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二天,朝会之上,杨不归大马金刀坐在龙椅之上,居高临下的俯视着下首众人。
国子监抽出几十人,朝会也不像以往那样显得空空荡荡。
不过这些人,第一次处理政事,个人能力还有待考虑。
“列为,如今我辰国百废待兴,外有灾民不下数十万,诸位爱卿可有何良策。”
“陛下!灾民数十万,非人力可以抗衡,微臣建议可以在灾民之中征兆青壮入士,组建大军北拒燕国,大军开拔前,可以先给其家预支军饷。”
严正伟出列,恭身开口道。
杨不归微微颔首,严正伟是个明白人,如今辰国风雨飘摇,内有天灾,外有强敌。
不过杨不归对此却不太苟同,燕国虽然在辰国与乾国开战之际,侵犯辰国,可与辰国一样,都是个弹丸小国,不足为惧。
严正伟话音刚落,陈兵就迫不及待出列。
“严大人此言差矣!有张佑君大将军镇守北方,必然万无一失,如今再遣出如此多的兵马,一旦粮草供应不足,恐引起军中恐慌。”
杨不归点点头:“还有人有何策献于孤皇!”
杨不归环视下首,下首朝臣一个个鸦雀无声。
心中暗叹,偌大的辰国,居然没有一位有谋之士,也难怪建国百年,还只占据这一弹丸之地。
不过虽是如此,这些人处理政事也颇为老道,毕竟都这么长时间了。
经验永远是最好的老师。
想到这里,杨不归淡淡开口道:“列为,朕倒有一计。”
“敢问陛下,有何良策?”
陈兵一个激灵,急忙开口。
“以工赈灾!”
下首群臣一脸摸不着头脑,最后还是严正伟替他们道出心中疑惑:“敢问陛下,何为以工赈灾?”
“明日你可分出一日口粮,以济灾民,若他们还需要剩下的粮食,就需要做工来获。”
严正伟面皮一烫,杨不归这个计策可比他高明多了:“陛下!此计甚妙,如此一来,百姓日有劳作,必然不会激起民变。”
“不错!”
杨不归微微颔首,灾民一日多过一日,若受有心人的挑拨,必然会引起民愤。
毕竟都活不下去了,哪还管其他事。
“此事就交于严大人全权负责。”
“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严正伟单膝跪下,很干脆的应承下来。
杨不归刚愎自用,实际上他们也没有拒绝的权利,而且此计。即使是他也不由心下赞叹。
“还有一事,关于卫生问题,李医馆可有何良策。”
流民来自五湖四海,身上携带各种疾病,普通的风寒感冒倒也不用在意,就怕引发瘟疫。
一般修炼有成可以免疫绝大部分疾病,可惜的是辰国九成九军民都不在此列。
听到杨不归说瘟疫,李光中的脸色也严肃了起来,出列道:“陛下,流民众多,微臣需要与诸位同僚商议一番。”
杨不归点点头道:“此事日后再议,你们太医三天后需要给朕一个满意的答复。”
“诸位爱卿,还有何事?”
下首陈兵再次出列:“陛下,朝廷以工赈灾,是否先开始修筑城墙。”
辰国城墙历经百年,风雨飘摇,很多墙体都已经不那么坚固,向来都是拆了东墙补西墙。
而且辰国官道也杂草丛生,可谓是百废待兴,很多地方都需要用人。
“不!先开始修缮民房,让我辰国百姓有房可住。”
“民为本,辰国不仅仅是各位大人的辰国,也是我辰国诸多子民的辰国。”
“陛下圣明!”
百官齐齐参拜。
“诸位若是无事,那便退朝吧。”
百官齐刷刷退去。
下朝之后,杨不归坐在龙椅之上,翻看呈上来的奏折,还没翻阅,有个内侍就急匆匆而来。
“陛下,太后来了!”
太后与杨不归关系并不大,杨不归本为万贵妃所生,这位贵妃出身并不算太好。
本就为一小世家庶女,见识有限,根本适应不了后宫尔虞我诈,在杨不归八岁时,就生了一场重病撒手人寰。
而杨不归自小又养在王太后,名义上还是杨不归的母后。
皇帝嘛,子嗣自然是越多越好,杨不归上头还有几位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