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新任百户!
第11章新任百户! 镇口堡,离着平虏墩三十里地,也是镇虏卫后千户所的别称,下辖有长安堡,桃园堡等几个大堡,另外还辖有六七个屯堡,整个镇口堡有边军400多人,已经是一股可观的力量。
在徐世成马不停蹄,赶到镇口堡后,防守官余振龙大为惊喜,这可真是及时雨啊……
余振龙虽然是以正千户充任镇口堡的防守官,为镇口堡的一堡之首,可是暗中不知道有多少人窥视他这个位置呢……
要知道此时大明官场腐败,人浮于事,标准的千户所中,副千户应该是二人,可是他这个千户所呢,副千户足足塞了4个!当然,并不止他这里,放眼整个镇虏卫都是如此。
包括这一次后金入寇,他治下的军堡多有被鞑虏肆虐,损失不小,而他一无所获,难保会有人借此打小报告,不过现在嘛……
在仔细核对无误后,余振龙当即就召来堡内的文吏,连夜起草了一封报捷文书,当然核心内容就是上有守备大人的运筹帷幄,中有他这个防守官的沉着指挥,下有徐世成这个管队官的奋勇争先,然后是甲长杨山芦和其他几个墩军奋勇敢战,这才斩获大捷!
最后斩获奴贼首级十颗,奴马二十匹,还有刀枪旗帜若干,委实近年难得之大捷……
********
二日后,阳和城。
阳和城周长九里二分,城高三丈有七,洪武年间砖筑,万历3年重修,是阳和道东路数得着的雄城,更是整个大同镇的军事中心。
因为在阳和城内,北街有东路同知府,东街有巡按察院、西街有兵备道衙,南街更是宣大总督府驻节之地!总辖宣府、大同、山西三地军务!
以总督府无以伦比的地位,府邸更是气派非常,督府辕门左右竖立“节制三镇”、“边关锁钥”二座牌坊。
就连房屋的垂脊上,都是饰有琉璃瓦做成的“骑凤仙人”,后面还跟着一连串的跑兽——狻猊、狎鱼、獬豸、斗牛、光芒照耀下,闪闪发光,彰显出总督府高高在上的地位。
此时在总督府中心的议事厅里,手臂粗的牛油蜡烛正点的明晃晃的,正中案桌端坐一个中年人,此人身穿绯色孔雀补服,容貌清癯,虽然身形有些消瘦,可单是这样坐着,已经自有一股深重的威严。
此人正是刚刚上任的宣大总督杨嗣昌,以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的加衔,总督宣府,大同,山西三地军务,兼理粮饷。
只是杨嗣昌上任没几天,却是压力颇大,这次后金入寇,大明一路丧城失地,崇祯皇帝震怒之下,诸多官场重臣纷纷下马,原宣大总督张宗衡,宣府巡抚焦源清,大同巡抚胡沾恩等等重臣,均以治疆罔效、御虏无功被罢斥听候。
就连号称明末第一良将的曹文诏,此时正驻守大同,挑战鞑虏失利之后,也被定以失地之罪,,如果不是山西巡抚吴甡力保,差点都要充军边卫了。
所以面对这些前车之鉴,杨嗣昌压力很大,盼着上任后能尽快做出一些成绩来。
只是此刻的他,看着案桌上的一份六百里加急报捷文书,表情却很是古怪:“长安堡……辖下甲长杨山芦,奋勇敢战,手刃强敌……”如果不是知道杨山芦确实被他安排在那里,名字也没错的话,杨嗣昌绝对认为这是搞错了。
虽然他从内心来说,多么希望这份捷报是真的……可是以他对杨山芦的了解,性子如此懦弱……最后只能无声的叹了一口气。
这时一旁侍立着一个他的心腹幕僚,此人名叫胡元谋,举人出身,因为善于领会上意,很受杨嗣昌的看中。
此时胡元谋也看到了这份报捷文书,如果是在平时,这牵扯到杨嗣昌的家务事,他是不会多嘴的,不过因为这事还牵涉到公务,所以他不得不问道:“督臣大人,你看这份报捷文书……”
“通知宣大巡按梁云构,让他走一趟吧。”杨嗣昌轻叹一声道。
按照大明的制度,这样的军功捷报,都需要派出巡按御史核实真实性,以防杀良冒功。
“是——”胡元谋应了一声,然后他揣摩了一下杨嗣昌的意思,就是小心的道:“如果真是三公子立下了大捷(杨嗣昌一共有四个儿子,杨山芦排行老三),要不要卑职去兵部照会一下——”
毕竟此时大明官场腐败,哪怕是斩获鞑虏这样的军功,如果没有强力人士关照,照样敢给你各种克扣,玩些花样出来。
有这个必要吗?杨嗣昌就是自嘲的一笑……只是,他又看了一眼捷报里杨山芦那三个字,仿佛多了些信心,最后就道:“一切照常。”
胡元谋就明白了,所谓的照常,那就是不必为三公子谋取什么方便,也就是额外加重封赏,但是如果真有此事,也绝不容许有克扣军功的情况出现。
明白了杨嗣昌的意思后,胡元谋当即领命而去,而到了次日,接到指派的宣大巡按梁云构,已经火速动身,前往镇虏卫而来……
******
时间已经到了八月末,距离报捷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巡按御史也下来核查过了,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当然,封赏虽然还没下来,却等来了其他军堡点燃的空响炮火……在大同境内肆虐许久的鞑虏,已经全军出境。
这使得小伙伴们都是松了一口气。要是鞑靼前来携仇报复的话,他们必须进行转移了。
而对于熟知历史进程的杨山芦来说,更是清楚地知道……随着鞑靼出关,意味着崇祯7年的这场入寇之战,正式结束了。
只是既然搏命的时候过去了,不是该享受红利了吗?而且这一个月以来,他手下的这些墩军吃的好喝的好,精神面貌已经大不相同,照他们所说的那样……只缺一顶官帽子了。
因为这是很明显的,按照大明的军制,普通军士擒斩后金兵首级一名(颗),就能实授一级,并赏银赏布,最多可以升到三级。所以按照程武等人的斩获,只要上面秉公办事,实授一级那是稳稳的,也就代表着他们从一个最底层的墩军,一跃而成一个小旗了。
至于杨山芦本人,那就更不用说了,他原本就是小旗,这次又是位居首功,等到封赏下来……
只是,都快等成望夫石了,封赏什么时候下来呢?
而正在这时,没事就在墩台上远眺长安堡方向的海日古,忽然惊喜地叫道:“杨头,有人来了!看着像是长安堡的人!”
“我看看!我看看!”听见这个好消息之后,哧溜一下子程武等人都从墩台里跑了出来,一个个伸长脖子打量。
而等到看过之后,人人脸上已经露出了喜色……应该就是了,这些人中,其中就有长安堡的管队官徐世成,而为首一人是个胖子,还是个生面孔,不过看徐世成落后他半个马身的模样,显然以他为首。
很快的这一行人马来到了平虏墩下,不过平虏墩实在是太小了,而且进出还要通过索梯爬上爬下,很是麻烦,为首的胖子下马之后,看看自己肥硕的身体,就在近前站定了。
而紧跟在他身后的徐世成见了,就已经领会,冲着墩台上的杨山芦等人高声道:“杨老弟,把出战的好汉们都叫下来吧,封赏下来了!”
“是吗——”杨山芦心中喜悦,就把程武等人全部叫了出来,其实也不用叫,一个个跑得比兔子还快,排着队的就已经下了墩台。
等到众人都下来之后,徐世成就笑着对那个胖子说道:“呵呵,老兄你请——”然后他又对杨山芦介绍道:“这位是防守官大人身边的心腹,家丁统领陈安陈大人,这次就是由他来颁发封赏的!”
“是吗——”
杨山芦听了就是心中一喜,不错啊……这次连徐世成这个管队官都只是陪同,而要另外委派防守官的心腹前来,看来这次的封赏,可能还会有惊喜哦……
要说这位陈安大人,还是颇有几分架子的,连平虏墩都不愿意进去,只是等他看到了穿着小旗官衣的杨山芦,胖乎乎的脸上却是露出了笑容,很是亲热的道:“这位就是杨山芦杨甲长吧!”
“没错,正是卑职——”杨山芦就连忙行了一个礼道。
“很好很好——”陈安上下打量了杨山芦一阵后,就是笑着道:“果然是少年英雄!至于那句位卑未敢忘忧国,至今令我们印象深刻啊!不过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叫你一声百户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