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 重生八零娇宠小公主 - 洋草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2章

宣景有些着急,跑在前边险些撞到人,蓝桉拦了一把,才没将人撞到,那人手上拿了一堆东西,正想生气,一抬头看还是熟人。

“不知道叫人吗?”蓝花手里拿着东西,怒视着宣景。

蓝桉挡在前边,叫了一声,“二姐。”

蓝花也不跟他呛声,点点头,“既然遇上了,我刚好有东西拿不下,你帮我送回家去。”

“我和宣景还有事,我出钱给你找个力工拿回去。”

“力工……也行吧。”蓝花自己拿确实有些费力,走出来一问价,送回去要六块钱,蓝桉拿了钱,蓝花一把接过,“我一会儿给就行了,你赶紧去忙。”这么爽快就给钱,她得去打探一下他都买了什么,要是能占着便宜……

蓝桉看她的样子就不像在打好主意,不过想也翻不起浪来,索引点点头,“那你自己回家注意安全。”

蓝桉走向站在门口的宣景,两人一起往楼上走,宣景敏感得觉得有人在看她,回头一看,发现了蓝花躲躲藏藏的背影,“你二姐跟着我们。”

“没干系,反正也分家了,她回去搅和也没奈何。”蓝桉不把她放在眼里。

宣景点点头,来到汪老师的店里,汪老师抬眼看见她,高兴地冲她招手,“你怎么来了,昨儿才把你绣的那桌屏卖出去,那人很是喜欢呢,说是今后买大件挂墙上的还来找你。”

宣景一听明白先前还真不是蓝桉哄她玩儿,她的绣品是真的有人喜欢,“还是多亏了您,我给您绣了两条帕子,您别嫌弃平常戴着玩儿吧。”

那是两条细I帕子,一条绣的兰草,一条绣的红梅。汪老师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么精致的东西我平日里哪儿舍得拿出来,得回去找个匣子放好,等下回出门赴宴的时候带上,准保让其他人都羡慕。”这也是一种变相推销要知道她愿意去的宴席参加的人可都是喜欢这些东西的。

“您喜欢就好,我不知道百子千孙图该绣哪个样子的,画了几个花样子,您瞧瞧哪一个好些?”

汪老师将老花镜戴好,看了图,每一幅都细致地看,“你莫不是还习过工笔?”

那是什么?宣景疑惑地看着她。汪老师搁下本子,“以前我老师教我的时候说过,有的人天赋就是老天爷赏饭吃,你这样子的我看是老天爷追着把饭喂到嘴里。”

这句话听着是夸她的意思,宣景笑了笑。害羞地低下头。

“这几幅画都很不错,只是那定这幅图的老夫人面容喜庆圆润,约莫更喜欢第一幅些。”

“那我这次就用第一幅吧。”宣景定下来。

“百子千孙图每年定的人不少,这次没用上花样子也别扔了,保不准下一次还得用的。”说完汪老师摸着她的手,“你这手还得继续养一养,今后也别做什么粗活,咱们这一行做好了可比在地里刨食挣钱得多。”

宣景看着蓝桉甜甜一笑,“他平日里连衣裳都舍不得我洗的,哪儿能做什么粗活。”

汪老师看向蓝桉,“你俩相互扶持,今后日子越来越好。我就等着你们小娃娃出生的时候给他做上一身黄马褂。”姑的鞋,姨的袜,姥姥家的黄马褂,都是能保佑娃娃健康成长的,汪老师这样说是将自己当做宣景的娘家人看了。

宣景脸颊绯红,倒是蓝桉一脸喜色,“到时候肯定不忘记给您送喜蛋来。”

汪老师也是高兴,又说了几句,蓝桉想着她在这里待得时间长,顺带问了一句在哪儿去买结婚用的东西,“以前没能好好办个婚礼,现在趁着搬新的地方,咱们俩自己再办上一个。”

“我以前和老头子也是没有好好办个婚酒,等到后边想办了,他又走了,走之前一直拉着我的手说对不住我。哪儿有对不住我,他对我不知道有多好。”汪老师听到这个引起自己伤心事,又觉得当着这两个新人说这些有些不合适,“趁着这会儿没人,我带你们去买,顺带去转转。小景的嫁衣可做好了?”

“这次仓促就没做嫁衣。”

“没嫁衣哪儿成,我自己先前做了一套,一直没机会穿,我姑娘喜欢西式的白袍子也没用上,一会儿拿给你瞧瞧,要是喜欢就带回去改改。”

“这怎么好意思?”宣景知晓做一套嫁衣有多费力气。

“我一直想着有人今后能继承这刺绣的手艺,见了你只觉得是见到了今后可以托付的人,所以给你这些都是我心甘情愿的。你要是觉得不好意思,就好生的将手艺再练好些,今后传扬下去,我就算是隔日死也能瞑目了。”

“您老是说些不吉利的话,您还得看着后边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这门手艺,看着它发扬光大呢。”

“真有那一日就好了。”汪老师锁上店子,带着他们去买了东西,又去取了那身嫁衣,“缠丝并蒂的,我喜欢汉服的样式,就照着古板做了一件。”

宣景一看针脚细密,一针一线都饱含着情谊。这样的东西都已经不是价格能够衡量的。

“拿去吧,今后好生过日子,好好的一辈子。”汪老师将那衣裳包好递给宣景。

“嗯。我们会的。”蓝桉应了一句。

宣景一路上跟抱宝贝一样抱着那衣裳,蓝桉问她,“要不要穿着拍张照片?”

“还得改改呢,下次再拍照片了。”

蓝桉应了下来,两人提着大包小包准备回村,蓝花那边拦下了汪老师,在外边人面前她总是装得很和善,上前问道,“刚刚那俩人找您是做什么呀?”

汪老师警惕地看着她,她连忙解释,“您别误会,我没有什么坏心思。我是那男的的二姐,他俩一天到晚也不在村子里做活,见天往城里跑,每次还大包小包的拿东西回去,我娘心里头担心啊,总怕他们走了什么歪路,我今儿见了您好像是同他们有联系的,就上前来问问。”

汪老师看着蓝花和蓝桉还真有那么几分相似,她又说得真情实感,难免相信了些,“你回去让你娘别担心,我不知道你弟弟是做什么的,不过你弟媳妇儿是做正经营生的。我在上边有一个刺绣的店,你弟媳妇儿针线好,绣的东西在我那儿卖。”

“可我娘说她在家里什么事儿都不做的,您别是记错了。”蓝花又说道。

“她哪儿是什么事儿都不做,是不能做,做刺绣的就是要手上细腻,要是再做一些家务活那不是丢了西瓜拣芝麻吗?你回去告诉你娘,她那下一幅刺绣也是我店里收的,人家给的价就是一千六,到时候我这边提一些,拿到手也有一千多呢,怎么不比村里挣钱?”汪老师有心给宣景做脸。

“一千多!”蓝花倒吸一口凉气,她这辈子都还没见过这么多钱。后边汪老师再说什么她已经听不清了,迷迷瞪瞪地走出百货商场,

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她想追上宣景,问问她那是真的那么挣钱不?

走到车站,最后一趟车已经走了,她又抱着那堆重东西回了家,才走进门她婆母就开始骂道,“到底是农村出来的,一点儿活都干不利索,这买个东西买这么久,我看你就是想躲懒。”

蓝花将那一堆东西搁在桌上,只觉得手臂酸痛得要命,她居然忘记了要让人搬回来,“婆母要是觉得我做事儿慢了,下次尽可以找大嫂去,她是城里姑娘办事利落。”

她居然敢顶嘴,蓝花的婆母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趁着这空当,蓝花进屋将门锁上,不一会儿就听见她婆母的骂声,心里那团火越烧越烈,她得回去,回去告诉她娘,让这三弟妹把手艺交给她,到时候她一个月能挣一千多就再也不用看这个老虔婆的脸色了!

蓝桉和宣景自然是不知晓的,开开心心的新婚的东西放进那屋子里边,又布置了一番,“我们什么时候搬过来啊?”

“再过两日,这围墙还没干透,我出门你在家里我不放心。”

“小狗也还没找到呢。”宣景嘟囔一句,“今后就没法常常看见小柱子了,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想我?”

“要不咱们俩生个小娃娃,这样你就不用羡慕别人家的小娃娃了。”蓝桉笑着说道。

小娃娃啊,宣景红了脸。蓝桉却一下想起来,“瞧我这脑子,今儿怎么就忘了还该带你去药师那儿把一把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