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乡愁 - 那年那人那山那大海 - 月子公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9章乡愁

从第十七节车厢一路逆行到第一节车厢,

花了我整整20分钟,

也长了许多见识:

第十车厢一般都是餐厅专用车厢,属于分割这列火车的黄金切割器。

把车厢“小人间”分割成两个不同的世界。

餐车厢之后,世界仿佛佛进入了一个文明安宁境地,床铺雪白,陈列森严,

彼此说话间音都小了许多。

在过道行走时,我不由的想起《雪国列车》。

一部欧美末世片。

讲诉地球遭遇寒冬灾难,世界上只剩下一列永动火车,不停的围绕地球周而复始。

每一节车厢就是社会森严等级的现实翻版。

末等车厢的人民,最终推翻阶层的反抗故事!

而现实中,社会阶级雏形也越来越界限分明。

生活中处处可见。

令人唏嘘不已。

现在,这条陆地铁龙从蜀中而来,如蛟龙走江,沿江而行,翻山越岭,徐徐西南入东海。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火车的发明和创造确实堪得上“陆地蛟龙”的称号,

我不崇尚自然,却也不反对科学。

这一点,和大多数众生一样。

我乘坐的是k424班次,一列绿皮火车。

补票后,我的目的地,成了车尾第一节车厢,也是这趟列车行驶方向的最后一节,由于与列车员休息室同处,

所以补票时,“包租婆”特意嘱咐,切忌大声喧哗,影响乘务人员休息。

她那中年妇女般得成都口音,可与售票大厅的妹子有天壤之别,

这不得不让我怀念,美女出川渝的巴蜀。

无疑也是这趟远游不可避免的小小“坏处了”

意外好处是,由于内部乘务人员公用公用区域,这里的空调冷气明显与其它车厢区别对待。

在炎热夏季,惬意舒爽!

当我跨进卧铺车厢的那一刻,

好似来到了凉爽秋天。

坐过火车的人知道,为节省空间,会有上中下三铺,临地靠窗的下铺视野和舒适度最怡人,上下攀爬的上铺空间最逼厌,

即无多余资金预算又不想拥挤硬座车厢的我,选择了不上不下的中铺,

为此,我花了一百九十五块。

很早的我就明白:

“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既然挣钱这种事是为了更好的享受生活,那为了生活何必为难生活?

放置好行李和背包后,我清理了一下随身物品:

手机、充电器、充电宝、一包竹叶青以及两本书。

一本是半个圣人王明阳的《传习录》;

一本是商业破译版《鬼谷子》;

我决定在海上用两年的时间把两本书吃透,具体“吃透”到哪种程度,也拟了一个清晰目标。

读书分两种,第一种是读死书,第二种是读活书,

而后者,也要讲究方法大过悟性。

多读书的好处在于,能窃取创作者的智慧为己所用,所以我从另外一本书上成功窃取了把书读活的窍门。

其实就两个技巧:

先把书读厚!

再把书读薄!

厚薄之间,有大妙用。

所谓“黄金屋”和“颜如玉”也藏在此间。

读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这点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