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劫财
朱老大道出实情,其实就是一个年轻人没有耐心。像这样的徒弟,朱老大以往也带过不少。每天都在抱怨,做跑船的事情是多无聊多没有前途啊。可你早知没有前途,为何要投身这一行呢?做人家小学徒的,就从来看不见师傅在裕康高层面前也是很有面子的吗?
可师傅您用了多少年?我们怕是熬不到那一天咯!
确实,跑船的活儿是非常辛苦的,还伴随这危险。这么多年来,从朱老大手底下出徒的,实在是少数。更多的,撑不到三五个月就改做其他的了。
没有个长性,你做什么也不会比别人强啊。这些个眼高手低的家伙,朱老大也不愿意与他们多讲。
有出师的,现在都已经各自带一个船队了。私下年节聚会的时候,他们对朱老大也是感恩不尽。说在这乱世,能有这么一份养家糊口的营生,实在是不错。虽然是辛苦了些,但收入相比其他的要高,福利待遇也不错。
这份行当,就相比于现代的远程货运司机吧。赚钱是赚钱,辛苦也是真辛苦。但相对高收入的工作,你不做,总有人去做。想要轻轻松松就赚大钱的,古往今来都没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呀。
在朱老大的所有徒弟中,李三才是出师最快的一个。按照朱老大的估计,李三才只要跟船一年,就可以独自带队当上船把头了,可以说尤胜自己当年。
朱老大在这方面的天赋其实并不高,普普通通吧。他家里世代跑船,他是最愚钝的一个。
可架不住,朱老大勤恳又踏实啊。任劳任怨的,又把稳。许多做生意的都喜欢用这样的人,而不是喜欢那些聪明的滑头。
李长安也是,所以他的第一选择仍然是朱老大。朱老大也熬出了资历,在这一行是非常吃香的。
但在当初,朱老大是非常看好李三才的。如果按照时间换算,到了他这个年岁,李三才的成就,应该远远超过自己才是。所以李三才的陨落,才让朱老大觉得尤为可惜。
可李三才,压根就不是能在一个地方踏踏实实待三十年的人。跟船的头一年,他就已经萌生了监守自盗的想法。朱老大说他没有耐性,其实李三才是想独自带队,摸清了一条船上所有的配置之后,再行举事的。
这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对于李三才来说这已经很长了,是很大的耐性。
可惜李三才选的那些合作伙伴,都是乡野匹夫之流,比他更没有耐性。仓促间行事,才有此一败。
所以李三才一支不觉得是决策上的错误,只是时机不对,选的人又都太低端了而已。说起来,朱老大倒是一个最合适的人选。你我如果合作,凭借你在行业里的威望,不动刀兵就能够成事!
是啊,朱老大人面那么光,要弄清护卫的配置以及具体的路线,那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情么。正因如此,裕康才要防着他啊。把他的家人都留在河间府,其实等于是作质子了。
“休要蛊惑我,我才不会做那种晚节不保的事!”朱老大慌忙应对,只说是怕晚节不保,没有说不能成事。如果说他再年轻个十几岁,又了无牵挂的,说不定还真就跟李三才谋了事了。
因为裕康每趟船上所载的金银,确实是太吸引人了。能成一票,足够受用终身的,少奋斗几十年啊。
这里是古代,又是乱世。出了河间府境,就很难找得着的。犯罪率高,破案率又奇低。那些背这天下名捕的名头,都是在外省破了大案才有的。只在自己的管片,再大的业绩也落不得这样的名声。因为县镇的规模小,流窜犯实在太多了。隔临之间又多荒山野地,查找起来难度实在太大。
所以几乎每个县镇都有悬赏的榜文,通常是上一级签发的。白心慕当初若不是想开个兵器店,其实也想做个捕头或者赏金猎人什么的。但这种人通常是死得最快的,上头不会给你派多少人来,仅靠自己一个人去查,查到线索之后,到最近的县镇州府签取拿人的牌票。
如果管事的通达一些,知道这是个得名之事,应该倾力合作才对。可许多目光短浅的官员,却常常在这方面卡要。用官府的文牒拿牌票都还要使银子,更不要说那种无政府状态的地方了。
所以在这个时代做捕头什么的,很难。常常看那些披衣带月,匆匆而行的。既不是行脚的商人,也不是农工。一副落魄的样子,通常就是什么地方的捕头。
天下名捕当然是要好一些,有朝廷亲发的捕快,个个手段高强,通常不需要到地方上求援。但这类人呢,通常也只办那种天字号的大案。像李三才这种地方上劫财的小贼案,一年不知要发生多少,是怎么也轮不到他的。
不在官家,能笼得一票人,当赏金猎人倒要好一些。这帮人,不分善恶,也不遵法度。为了线索为了商银,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与土匪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不以打劫为生,也没有固定的集散地。有时候,组织成员有可能自己都是流窜犯呢。通过捉拿其他的逃犯,有时候还能赚一个赦免什么的。有的,干脆就直接招安走了仕途。
白心慕本来就是从京城被贬至此,走仕途早已经不想。而又人生地不熟的,一个人很难成事。这才选了开铁匠铺。却又被打压,以致关张大吉了。白心慕常常在想,自己枉有一身的本事,其实在和余县真的很难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活路啊。
后来给山河帮当教头,现在又给李长安当保镖。混来混去,始终也脱不开一个武夫的职能。
“那你还想怎样,能打难道不算本事么?这种人也是千金难求的。咱们两个合作,有我一个颜值和智慧担当就足够了。”知道白心慕有些不得志,李长安经常就这么安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