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大婚 - 怂郡主追夫记 - 凌沧州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怂郡主追夫记 >

第59章 大婚

她所稀罕的东西,早就流逝在历史的长河里了。

刘太后转过来身,看着面色一派平静的赵无眠。

赵无眠掩饰得很好,不曾露出一丝破绽,但刘太后还是从他眉间,觉察出了他浅浅的惊讶。

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三皇治事,五帝定伦,千百年的历史中,摄政的女子并不少见,但真正临朝称帝的,也就盛唐时期的女帝武则天了。

在这世道,女子称帝,注定是要书于历史流传万世的。

这对于一个有权欲的女子来讲,无疑是最大的诱惑。

赵爵以此为饵,也算是煞费苦心,投其所好了。

刘太后眸色淡淡,漫不经心道:“小爵擅长琢磨人心,却不擅长琢磨感情,他不知人心所想,与会不会去做,是两码事。”

“这个世上,不一样事事都要心想事成的。”

刘太后扫了一眼赵无眠,他还如刚才一般,脸上没有一丝表情。

赵爵带出来的人,多半都是如此的,不爱说笑,脸上也没什么表情。

刘太后收回了目光,道:“哀家言尽于此,你走吧。”

刘太后说完这句话,又转过来了身,她站在高台上,双手拢在袖中,抬眸仍去瞧那万盏孔明灯。

赵无眠在她身后站了一会儿,无声地退了下去。

赵宁站在刘太后的身旁,看她挺直的背,以及那满头珠翠下,遮藏不住的华发,忽然就生出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凉。

刘太后已经是权利顶峰的人了,许多女子向往的东西,她都拥有了。

倾国倾城的容颜,机敏过人的才智,一个待她不错的夫君,以及现在的万人敬仰,能让她心生悲凉的,又能是什么东西呢?

赵宁的目光在刘太后身上停留,或许是感觉到了赵宁的目光,刘太后微微侧目,看向赵宁。

她的眼神一如既往的威严,只是在那威严里,有着一抹不易察觉的温柔与惆怅。

温柔?

惆怅?

赵宁有些怀疑自己看错了。

能从舞女做到威压天下的太后,不太可能是一个温柔惆怅的人。

虎视眈眈的异族不允许她温柔,各不相让的臣子更不允许她惆怅。

大宋朝需要的是一个杀伐决断的太后,刘太后一直都做的很好。

刘太后看了赵宁一会儿,道:“阿宁,你与公主皆是哀家从小看着长大的人,若公主有你一半的通透,便不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了。”

赵宁敛眉,道:“太后谬赞了。”

刘太后说话一向让人琢磨不出她真正的意思,这次也不例外,话是夸赵宁的话,但从她嘴里面说出来,意思便不再是原来的意思了。

她的话总让赵宁生出几分敲打的意思。

但当赵宁对上刘太后的目光时,赵宁忽而又觉得,刘太后这句话,或许真的是夸她的。

想要揣摩刘太后的心思,而后投其所好的人太多了,久而久之,刘太后的话也就随着别人的猜测而变了味道。

“哀家自持聪明过人,可惜年过半百,方读懂了通透二字。”

刘太后看着赵宁,淡淡道:“阿宁,聪明的人很多,通透的人却很少,哀家希望你能一直如此。”

“生于皇家,是幸,也是不幸。”

刘太后收回了目光,继续道:“你莫要被皇家的繁华迷了眼。”

赵宁心中一荡,道:“多谢太后提点。”

或许刘太后,是真心希望她们这些小辈过得好的。

刘太后手握朝政,享受着权势给她带来的无尚荣光,也曾一点一点咽下过权势给她带来的苦楚,两者相较,她或许更希望,下一代的后辈们,别在跳入权欲这个泥泽。

七月十五中元节,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夜。

皇帝赵祯在大相国寺与到了生母李太后,赵祯虽觉得李太后说话颠三倒四,但到底也信了几分。

李太后手里拿的有先皇所赐的金丸,金丸上刻着她的姓氏,这个东西,让赵祯不得不信。

赵祯胸口剧烈地起伏着,李太后的话颠覆了他以往的认知,他有些难以接受。

李太后在赵祯面前嚎啕大哭,哭诉自己命苦,哭诉自己在民间的日子。

赵祯心乱如麻间,忽然就听到站在门外守着的展昭的声音。

展昭的声音清清爽爽的,一点也不曾受烦闷的天气所影响,更不曾被屋里的哭闹所影响。

展昭道:“郭总管。”

接着便传过来了郭槐尖细的声音:“展护卫,不知陛下与包大人在何处?时间不早了,是时候回宫了。”

站在屋里的包拯一听是郭槐的声音,忙对赵祯使了一个眼色,又小声去劝李太后暂且不要哭了,引来郭槐的觉察就不好了。

李太后大哭的声音小了一点,她双手紧紧地抓着赵祯的袖子,道:“皇儿,你何时接哀家回宫?”

“哀家在民间真的过得好苦。”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