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大道
我捏着手机,看了一眼剩余电量。
还剩下百分之54,需要省着些电,不敢玩!
尽管背包里还有一只充电宝,对于危机意识超级敏感的人来说,无疑需要把它留到最后使用!
这与我从小接受的“教育观念”有逻辑机制上的关系:
小时候,父母告诉我,钱别乱花,要存着!
潜台词是在说,“存钱能让人富裕!”
长大后才发现,存钱的速度,赶不上贬值和物价上涨的速度,存钱发家便成了“笑话”
出门时,长辈会孜孜不倦告诫着,“钱别大手大脚,一定要花在刀刃上,一分钱当两分花。”
潜台词是在说,“用钱要节约。”
出社会后才发现,越节约用钱,成功的效率越低下,甚至浪费大量时间。
时间与金钱相比,
时间反而成了人生中奢侈的最大成本。
站在队伍长龙中,
我不禁感概,“传统观念教育,让多少人走了弯路。”
我就是受害者之一。
半个小时过去,我发现队伍还是原地不动,反而后面吊起长长尾巴,人愈发多。
抬头一望,仔细打量:
才发现,长龙不动的原因在于许多人拥挤在售票窗口四周。
前面的队伍里,时不时插过来几个想走捷径的人。
“唉...”我叹了口气。
我能够理解想快人一步买到车票的心情,
但是无法认同自私自利的插队行为,
我以为,个人素质在社会中是一种平均值的稳步体现,
万万想不到,平均值中也有落差值之分!
见到这幕,突然脑袋里蹦出一位朋友曾说过,“人不出门,身不贵。”
我很难想象,规矩在这些人身上如无物,那如果有一天,他们活不下去了,是否会优先选择以身试法?
虽然内心生气,我不停告诫自己,“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立于微尘,划地为牢,以规以戒。”
此时,前面两排的一位中年人,却忍无可忍。
中年人大声痛斥,“插什么队?”
然后声音,很快淹没在嘈杂大厅之中,甚至无法激起一丝的涟漪...
中年人转头望了望四周,眼神怒其不争般渴求有人能帮忙说上一两句公道话。
可惜,什么都没得到!
冷漠。
旁观。
看热闹。
中年人脸上神情甚至来不及失望,面红耳赤,大怒向前,
冲到售票窗口外围,一手扒拉人群,“插队,插队,不要插队!”
以一敌多的他,词穷到重复反复说着这些词汇。
满头可见密集白茬的他,
让人于心不忍!
他应该有五十多岁了吧,
如果换作是我父亲,我该有多心疼。
我心起波澜,微微动容!
可能是担忧“匹夫一怒,血溅五步。”的忌惮,或者是“出门在外,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原因。
窗口插队人群,好些个有些羞愧红了脖子,无言退了下来。
更多的人,依旧无动于衷!
势单力薄的中年人,颓废般退回原位,改变策略,像一只红了眼的独狼,
专门盯着新来插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