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对阵 - 怂郡主追夫记 - 凌沧州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怂郡主追夫记 >

第62章 对阵

赵宁与赵祯来到刘太后的宫殿时,外面的鹅毛大雪已经下的很大了,雪下不止,小太监们扫雪便不止,茫茫大雪天,玉华宫的道路依旧是干干净净的,只有薄薄的一层雪花。

赵祯一进屋,一撩衣摆,跪得很是干脆。

来的路上,赵宁将天下局势给他分析的很是透彻,他若是仍对刘太后心怀怨怼,便是连猪狗畜生也不如了。

赵祯道:“儿臣来给母后请罪。”

刘太后抿了一口茶,扫了一眼赵祯,道:“起来吧。”

赵宁便扶着赵祯起来了。

宫女们上了茶之后,又很快退了下去。

赵祯面上有些不安,赵宁虽然跟他说了好多次,但他仍有些担心。

他把语气放的和缓,向刘太后赔不是,刘太后听了,面色依旧淡淡的,叫人看不出她的心思,这样一来,赵祯不免有些不安。

赵祯向赵宁投以求助的目光。

他以往觉得自己是赵宁的靠山守护神,而今才发觉,赵宁并不需要任何为靠山,更有甚者,她的聪明才智,还能庇护于他。

赵宁浅浅一笑,目光似有鼓励之意,示意赵祯无需担忧,宽大的袖子里微微露着白玉似的手指,向赵祯打了一个手势。

赵祯深呼吸一口气,硬起头皮道:“还望母后教我。”

茶杯里的热气升腾,在刘太后面前萦绕,赵祯有些看不清她的面容,只觉的她锐利的目光依旧,在他身上停留,逼得他不敢与她对视。

刘太后淡淡道:“放赵爵入城。”

“什么?”

赵祯吃了一惊,刘太后这是何意?废他迎赵爵为帝?

赵祯拳头紧握,心脏止不住地狂跳。

赵宁在一旁解释道:“瓮中捉鳖。”

虽有赵宁在一旁细细解释,但赵祯仍不免担忧,东京城是他最后一个屏障,若连这个屏障都没了,待赵爵入京,他便是那砧板上的鱼肉,身家性命全由赵爵做主。

外面的雪越下越大,世间变成一片雪白,冷风吹入人的骨髓,然而在这种天气,赵祯额上却有些薄薄的汗。

他有些拿不定主意,他目光闪了几闪,颓坐在椅子上,显得有些无助。

赵宁也知他的心思,放赵爵入城的风险实在太大,任谁都会犹豫不决,更何况,赵祯本就不是杀伐决断的人。

赵宁放下了茶杯,细声细气地与赵祯分析着如今的局势:“各地厢军忙于平定当地叛乱,并没有能够支援东京的能力,杨家将防守辽人,若他们一时回援,只怕辽人趁机南下,届时整个大宋都将陷入危难。”

“我舅舅虽能领兵前来,但并不能在东京久待,昆仑关乃南方天险,他仍需镇守此地。”

“瓮中捉鳖,是最好的办法。”

赵祯目光微暗,赵宁虽说的委婉,但他也能听明白其中的意思,是最好的办法,也是唯一的办法。

东京城虽然有禁卫军驻守,但兵力并不足以与赵爵抗衡。

赵爵年少时也曾投身兵营,大破辽军,威震西夏,大大小小经历过百场战役,在军队里有极高的声望,各地厢军虽说是忙着平叛战乱,不来京师支援,其中也有畏惧赵爵的原因。

赵爵的能征善战,称得上是赵家的第一人,莫说赵家皇室,纵然是朝堂上武将们,也鲜有能与赵爵一战之人。

纵观当今天下,能与赵爵在战场上打个平手的,也只有整日里忙着跟辽人死磕到底的杨家将,以及被世人称为天纵奇才的大将军狄青了。

然而这两支军队,却并不能成为赵祯与赵爵抗衡的资本。

无论是杨家,还是狄青,都忙着一致对外,对于皇家内乱这种事情,他们并不会搀和太多,

狄青虽然接圣旨前来支援,但以他的行事作风,与赵爵作战,并不会倾尽六军之力,他骁勇与鬼谋,是留给对大宋别有用心的异族的,而不是用在同室操戈上面的。

赵祯知道这个道理,所以才更绝望。

往常刘太后不是没有提醒过他,说赵爵虽表面恭谨,但内心藏奸,需缓缓削之,但他总觉得赵爵是他亲叔叔,不会生出反叛之心。

更何况,赵爵是他最后的一个亲叔叔了,他其他的叔叔,早就被刘太后收拾的收拾,下狱的下狱,贬为庶人了。

刘太后的行为,总让他想起盛唐时武则天即将临朝时排除异己的手段,李氏子孙若不死的七七八八,哪有她武家昌盛之道?

因为这,赵祯对赵爵总是多加照顾的,哪曾想,他本以为的刘太后还没来得及临朝,赵爵倒先跳了出来,用实际行动啪啪地打赵祯的脸。

赵祯垂下了头,看着他衣摆下微微露着的朝云靴,道:“一切听母后的安排。”

赵祯说完这句话,刘太后便吩咐了下去。

赵祯这才知道,刘太后的势力,比他想象中的大多了。

那日他禁足刘太后的事情,如今看来,更像是刘太后陪着他演的一场戏罢了。

赵宁见刘太后有条不紊的交代下去,便知道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赵祯脸上虽有淡淡的郁色,但他并非心胸狭抑之人,假以时日,也能看得出刘太后是在为他平叛铺路。

赵宁能做的已经做完,接下来便要看这天命所归了。

赵宁起身告辞,刘太后的目光从赵祯脸上转到赵宁脸上,在她身上停留了一会儿,道:“你的身体如何了?”

赵宁甜甜一笑,道:“谢太后娘娘挂心,阿宁...”

话未说完,便止不住地咳嗽起来。

茶水热气升腾,刘太后将杯子搁置在桌上,淡淡道:“小爵会以不死早为饵。”

刘太后看了一会儿赵宁,她神情自若,目光坦然,毫无生命被别人掌控的忐忑,刘太后收回了目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