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防线
钱是一个人的胆,也是一个人在这世上打拼的底气。要是兜里没钱,干什么都畏手畏脚,没有人可以不靠钱就撑起魄力来。
对于国-家来说,也是同理。
改革开放的初期,很多企业还畏手畏脚地不敢搞大动作,哪怕有心追求进步,也只敢踩着小碎步前进,可有万物生集团在前面开路,很多企业的胆子也就渐渐大了起来。
天塌下来有个儿高的顶着,只要他们的做法够谨慎,万物生集团一有‘挨打’的苗头,他们就立马收手,多半是不会出啥事的。
这是侥幸心理。
正是因为这种侥幸心理,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倒爷’,拿着点本钱从首都、沪上这些比较繁华的地方进了货,然后拿回僻远的老家去卖,每个东西都稍微加点钱,能赚不少……个体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多了起来。
真正将改革推向高-潮的,是那群将万物生集团当做靠山的企业,他们花钱从万物生集团购买到技术授权、顶尖原料,回头自己生产出好的产品来,立马就将产品推向市场。大家都绞尽脑汁地革新技术,同一种原材料就能做出几十种东西来,超市里的货架上摆的东西再也不单调了,提供给消费者选择的选项何止是翻了三倍五倍?
就拿洗发水举例,原先消费者买洗发水都是挑春回牌的,春回牌的洗发水就那么一个味道,谈不上多么喜欢,但也不厌烦,可后来春回公司成立了双姝、本草和滋容后,供消费者们选择的东西就多了,哪怕洗发效果一样,就是香味不同,消费者们都可以在多种香型中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香型。
现如今很多工厂都从万物生集团购买技术和原料,他们在香味、包装这些地方做足了功课,原先的洗发水瓶子就是个开盖挤的软塑料瓶,用的时候倒过来捏一捏瓶子就能挤出洗发水来用,现在竞争的厂家多了,就有厂家研究出了泵头式包装来,按一下泵头就能挤出来,比捏瓶子方便多了,春回公司用的包装瓶都是不透明的,有些厂家就做出了透明的瓶子……市场突然就卷了起来。
国内市场越卷越艰难,很多小厂子被迫出海,去海外寻找出路。
欧娘娘与雅妹儿依旧是巨头,只是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比之前小了许多。由于资王堂主动修改了产品路线,变更了竞争赛道,欧娘娘与雅妹儿的销售额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欧娘娘与雅妹儿一直以为全世界只有春回公司能与他们一较高下,哪能想到花国境内突然有这么多的企业异军突起,拿着品质不输他们的产品以更低廉的价格在全世界争抢市场。
欧娘娘与雅妹儿眼看着销售额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呈断崖式下跌,被迫开启转型之路,他们决定向春回公司学习,加大在护肤品研发上的突破,寻找更高效的护肤成分。
日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中表现出来的乱象只是诸多行业中的一个缩影。
花国的人力资源丰富,工人工资水平又位居中下,再加上原材料成本也被压了下去,花国的企业去同那些方方面面的成本都很高的企业竞争,就如同是狼入羊群,之前可望而不可即的外汇如今变得唾手可得。
看似激流勇进,可叶泠总觉得有点不安。
她自己也说不准这种不安来自于哪里,可这种不安真实存在,且与日俱增。
被惶恐支配的叶泠除了解决工作上的问题外,她将大多数时间都沉浸在了实验室中,只有在实验中才能找到片刻的心安。
叶泠的这份担惊受怕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太平洋彼岸终究还是没忍住,露出了狰狞的爪牙。
丑国毫无预兆地就宣布对花国出口的诸多产品增加了关税,想通过关税这道‘卡’斩断花国产品的出海之路,直接从国际市场这个浩大的舞台上将花国踢出局。
花国的产品是物美价廉不假,可要是被叠加高高地关税之后,价还能廉吗?
一时间,花国各大工厂的出口生意全部被切换到了‘凛冬’模式,他们的产品之所以能在国际市场上打出一片天下,就是因为价格低廉,这会儿增加了关税之后,他们要想按原先的价格售卖,那就得亏本,可要是把关税价格添加到产品上去,他们的货品的核心竞争力就没了……所有的工厂都陷入到两难境地。
万物生集团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
偌大一个万物生集团,工厂的生产线是万万不能随便停下来的,每停下来一天,万物生集团就得赔一天的钱。那些从万物生集团购买了技术的企业更是不能停,因为就算他们停工了,该支付的技术费用还是得支付,一分都不能少,因为这是合同中约定的,契约精神不容违背。
国-家上层开了一轮一轮地会议,卫-生-部也在开会,万物生集团内部还在开会。
仅仅是丑国的一道政策,就给花国境内所有以蓬勃势头发展的企业都泼上了一头凉水。
“这该怎么办?”
“叶总,您想想办法啊!”
“小叶,你有什么建议吗?”
作为吃着改革与开放红利站起来的企业巨人,万物生集团会作何反应?这个问题太多人关注了。
叶泠复盘了一下国内的整体情况,心里大概有了数。
她原本还有点担心丑国的路数,如今一看,就是一个阳谋与阴谋夹杂着来的损招,破局之法有的是,可难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该怎么做才能尽力减少自家的损失?
该怎么做才能维护自家的颜面,使得自己看起来不像是被动挨打?
该怎么做才能有效还击,让对方也感觉到痛?
方法千万种,可真正能达到目的的,唯有断臂求生。以断己一臂之魄力,换一个将对方也拉下水的可能。
叶泠犹豫了半晚上,做出了决定。
第二天,万物生集团的总裁办就发布了一封《告社会书》,大致说明了当下遇到的问题后,讲了四件事:
一、万物生集团所有销往国外原料的产品,全线涨价,涨价幅度为增收税额的两倍;
二、万物生集团所有产品全线铺满资王堂渠道,定价不变,税额由用户承担;
三、万物生集团欢迎全球的合作伙伴来花国建厂;
四、万物生集团研发出的广谱抗生系列生物制药将面向全球正价提供(部分国-家除外)。
这封《告社会书》的第一段就是陈述万物生集团为什么要做这些决定――因为丑国做了丑事在前,你做初一,就别怪我们做十五。
这一段是为了甩锅,把黑锅牢牢焊死在丑国头顶。
之后便是前两条通告,意思很明确,因为丑国这疯狗一样乱咬的政策影响到了我们的盈利,所以我们决定从全球都离不开我们的技术上收一些利息,毕竟那些原材料全球只分为两种,一是万物生集团提供的,二是垃圾。
对那些原料的定价权,完全掌握在万物生集团手中。
那些国际厂商可以选择抵制,可以不买,那等待他们的就是被社会所淘汰,因为他们不买,总有人会买。他们不吃这碗饭会死,含泪吃下这碗饭的人只要撑过这个难关,就会在没有竞争对手的市场里混得风生水起。
通告的第一条将那些国际大厂的视线转移到了丑国政-府,第二条则是要掀起汹涌的民意。
为什么要让普通民众为了政-府的决策买单?
如果没有政-府的这些馊主意,普通民众就能用低廉的价格继续享受到那些优质的商品,可因为政-府的一个‘昏庸’的政策,普通民众口袋里的金钱就得被掏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