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指尖精灵4 目标确定:扶贫………… - 我为祖国做状元 - 项小沐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25章 指尖精灵4 目标确定:扶贫…………

周风眠对于项默的奚落很无耐,很生气,可又没什么办法。

就把他的气愤在别的地方往回找补。他也知道灵蚕洞这个资源很重要,养活了整个七彩石镇,自己不敢进去,就指使项默干活。让她跟二柱了一起,进去取了各种样本出来,又派她回枫城,找人化验。

还把她的皮卡给征用了。把自己的SUV给项默开。

项默在村子里待了小半个月,出山的时候,行李箱里带着招娣送给她的小手帕,车上还拉着两麻袋的干野菜,木耳、蘑菇。还有满满一大坛子野菜咸菜,是她自己特别不见外的让冯婶子给做的。两坛子野果酒是周风眠孝敬爹妈的。

回到枫城,一趟一趟往家里搬,保姆李阿姨稀罕得什么似的。

“家里这是来了逃荒的了?”谷总回家就看到那些土特产,跟项默开玩笑。

可不是跟逃荒的差不多嘛,走的时候光鲜亮丽的小公主,回来成了背着麻袋的土妞儿。

“谷妈,尝尝这个酒,我哥特意给您带的。您是酒仙儿,给打打分儿?”晚饭,用的就是项默带回的山货,李阿姨还做了野菜饽饽,味道特别好。项默重点推荐了野果酒。

谷妈很给面子,儿子给带的酒,闺女给倒的,不喝心里都高兴,很认真的尝了,“好酒。水好!”

酒仙儿不是白叫的,一下子就尝出来酒好在哪了。

“您再尝尝这个咸菜?”项默又推荐咸菜。

“嗯,这个好吃。”谷总又尝了两口,“菜好,水也好,盐也好。”

行家!

“谷妈,我觉得我哥这回真挺靠谱的。我看他是真的想帮帮村子,听他的意思,是想拿这个野果酒做突破口。我不懂喝酒,但我觉着,这咸菜也挺好的。您说呢?”

想把山里的特产卖出去,得先做出来,那就得打人投资。家里就有大老板,没必要舍近求远不是。

谷总是什么人,一听就知道这是儿子算计她呢,让闺女打前站的。

不过她不介意这个算计,兄妹俩一条心,做的还是好事儿,她只有高兴的。不就是个酒厂,一个咸菜厂吗?多大点儿事。

“行,那等两天,我安排一下公司的事儿,跟你进山一趟,去看看。”没有直接松口。

这才是正确的做生意的态度,一个成功商人该有的谨慎。

谷总说去看看,那可不是一般家里老妈看儿子,阵式相当不小。带着十几个人同行的。有农业大学的教授,有公司的高管,还有食品厂和酒厂的老师傅。

实验室那边,项默送过去的样品数据也都出来了。

灵蚕洞里的石头,富含多种矿物元素。直接把河水带成了天然的矿物水,以石头上苔藓为食的灵蚕吐出的也都含有多种矿物元素,它天然的彩色就是那些金属元素的颜色。而长在山里的野菜野果子,也比普通的山货更有营养。按照这个结果,虽然这次项默没带活物来验,合理推测一下也知道,山里生山里长的野物,营养肯定也差不了。

这些检测结果,也是让谷总更重视的原因。老教授们看了检验单子,也都对灵蚕洞大感兴趣。

来了考察团,灵山县是二把手亲自出面接待的。谷总是来投资,不是做慈善,生意场上无父子,该要的优惠政策她可没想过不要。

在县城里只住了一晚上,太简陋了,也没有什么能考察的地方。第二天就直奔七彩石镇了。

一行人是开了一辆小巴车进山的,后面原本跟着三辆皮卡,是运物资的,谷总来一回,又听项默说了儿子在这边过的是什么日子,能不给带东西嘛。被褥就带了三床,还有卫星电话,简易的方便浴室啥的,都带着呢。运动鞋给带了十双,运动服给带了十套。还有什么沐浴露洗发水的,都是成箱的搬,方便食品,从食品厂里搬了小半车。还有整整一车的米面油,是在灵山县城采购的。

出了县城没走出多远,小巴车就走不动了,轮胎爆了,没办法,人都换到皮卡上,才进的山。

周风眠镇上等着呢,项默提前跟镇上打了电话,王老师把信儿捎回村上了,他知道今儿个老妈要带人来考察。就早早的来等着。

谷总三个月没见儿子,一见到原本高大帅气的儿子,变得又黑又瘦,眼泪差点儿没下来,又觉得欣慰,儿子变沉稳了。以前的熊孩子不见了,眼前的儿子,是大人了。

周风眠跟众人打了招呼后,对着谷总笑出来一口大白牙,“老妈,你带这么些东西,可算是救了儿子的命了。”然后抱着谷总就在脸上吧唧亲了一口。一下子又成了那个混不吝的皮孩子,看得周围的人都乐。

往灵蚕洞村的路是走不了车的,谁想去都得走着去。

来的一半人都是五十岁往上的大叔,要么就是女人,咋整?镇长一个招呼,喊来了四五十号,背吧!

王老师也不让课了,临时给学校放了一天假,他自己帮着搬东西,村子里的孩子都不空手,他们是走惯了这一段山路的,拿不动重的,就拿轻的,拿一床羽绒被问题还不大。大点儿的孩子,两个人抬一袋米,再一人拎一桶油,一点不影响走路。

谷总跟两个女高管走得稍慢,一人拎着一床被子,重的真拿不了。项默在后面陪着她们走,一起的还有招娣的两个妹妹带娣和来娣。俩小姑娘还一人拎着两袋子吃的呢,比大人都有力气。

“投不投资的不说,刘静,回去之后安排一批运动服运动鞋送来给孩子们。以后七彩石小学的学生咱们公司资助了,念到啥时候供到啥时候。”刘静是她的秘书,一个三十岁出头的干练女子。

谷总是个大气的人,向来乐善好施,见到孩子受苦就想捐钱。

挣钱的时候,她是锱铢必较。捐钱的时候,又向来大手大钱。周总是把钱都扔到假古董假艺术品上去了,她花出去的钱也不比周总少,却都是做善事了。所以,谷总的名声就好。在枫城里说句话,谁都得给三分面子。

进村之后,谷总看到周风眠的住处,是真哭了。

儿子啥时候吃过这样的苦!

但她说不出让儿子放弃的话。

所谓的考察,简单也不简单,团队在灵蚕洞村住了三天,一群人挤在周风眠的小院子,住在临时搭建的帐逢里。白天,二柱子做向导,和周风眠一起带着人进山,一人背上一个背篓,背篓里一把砍柴刀、水和食物,手里再拎一个麻布袋,周风眠的胸前还挂着一个双肩包,里面是花露水,消毒水和防蚊虫的喷雾。

太阳不落山之前,必然会从山里出来,夜晚的大森林太危险了,不能待。出来的时候,收获丰富,野菜野果子野鸡野兔样样不落,两位老教授还找到了三七和黑枸杞。二柱子使出浑身解术,还套了一只狍子。又去洞里打了鱼,晚上就是丰盛的小院烤肉和特色菜。

最后一天,才去了灵蚕洞,周风眠去不了,是项默带的队。洞里面除了蚕茧和河里的鱼,就是景色还能看。再就是招娣带着大伙七拐八拐的拐到一处小岩洞,那里居然是个小盐矿。

从茧到丝线,中间还有好几道工序。盐矿也一样,从矿到盐,隔着熬煮等等手续呢。考察团的成员们还是都带了一些,当纪念品了。

谷总和两位女士没跟着进山钻洞的折腾,除了折腾着给周风眠收拾他的小院子,就是跟冯婶子聊天,帮着冯婶子做野菜咸菜。男人们进山带出来的野菜,晒干来不及,吃不完的就都打算做成咸菜带走。边干活边聊天。

到走的时候,谷总已经说服了冯婶子,把冯娇从县城里叫回来。原本是说资助两个女孩儿上学,但俩人都死活不回学校。是真的不想念书。那就让她们在家里织布,就织灵蚕丝。她说要按每斤丝线两百块钱的价格收,若是织成布,每米五百收。有多少收多少。

那这可比在县城里端盘子好多了。织布好歹是个手艺,端盘子有什么前途?冯婶子只要不傻,就会同意的。

这次回来,周风眠也跟着一起出山了。

谷总开始做建厂的前期准备,路、厂址、各项手续,全都需要他去跑。项默全程跟着。

这会儿,她已经意识到,相比起早前想好的搞音乐教育,扶贫,无疑是更好报效祖国的方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