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行舟的故事4
年行舟的故事4
薛铮疑惑道:“你还有帮手?若是被抓到如何是好?”
那少女笑了笑,笑容中颇有几分骄傲之色,“驾驶小船的是我师姐做的一个人偶。”
“人偶?”薛铮吃了一惊。
“对,我既然要救你,当然要做足准备。”她很快敛去笑意,“跟我来。”
薛铮随她绕到另一块礁石后,上了一个竹筏。
她撑开竹筏,拿起一只船桨,缓缓划动竹筏,“我们顺着背山这面的阴影划,他们看不见的。从这里往东有个小岛,先去那儿避一避吧。”
薛铮默默拿过她手中船桨,竹筏漂流本是顺水,加上人力驱使,很快乘浪离开了白慕山脉的范围。
月光如银,洒遍平静广阔的海面,波光烁动间,时不时有鱼儿跃出海面,溅起一串水花。
海天之间静谧无垠,薛铮机械地划动着船桨,迎着月光的面庞上满是迷惘之色,眸底阴霾重重。
许久,他才将目光转向面前抱膝而坐的少女。
她仍然穿着夜行衣,浑身湿透,连坐的地方都是一片水渍。
“为什么救我?”他盯着她,若有所思地问。
她看他一眼,把眼光调开,“我是有条件的。”
“什么条件?”
她没有回答,转而道:“再往前行一刻钟便到了那座小岛,先去岛上把衣服烤干吧。”
薛铮见她不说,便也不问,两人重又沉默下来。无涯深海中浪潮微微,无穷无尽,他只觉身若浮萍,天地广阔,却不知该去往何处。
不一会儿竹筏果然行至一座小岛边,两人下了竹筏,合力将竹筏拖上岸,藏在礁石后。
这座小岛果真很小,方圆不过数里左右,幸而岛上生有繁密树林,林间花草丛生,倒是个不错的藏身之所。
她来到一棵大树下,用剑挖出树下埋的一个大包袱。
薛铮见包袱内各种物品置备齐全,甚至还有两套衣服,不觉诧异道:“你竟准备得如此周全?”
她摸出一个油纸包,朝他递来,“吃点东西吧。”
薛铮摇头,“我不饿。”
她也不坚持,自己拿了一块干粮咬在口中,去找包袱中的火折。
她吞了两口干粮,才解释道:“我要上你们明月宗拿剑谱,自然事先要把退路考虑清楚,也要做足相应的准备,不过当时你们没追上来,这些东西就没用上,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薛铮默然点头,少女叹了一声,拿起水囊喝了两口清水,又道:“我打听到你被关在地牢里,就把船都准备好了想带你出来,谁知你执意不肯——幸好我还没走,就知道是这样的结果。”
薛铮脸色铁青,她看他一眼,扔给他一个水囊,到林间找了一块干燥的空地,生起火来。
她用树枝搭了个简易的架子,搭了一件衣袍在上面,回头见他跟了过来,便将火折递给他,“你去那边生火烤吧。”
薛铮明白过来,一言不发地接过火折,转过架子后,重新将干树枝拢作一团,点燃火。
火苗渐渐扩大,他刚将湿衣脱下,那边甩过来一个小包裹,他接住打开,里头是一张干燥的毯子。
“身上烤干了就睡吧,”她在那边说,“今晚这一番折腾,你我都累了,这里还算安全,想来一两日之内,你们明月宗的船只还不会搜到此地。”
薛铮将毯子铺在草地上,仰躺下来,然而胸中坠满沉甸甸的苦涩之感,完全没有睡意。
架上搭着的衣袍上映出纷乱的影子,那边的姑娘忙碌一阵,最后也安静下来。
篝火里的树枝不时发出哔哱之声,月轮高悬于天际,海风越过耳际,树叶沙沙作响,远处的海潮声一浪接着一浪。
寂静之中,她忽问,“薛铮,你睡着了么?”
他苦笑,“我哪里睡得着?”
那边的篝火一晃,她坐起来,像是在翻找着什么东西,隔了一会儿,绕过架子,丢了两个果子到他怀里。
薛铮忙坐起来,手忙脚乱地去捞衣服,将湿衣服拽在手中,又觉自己有些多此一举,面上一热,不由讪讪放开。
她穿着一身干燥的夜行衣,手中也拿着一枚果子,咬了两口,在他对面坐下。
“我……叫年行舟,来自碧云洲的青宴山。”
薛铮点点头,“萍水相逢,年姑娘却如此大费周折的救我,我感激不尽,你有什么需要我办到的事,我一定办到。”
她有点迟疑,片刻后才问:“我从你们藏经阁里拿出的那本剑谱,你想不想看?”
薛铮还未回答,那边已甩过来一卷书册。
“《羲和剑谱》?”薛铮接过,看了看封页上的几个字,他突遭变故,思绪纷乱,根本没有心思看什么剑谱,略翻了翻便将之递回给她。
年行舟接过那本剑谱,“你不感兴趣?”
他沉默着摇了摇头。
她亦沉默,片刻后擡头环顾了一下四周,“我们大概还要在这个岛上呆一阵,竹筏不够坚固,抵挡不了海上的风浪,我原本想的是,明月宗的人昨晚追了个空,迟早会在周围的海域展开搜索……”
薛铮点了点头。她的意思他明白,追兵分散而来,不可能再有昨晚那般大的规模,他和她可以很轻易地制服对方,并夺得能在海中航行,足以抵抗海中风浪的坚固海船。
但是夺得海船之后呢?离开这个小岛,又能去往何方?
她看出他目中重现的迷惘和痛苦,没有再继续说下去,将那本《羲和剑谱》放在他身边,起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