,并且整个产品就得变厚一些了,不如现在这么轻巧。

这款产品,主打卖点就是轻巧方便。

“那就只能试试用胶水了。”

结果,买回来了几种胶水,却各有弊端,有的胶水沾不牢,稍微摔打一下,板子就掉下来了。有的胶水是沾得很牢固,但是你要想把板子拆下来维修,就没办法了。

总之,在折腾了好几个改进方案后,客户还是选择了用螺丝的方式。然后,外壳就得重新设计,重新打版,塑胶外壳是要通过模具来成型的,而每一个新的产品,都要重新开套模具,这个成本是很高的。

而且外壳要重做,连PCB也要重做啊,以前没有留螺丝孔位啊。

板子重做了,零件就得重新打件,连说明书也得重新印刷。

以至于,第一批产品,郭协理他们净亏了一万元,还把大家折腾得死去活来。

不过,不管怎么样,第一批货总算是交出去了,货款也及时的收回来了。郭协理和朱星宇还是满意的,毕竟是第一次做嘛,有问题是很正常的。

简书枚回去和方博洋抱怨道:“这样搞真是累死人了,而且赚钱也好难。”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