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思想品德第1课
糟了个糕,马上上课了,教材没了。
哎!奇了大怪了。
时间容不得我思考的太久,上课铃终于打响了。
硬着头皮走进班级,全班同学都兴高采烈地拿着崭新的思想品德书,只有作为他们老师的我空着手走进了班级。
那个时代还没有囧字。不过我的脸也红的像是园子里成熟的西红柿一样。
学生们也很奇怪,不过当过班长的学习委员还是喊了一句:“起立。”“老~师~您~好!”
人生当中有许多时候,人们对你的称呼是第一次改变的。比如第一次有称呼你为小朋友,第一次称呼你为同学,第一次称呼你为大夫,第一次称呼你为小伙子,第一次称呼你为老师。
刚刚当上老师,被同学们相对比较喜欢地称呼老师,我还是满心欢喜的。
不过这一堂课的老师的称呼不知道为什么让我有些愧疚。
“同学们好!请坐。”
今天是第一天报道,直接就进入班级,上午理顺课表的时候已经看过了教材,第一节课讲的大概是见了师长要主动问好。
“大家喜欢我们的教科书吗?”我开始这一堂课的开场。
“请大家打开我们崭新的思想品德书,让我们来看看它告诉我们什么?班长给大家读读这本书的目录部分。”我在得到同学们肯定的回答之后接着说道。
班长一脸疑惑地看了看我,然后怯生生地读了一遍。
全班同学也在诧异中跟随者班长一个字一个字看着教科书的目录。
大概是从来没有这样读过。班长读的缓慢而吃力。
1.见到师长要问好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1(那个孩子真的读的是“点”)
2.见到同学要问早..............3
................
16.危难中见真情................23
班长慢慢地读,我就在班级的座位中慢慢地巡视(溜达)。
不巡视不行啊,我手里没教科书啊,他读的对不对,我都不知道,只能一边巡视一边用眼睛扫过路过学生的课本。
恍惚中我觉得自己仿佛变成了一个衣装褴褛,一手拿着个破木棍,一手拿着一个破碗正在人流湍急的街道中乞讨。
好吧,我乞讨的是知识,那个孔什么己不是曾经说过嘛“窃书不算偷。”老子顶多算是凿壁窃光。
刚从第三排后面往前走的时候。第三排最前面的同学突然悄无声息地把自己的教科书递了出来,就那样突兀地出现在你眼前。而她的另一支手匆忙地拉过了同桌的书。他的同桌有点吃惊,把书往回拽了拽,突然看到了我又急忙恢复两人看一本的状态来。
我没有拒绝这突如其来的好意。试想一个要饭的,突然人家堵住你给你了个大饼,你不得屁颠屁颠的拿着。我就是这种感受。一下子得救了的的感受。顺势看了眼递给我书的学生,居然是中午送菜的小姑娘。黝黑而精致的脸庞没有一丝波动。
“感谢班长的朗读,相信他跟大家一样觉得看目录到底有什么用。其实通过看目录大家能够了解整本书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我说。
“通过刚才的了解,谁能告诉我你所了解的本册教材要告诉我们什么?”我接着问。
班级里鸦雀无声。
“总能体会或者理解什么吧?”我启发地问道。
无声的回答。
“这页书大概是全书字数相对比较少的了吧。不好理解吗?”我不死心地问着。
已经有书了,有了战斗的武器了。战场没了。我这一记老拳仿佛打到了棉花上。
“没人回答我吗?”我问道。
一上午学生们都很配合我这个新手的讲课,这节课让我看到了我们之间存在的不协调。
学生们很灵活,但是也或多或少地有怨言。比如班长之所以学习比较好,是因为他有一本“一点通”其他同学没有。他像宝贝似的放在书桌里偷偷地看。只在上课的时候偷偷看,下课就藏好。比如学习委员失去第一名的不甘心和寒心。再比如其他学生的分帮结派。还有看风向的,举棋不定的,谁都不得罪的。
“我再问一遍有没有想回答我的。”我没有表现出生气。而是把手中的书还给了那个小姑娘。
一个白净的略微显胖的男生缓慢地举起了手。
在我不多的记忆里,他好像是门卫的小儿子。家里以养牛为业。本来家业比较殷实,为了生二胎被计生办给罚成了贫困家庭,所以干活不惜力气,那年学校有些活计请了当地一些人干活,当时还不是门卫的他在劳作时受伤并留下了隐患,因此让他成为了学校门卫补贴家用。白天干自己的活计,晚上去学校打更。
有人回答就好。
再臭的脚也需要人捧。
“好,这位同学基本上回答了他感受到的这本书上面讲的思想内容,但是还不完善,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的?”
有了第一个就不怕第二个,有了引路人了,就可以继续向着光明大道前进。
同学们陆陆续续的表达了自己的思想,他们很聪明,他们需要一个引路人。
“好,大家基本上把这本书的思想意思表达清楚了,接下来我要请学习委员再把这个目录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大家再理解下本书的思想内容。”
学习委员朗读的就顺利多了,不过那个点点点我没有纠正。先读成点吧。
“在这些目录当中,你最喜欢哪一课呢?”我已经不按课本讲了。反正也没有。
大家也不再沉默,反而更加活跃起来,他们本来就是一个活跃的性格。
“为什么喜欢?”我做了一个灵魂拷问。
班级瞬间又变得鸦雀无声了,刚刚活跃起来的气氛又消失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