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老人和孩子
一路闲聊,
我发现朱明亮几乎是一张白纸,
我挺羡慕他的,这是实话。
有青春的悸动,有妄想的梦想,
当然,年轻人该有的贪玩和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一样也不差。
总而言之,就是这个广西来的仔很“健康”。
放在宿舍几十号人里,属于是小白鼠的那种类型。
我很喜欢白纸般的他。
像看见了自己...
或许,二十一岁的他,还无法清晰自己人生的目标;但这种事,除了他自己,谁也帮不了不是?
他告诉我,他还有一个女朋友在广西。
回到宿舍后,我们坐在通往阳台的水泥门槛上,他拿出女朋友的照片,兴高采烈地说道。
我问他:“你一个人在舟山,你女朋友同意吗?”
他无奈道:“就是不同意呀!”可后面的话,却咽了下去。
我知道,剩下半句没说出口的话是:
“那又能怎么样...”
是啊!
又能怎么样?
如我般,有家,有父母,有妻儿,
尽管大海凶险,又能怎么样?
人力总不能和天抗...
......
此时,我仔细打量朱明亮的面相,
他是有福有财之人,印堂宽大,中眉浓密有锋且狭长。
挺拔鼻梁,鼻尖稍微内卷,下颚平整。
只是前眉细长,开眉不展。
他一生有福报,只是晚一些而已,祖上三代无业,却有两代阴德庇佑。
我会这些江湖手段,得益于小时候家中有个疯疯癫癫,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祖宗。
那是外公谢奉先的父亲。
我的老祖!
记忆模糊中,老人总是给我“瓮饭”吃,
所谓翁饭,就是把剩菜剩饭全翁在锅里焖,
锅底焖出焦香,即大功告成!
老人家除了这门手艺外,记忆中就数藏在他屋子里几柜子的书。
我不知道,在那个年代连私塾都读不起的老祖宗为何喜欢藏书?
很荒诞!
也搞不明白娶了三个老婆的老人家,是如何一点一滴攒下的家业?
只是听外公说过老祖宗的某些事迹,一个人从云南徒步走回四川,连土匪都不敢惹他。
想来老祖宗也是个有本事的。
多亏他那几柜子的书,我的童年不至于寂寞。
连环画是我的最爱,杨家将和包青天的故事微妙微翘,
打日本鬼子的图画也有不少,
我记忆深刻无比的是,老人家总是抱着我一遍翻书,一边讲《封神榜》。
那些厚厚的书册,被翻来覆去岁月摩挲,老人家用针线,一针一线載的十分工整。
典型的缝补匠。
但童年岁月,我始终没有听过《水浒》和《三国》;
老人家总是讲封神和西游的神异故事哄人。
长大后回忆起来,一直觉得很奇怪!
后来老人家去世后,
外公才说: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