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考虑从了
“宣。”
长信侯跟着阿秀来到竹亭,躬身朝云长清姐弟两个行礼。
楼南一众人已被遣退,小皇帝抬手出言道:“爱卿不必多礼,此时进宫,有何要事?”
没回话,长信侯侧首看了阿秀一眼,面露迟疑。
看出长信侯的疑虑,云长清朝阿秀摆摆手,温声道:“阿秀,你先下去。”
待阿秀下去后,长信侯确认周围没有其他人,才拱手道:“禀皇上、长公主,浚国使臣谷梁大人临走之时,告知了臣一些关于怀亲王的事。”
“嗯?”
来时已经想好了语言,长信侯简单直白地说:“谷梁大人让臣转告皇上,要注意提防怀亲王。据谷梁大人言,在议和之前,怀亲王曾私下联络过浚国。他以救出浚国太子为承诺,向浚国提出了合作。”
在狩猎内,宋子宵便已告知怀亲王联络浚国一事,所以姐弟两个现在闻长信侯所言分外淡定。
见两人没露出惊讶,长信侯惊疑:“皇上和长公主早已知此事?”
李景明没瞒着:“前几天皇长姐便得到了怀亲王勾结浚国的消息,朕当时想将怀亲王关押审讯,只是还没付诸行动,就被皇长姐制止了。”
云长清跟着颔首:“还没彻底摸清此事,本宫不想打草惊蛇。”
她担心的是除了怀亲王,还有其他重臣参与其中,也担心怀亲王在不知情的暗处有一批巨大势力。
未知具体情况,就贸然行动,不是明智的行为。
长信侯十分赞同云长清的做法:“长公主所言极是。”
“那浚国使臣可有言明,怀亲王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他要与浚国合作什么?”顿了瞬,李景明出言问。
踌躇几秒,长信侯如实说:“谷梁大人说,怀亲王……想谋反。”
尽管早已经想到这个可能,但真听长信侯说出来,云长清和李景明还是惊了一下。
“若怀亲王和浚国真的合作,按照计划,便是怀亲王将朝堂扰乱,搅和的大堰民心不齐。等救出浚国太子后,再为浚国提供大堰的情报,等浚国举兵来袭时,怀亲王与其来个里应外合。”
“这计划,是怀亲王提出来的。”
“还有,怀亲王说只要浚国助他登基为帝,他允诺到时便自割三座城池,甘愿向浚国朝贡五年。”
“这血本下的够大,倒是真舍得。”云长清冷笑,顿了几秒又道,“怀亲王都开出这样的条件了,浚国君主为何不应了他的要求?”
长信侯:“谷梁大人说浚国君主不敢拿着太子赌,再加上浚国与大堰周旋的这几年,也已大伤元气,不愿再斗了。所以在派来的暗探被白羽大将军擒获后,便拒了怀亲王的合作提议。”
李景明忽想起之前,怀亲王曾去御书房找他,劝他议和时提出让浚国割让三座城池的要求。
口口声声称浚国太子在大堰手中,无论大堰提什么要求浚国都不敢不从。长姐出面制止时说这样有损两国和气,怀亲王还冷嘲热讽长姐做事畏手畏脚。
现在看来,怀亲王分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故意挑拨两国议和。
若他按照怀亲王所言行事,浚国怕才是真的要考量与怀亲王合作的事情。
“好一个怀亲王,朕把他当成皇叔敬着,他倒好!朕、一定要治他的罪!”小皇帝切齿。
云长清抬手压了下小皇帝的肩膀,道:“别急,该定得罪一样不会少,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小皇帝重重哼了一声,强压下心头的火气。
长信侯欣慰地看着云长清,笑道:“长公主越发稳重了,再过两年,就不需要老臣了。”
云长清和李景明之所以能走到现在,少不了长信侯的功劳。这几年,长信侯如臣如父,教导着、见证着他们的成长。
李景明微微笑起:“朕还记得初次见到侯爷的情景。”
一句话带起了三人的回忆。
初次见面,是在宫中宴会上。
李迎秋和李景明早早在御花园隐蔽一角等着。
碰面之时,长信侯并不识得两人身份,他是被宋子宵诓骗过去的。
李迎秋从怀里抽出一本书,递给他:“侯爷,这是我为你准备的礼物。”
长信侯蹙眉望着她,一身衣服虽干净,但着实破旧。片刻后他又看了看藏在她身后的小男孩,瘦瘦小小的,还有些黑。
长信侯没有去接书,而是转头看向宋子宵:“子宵,他们是你的朋友?”
“我是温妃的女儿,李迎秋,是父皇的大公主。”李迎秋大大方方的接了话,又把身后的小豆丁拉了出来,“他是景明,李景明,当今九皇子。”
低低一声轻笑,将人从回忆中拽了回来。
云长清好奇看向长信侯,问:“侯爷笑什么?”
长信侯抬眼看向云长清,笑意没遮掩,道:“没笑什么,就是感慨时间真快。这一转眼,长公主的婚约都定了下来,眼看着要出嫁了。”
云长清被他说一噎,随后无奈地揉了揉太阳穴:“怎么连侯爷也取笑本宫?本宫与白羽大将军的婚约,是景明不了解情况胡乱赐下的,做不得数。”
“做不得数?”长信侯似有些惊讶,他追问,“长公主的意思,是没把婚约当回事?”
云长清理所当然地点头:“自然做不得数,等日后找个机会,让景明把婚约取消了就是。”
李景明有些拿捏不准,这几天来长姐一直说对白羽大将军无意,看起来不像是开玩笑。
此刻又听到,不免开始思量,莫非真的是自己会错意了?长姐真不喜欢白羽大将军?
还没理出个头绪,就听长信侯道:“恐怕没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