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处境
季嘉嘉眼里闪了一下:“母亲犯了错,在家庙清修。”
季真真愕然,什么样的错,需要把一家主母变相的软禁起来。
她的过去失落在黑暗里,她的周围充满了看不清的迷雾。
她身边时时有人陪伴,虐待她罢,倒不至于,好吃好喝供着,各种师傅教导着,给她一种错觉,名门闺秀就应该这样。
每日在院子里学习,想出门逛一逛,杨嬷嬷和焦嬷嬷也允许,当然,大家闺秀不能叫人看着真面目,丫鬟小厮随从马夫一个不少,幕蓠更是不能离头。
出了门,她能去哪里呢?
不过是在杨嬷嬷和焦嬷嬷的带领下,选一只首饰,挑一匹时兴的布。
即使她想跑,也不晓得该往哪里跑。
她没有熟悉的亲人,没有心照不宣的朋友。
只是心里觉得,她的日子不该是这样的。
小心翼翼收敛起所有的叛逆,作出一副柔顺无比的模样,按照身边人的要求,苛刻的做到最好。
回过神的季真真不再多问,谨慎言行跟着她走。
季嘉嘉将她送到一处院落,指着几个丫头吩咐了一声,眼里带着迫不及待,像花蝴蝶一样飘然离去。
季真真点了点头,自己进入厅里坐下。
一个岁数大些的丫头领着三个小丫头来拜见:“见过真真小姐,我是持琴,这是呈棋,揽书,置画。”
真真面目表情的点点头,心里吐糟:琴棋书画,这是主子四着兼备才会给的名字。
她摸了摸被戒尺打得,几乎失去纹路的掌心,拿出锥刺股的力气训练,写的字不过勉强整齐,想来不是自己起的。
果然,杨嬷嬷解释:“这是大公子给你选的丫头,希望你能捡起以往拉下的课程,尽快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家闺秀。”
季真真顺从的应是。
杨嬷嬷和焦嬷嬷离家一月多,如今看了她柔顺的模样,心里很是满意,把她交给四个丫头,放心的回家。
她坐着不动,大丫头挥挥手,三个小丫头顶着她的目光,装模作样的忙碌,整理书柜,收拾床铺。
持琴凑上前要给她换茶。
季真真淡淡看着她道:“这个碧螺春苦得慌,换些淡的来。”
持琴望望水里黄色的芽尖,就着还苦?想起大公子的交代:“小姐要喝什么茶?”
“玫瑰花茶!”季真真脱口而出。
持琴紧张的身子放松了一些,去年玫瑰花茶开始流行,不是什么金贵的物件,小朵小朵的花儿在水中绽放,雅致至极,一时在京中贵女中热门起来。
她去了一会回来,手里端了一个托盘,里面一只白底富贵花缠丝茶盅,几朵艳色花儿在水里慢慢绽开,美不胜收。
季真真闻着花香,睫毛微微下垂。
这股味道好熟悉呢。
她盯着花儿想了半响,脑袋里还是一团迷雾。
太阳穴传来一阵刺痛,她看了持琴一眼:“会按摩么,头疼。”
持琴连忙净手,扶她靠在贵妃榻上,双手搭在太阳穴,不轻不重按揉起来。
就着她以为榻上的人是不是要睡着的时候,传来清楞楞的声音:“说说吧,家里的事。”
换茶,按摩都是试探。
试探她可以把触角伸到哪一步。
持琴手上一顿,季真真若无所觉,合眼安睡。
她静静的躺在榻上,莹白的皮肤毫无一点瑕疵,两片粉唇自然的合着,像是问了一句无光紧要的闲话。
怎么会无关紧要,大公子从十多个丫头中,选出她们四个,准备了一月,堪堪见到她。
她斟酌着语气,回忆着大公子教导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视角:“老夫人最慈祥不过,喜欢看戏取乐。
老爷忙于公务,不怎么在府里。
夫人一向对佛事上心,大小姐,二公子已经成人,她去岁把你和大公子记在了名下,了却心事,执意入家庙清修。
老爷除了夫人,还有两位姨娘,一位是大公子的生母,勤姨娘,如今暂且打理着府里的庶务。
另一位便是生您的霞姨娘,生你的时候去了。
您身子从小不好,求了许多大夫,都没有好转。
来了个尼姑,说你和佛家有缘,夫人做主,把你寄养在城郊的普济庵里,如今年岁大了,您身子大好,便把你接回来。”
持琴说得一脸认真,好像她亲眼所见。
季真真嘴角微翘,行成一个讥诮的弧度。
儿女即将成婚,做母亲的跑去出家,当她是傻子么。
随便来个尼姑便把家里的亲身女儿舍掉,这是什么样的奇葩人家才会做出来的事情。
她从小被寄养在尼姑庵,耳听目染,应该会念两本经书罢,可惜她一句都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