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
过了十月,天气渐渐转凉,该添置的衣物也都添置了起来,大家伙儿都准备着猫冬。鸟爷把县上的一些事物安排好了以后也搬来了郡里,开起了店。
他刚在这郡上扎根,一开始开店,生意肯定不像在县里经营那么多年似的要好,不过鸟爷也不介意,这些年他挣的钱也不算少,况且每隔几个月县上还会来人汇报那边的情况,顺便也会送来每个季度的收益,小日子过得也算滋润。
趁着这个空儿,鸟爷自己个儿也开始捣鼓起了飞天的物什,赵平安也时常过来,他在县学平日里也没什么事儿,而且鸟爷开店的地儿就在他下学回来的路上,所以他便时常过去瞧瞧,遇到知道的还能提出点儿自己的意见。
说实话,鸟爷不愧是研究鸟类几十年的专家,在这理论方面确实是有一定的见地。不过,什么事情都得慢慢来,一开始肯定是需要设计模型,也会用到一些个零件。
赵平安原以为这一点还比较困难,毕竟找人去做还是太过麻烦,没想到他干爹倒是个全能型的人才,就连这木匠活儿也做得像模像样的。
“干爹,你怎么还会这些?”看着鸟爷一下一下的锯木头,赵平安还有些意外。
鸟爷抬起头擦了擦汗:“小时候我娘怕我养活不了自己就让我跟着个师傅学了们手艺,只不过后来没干这行。”
赵平安眼睛亮了亮,那是不是代表着他以后要是打什么东西就可以找他干爹了……
不光是如此,鸟爷这次过来还带了好些鸽子展示给了赵平安看,这都是之前他训出来的,能寻人寻物的。
养鸽子的地方自然是在后院,俩人一进去就闻到一股子禽类的味道,一群鸽子在笼子里‘咕咕咕’叫个不停。赵平安低头一看,只见眼前陈列了两排的笼子,每个笼子里都养了两只鸽子,有的浑身洁白,也有的一身灰,小尖喙不停地啄着地上的鸽食。
鸟爷让赵平安走到跟前,等他站定了便弯曲着手指伸到嘴里,发出一种特殊的韵调。
只见那些鸽子原本还在啄食吃,听到鸟爷发出那奇怪的声音,纷纷抬起头来顺着鸟爷所指的方向,看向了赵平安。
一时间,二十几只鸽子‘咕咕咕’叫得更激烈了。
这只是先让鸽子认了人,随后鸟爷又让赵平安随意去个什么地方,就往外头走,稍微走得远一些也无妨,赵平安也都照办了。
他是直接去了方家的书铺子,前几个月他的《诡事怪谈》已经完结,方长还特意给他整理成了短篇合集运往了京都去卖。有些人虽说也是看过内容,但合集跟之前的小短章可不同,像这种完结版的合集更容易存放,有的人看完了还是会买来收藏,他们还能够再捞一笔。
不过,自从赵平安的《诡事怪谈》出版了以后,各种各样类似的话本子也都应运而生,也是主打的恐怖系列,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不同版本、不同故事。
其中也出现了几本反响不错的,但赵平安所写的《诡事怪谈》毕竟也算是‘开山鼻祖’,这个地位是不可撼动的。最重要的是,赵平安所写就的那些故事基本上涉及到的背景都有所不同,这些个脑洞都是别人望尘莫及的。
他在这书铺子跟掌柜的说了几句话,又看了看其他的书,中间,外头还曾有只鸽子探头在门口张望,时不时还会瞥瞥他,等赵平安看过去的时候那鸽子赶忙飞走了。
没多久,鸟爷也进了书铺过了来,肩膀上停了两三只的鸽子。他原本想趁着赵平安不注意吓他一跳,就偷偷的在后头按着她的肩膀,低声道:“抓到你了。”
一开始,掌柜的还以为是不是什么怪人,还想着这人要是心思不正就拿大扫把给他赶出去,这个想法刚生出来就见赵平安高兴地转过头去,唤了一声:“干爹。”
掌柜的愣了愣,问道:“这是你干爹?”
“不错”
说着,赵平安又给这两人介绍了起来,他二人年纪差不多,又都是做生意的,自然是有话可聊。
等回去的路上,赵平安还跟鸟爷说起这鸽子的事儿:“之前听说鸽子能送信,但这寻人的本事还是头一次听说。”
鸟爷笑了笑:“我一开始也只是想试试,没想到还真成了。”
不过赵平安还是觉得训鸽子找人还是有些鸡肋,想想吧!要是想找个人还得提前让鸽子见着人脸。
这都要找人了,上哪儿弄人脸去给鸽子看?这也是个问题,总不能让鸽子去闻味儿寻物吧!那是狗干的事儿……
他俩又不是外人,可以说是无话不谈,所以也都跟鸟爷如实的去说。
“确实是如此”,鸟爷想了想,也觉得赵平安说得是对的。
“我一开始也就是着玩儿,不过训着鸽子去认人倒是耗费了不少的精力,嗯……要是不实用那就算了,养完了这一批也就得了。”
“嗯”
既然这鸽子训出来也没什么用,鸟爷就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如何做出能载人飞的风筝的事儿。
到了冬日,来的客比之前还要少,鸟爷便在柜台上忙活着自己的事情,老太爷听说他也来这郡里定居还特意过来跟他打声招呼。送上一份乔迁之礼。只不过他来的时候正好见鸟爷在忙活着做这些风筝,还好生调侃了一番。
鸟爷没好气儿的瞪了他一眼:“平安都跟我说能行,就你搁这叭叭!”
老太爷不以为然:“平安才多大,十二岁,还不到十三,等过了年才能十三,你信他一个孩子的话?”
“甭管年龄大小,我们平安十一二岁便中了秀才,可是有功名在身的,你一个白身怎么有脸去说他,老东西,不害臊。”
他这么讲,倒是让老太爷没了话,鸟爷怕他尴尬,紧接着也不再谈这事儿,转而又提到了她刚出生不久的闺女身上。
一说起闺女,老太爷就高兴得不能自已,又是夸她闺女乖巧可爱夜里不闹人,又是夸这孩子小小年纪就生得一张细白小脸,日后定是个美人胚子……
他这么说,鸟爷还有些莫名其妙:“你这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吗?”
“我呸,你才是瓜……”
姜家这边,孩子倒是一个接一个的出生,很快,高家那里也传来了高小姐有孕的消息。
她与李程文成亲也快一年了,如今这孩子可算是来了,大夫给她诊脉的时候高小姐还说她前几日还约了朋友一起蹴鞠来着,好在是有惊无险,孩子没什么事儿。不过孕中剧烈运动到底是不妥,大夫还是建议她在家里再多养一养。
自从有了身孕,高小姐就专心在家里养胎,家里的事儿也都交给他爹来办,可给他爹累了个够呛。
累不怕,忍忍就过去了,高老爷想着:只要有孙子带,他愿意。
.
自从入了冬以后,山中也比往日寂寥得多,到了冬日,许多动物也要冬眠,不大出来。不过之前李爷的人手在这山上布了许多陷阱,有的陷阱还被闯进来的山中野物给破坏了,他们自然也要去看上一看,顺便再修补一遍。
几人过去的时候还发现了一窝儿小野猪,也就不到小手臂那么长,足足有六只,他们原想着可能还会搏斗一番,结果大野猪并不在,估摸着是跑掉了。
猪肉他们也不吃,留着也没什么用,便想着让赵平安带走,毕竟姜家人是吃的。别的不敢说,能够确定的是,这野猪肯定不是人屎喂的,吃着也能放心些。
事实上,赵平安已经连续几个月不曾吃过猪肉了,自从他知道这猪是怎么喂的就再也没碰过,但是这山上的野猪他可以。
小野猪总共也就那么几头,只够打打牙祭,要是都给吃了之后又得许久吃不着猪肉。所以赵平安便想着把这野猪养起来,留着等长了肉了慢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