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嚼谷 - 修行在九七年的深圳 - 老虎战车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9章嚼谷

张副校长家的家宴是我近几天来吃的最平常的一顿饭,但是也吃的最舒服的一顿饭。

菜园子里自己种的蔬果简单的炒一炒,炖一炖原本就新鲜可口的蔬果更加美味。

张校长的请客方式基本上也遵循一贯的套路,多少有些不同。

大家落座之后,首先直接喝了一杯,然后一家分了一张煎饼。

就是那种纯东北自己家做的正宗的大煎饼。

这是张校长媳妇儿自己做的,我们拿在手里就闻到了扑鼻的清香,

真是薄如纸,水掸的也相应。玉米面儿的香味儿,不撒口。好吃。

一桌子人都很认可他家的煎饼。频频啧啧称赞。

张校长微微自豪的说:“无他,唯新鲜而。”

一桌子蔬菜和粮食都是产自自家的田地里。吃的就是一个新鲜。

“张校长还真有养生之道啊。”我边说边捞了一大筷子的黄瓜丝拌蒜泥儿。

清爽可口,黄瓜香味儿浓郁,咸鲜味在口中随着自己的咀嚼汁水四溢,真的好吃。

明显到一到平淡无期的小凉菜儿,味道却是极佳的。

“他们家吃东西啊,倒是真是挺讲究的。就拿这个黄瓜丝儿来讲吧。新鲜嫩嫩的小黄瓜把皮打掉,再细细的切成丝儿,放少许盐,齐活。”这是一个村小学的校长。满脸的皱纹黑瘦还发亮。姓范。

“这么简单。”我问。

“就这么简单,不放葱不放蒜。就黄瓜和盐。知道吃的是什么吗?”

“不知道。”一桌人都在倾听。

他本人也很满意这种效果。

先轻轻泯了一口酒,眯缝着总是醉意朦胧的小眼睛。

说道:“这黄瓜人家摘的好啊,早摘一日还是太嫩,晚摘一日又太老。一定是味道口感极佳的时候才在要做菜的前一刻摘下。”拉着长音。

“这恐怕不好掌握吧?怎么就长得那么响应,既口感好又味道好。”我问。

“几千年的物竞天择就是这样安排的。必须又口感好,又味道好。”范校长接着说。

“所有的这个黄瓜呀,菠菜呀,还是咱吃的韭菜呀,就吃这个时候的。不光味道口感好,还应着节气,养人。治大国犹如烹小鲜。各中道理都懂,真正做到,并成为翘楚,很难。”

高主任:“这两口子是一把好手。持家有道。怪好。”

“好什么好,一天瞎弄。”张校长嘴上说着,脸上的笑意可不减。

“来来,嚼谷着啊。”酒桌上千万不能把话题带小了。

“啥是嚼谷啊?”我怯生生地问。

“哎呀,还不知道啥是嚼谷了呢。”高主任说:“快让根正苗红给解释解释。”看起来里面是有典故的。

“不要小瞧了这个嚼谷的问题啊。这可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大事儿啊,现在来说这是全世界全人类的一大事儿。”范校长说。

“这你又开始了。”有人说道。

“对啊,小余子还没听这个老头儿讲过的,哈。”

“从字面来解释嚼谷中的嚼字就是咀嚼,谷就是谷子,他俩在一块儿就是嚼着谷子。通常指粮食或者是吃的东西,但凡能放到嘴里去嚼的东西都可以叫做嚼谷。”

大家也都默契地听他说起来。似乎已经有点儿絮叨,却也无可奈何。

范校长很满意这种一言堂的局面,自己先是泯了一小口酒,然后说道:“也有成为嚼咕的比喻嘴在咀嚼东西的样子。通常我们所说的好嚼咕,就是好吃的,好伙食,好的酒菜的意思。”

哦,老人家说的是粮食问题啊。

“往大了说是立国之本,往小了说,那是立家之本。一个国家没有了嚼谷,那就要落后,要挨打。一个家庭没有了嚼谷,那就是妻离子散。受苦挨冻了。”

“但是有一个例外,就是我们国家的***,他领导的我们的抗战过程中,在没有嚼谷的情况下,战胜了自然灾害,刚走了***,建立了新中国。”

“新中国就不一样了,新中国考虑到每一个老百姓嘴里的嚼谷,并且是好嚼咕。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那时候我还年轻,我们八辈贫农,我是经过了党和国家的考验,当时大队就一杆7.62就在我们家。”

“还是您老人家根生苗红。”

“必须滴。伟大的***教导我们说……”

玲玲玲玲……

电话铃声响起。

“找那个?”张副校长的爱人接起了电话。

“在,嗯,好。老张找你的。”

张校长接过电话疑惑地问:“谁呀?”

“乡里电话。”

张校长稍微平定了下情绪之后才把话筒放到耳边:“谁呀?”

“啊,吴司法啊!过来喝点吧。我们刚开始。”

“嗯,嗯,嗯。这事我们知道的。下午还专门针对这种情况组织了劳动。”

“是,我们也有这个打算。可以,嗯嗯可以。好的。过来吧,酒菜都弄好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