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上)
第479章(上) 杨山芦的府邸就在新长安的中心位置,离着已经建设好的紫禁城也只有三四里路的样子,属于特权阶层中的特权阶层。
包括他的府邸也早已全部建好,就等着正式开国之后,就可以挂上牌子了(毕竟以后是挂亲王的牌子,还是什么其他的牌子,例如摄政王,乃至是太子府什么的,都要等到之后才能知道)。
(其实认真说起来,他和小公主朱媺娖,算是一桩政治婚姻,不过所幸的是,两人对此都很满意)
“拜见夫君大人——”看见杨山芦在外征战这么多年,终于回归,四大美女都是非常欢喜的,甚至她们的眼睛都有些湿润了……当然现在的府邸规格又和之前有些不一样了,所以四大爱妻还是非常遵循礼制的,见面之后都没有先叙亲情,而是先行大礼参拜的!
而杨山芦呢,也就是一一感慨的看了过去,特别是其中和他只有夫妻之名,没有夫妻之实的小公主殿下。
一年多未见,小公主出落得更加漂亮了,并且屈指算来,今天她也已经有17岁了……花开堪折直须折,差不多是到了可以欢爱的年纪了,毕竟杨山芦知道,再这样彬彬守礼下去,估计他的老丈人都要找他谈话了!
当然,看见诸位娇妻如此守礼,这却不是杨山芦想要的,外面的礼法他一时还扭转不过来,家里的还不行吗?
于是杨山芦就是哈哈一笑道:“诸位贤妻辛苦了!”
“既然是在家里,那就无需多礼!让本将军好好看看你们!”说着他就是一手拉过了小丫头小玉儿,一手拉过了草原公主乌云娜,把她们都搂进了怀里。
然后排在最后的小公主殿下实在拉不进来了,不过她也是非常机灵的,看见就是干脆抱住了杨山芦的后背,像个树袋熊似的紧紧贴在他的身上,来享受这份幸福。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句,小公主虽然身份尊贵,却没有什么公主的架子,按理说像现在这样杨山芦见到她之后,要先向她行礼呢,不过现在嘛……)
然后就这样,杨山芦一连好好休息了三天,之后又是会见了留守的诸位大将,了解了一番岛上的形势之后(因为在下船的时候就已经粗略了解过了,知道一切太平,这才可以一口气休息三天啊),之后杨山芦这才开始正式投入工作……
当然在这之前,杨山芦还比较关心,那就是到底是哪两个人要来见他的?并且还是需要通过老爹的口,慎重其事的说出来的。
然后等到见面之后,杨山芦还真是小小的吃了一惊的……因为要来见他的,居然是这个时代的文人两面旗帜——刘宗周和黄道周。
要知道这两位可不得了,都是一代大儒!文坛领袖!并且自从杨山芦在大明开办的书院越来越多之后,这两位也都是忙得脚不沾地的,可是现在,怎么会有时间漂泊万里,来到此地新长安的呢?
倒是这两位文坛领袖,等到见到杨山芦之后,那都是不胜感慨的……千言万语都化成了对他的无限欣赏!
刘宗周是满清取得天下后拒绝出仕,绝食而死!黄道周更是以文人之身,毅然起兵抗清,最后被俘不屈而死!两位儒学泰斗,都是死的轰轰烈烈,浩气长存!比起某些同为文人的水太凉之辈,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可是现在呢?是不是他们多年的夙愿得以实现?终于迎来了天下太平,民族中兴呢?
“两位老先生快快请进!”于是再接下来,杨山芦立即把他们让进府里,居于上座。
“这注定是一件流芳天下的美事!”杨山芦就是如此感慨道。
于是再接下来自然不用多说,两位老先生虽然年纪比杨山芦大了几轮,却可以算是他的忘年交!就好像刘宗周,在书院的时候他就和杨山芦合作多年,此外他还是杨山芦的泰山老岳丈!(刘红鲤是他的孙女)
至于黄道周嘛,情况也差不多,虽然他之前是东林党领袖,出于治国方略的不同,事事和杨山芦父子为难!(其中冲突最激烈的时候,杨嗣昌都是被他骂成‘豭狗人枭’的)
不过在随后见识到杨山芦各种利国利民的好处之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黄道周就是欣然转变了看法,至于现在,那更是举双手赞成杨山芦的主张了,所以现在的两人,可以说都是杨山芦的坚定拥护者啊……
所以再接下来,那自然是话不投机半句多,酒逢知己千杯少了,杨山芦当即摆了一桌酒席,来款待这两位大儒。
然后在酒桌上,又聊到这次远征西方的各种奇闻趣事,海外见闻,包括拿上餐桌品尝的欧洲著名特产,什么意大利帕尔玛火腿,德国啤酒之类的好东西之后,两位儒学大师还是非常的感慨啊……而这是不是就叫做活到老,学到老呢?
然后再接下来,随着开国大典的日期临近,杨山芦也开始越来越忙了,并且随着他对于目前形势的深入了解之后,也是感觉可以满意的。
如果说之前的新长安,还是一个空壳子的话,经过这一年半来的建设,移民,整个新长安,乃至是金蛋岛,已经完全具备了成立一个国家的基础。
先说人口,经过一年半的运作,已经从大明移民超过一千万人,再加上原有的岛上土著二三百万人口,现在整个金蛋岛拥有人口千万以上,完全有了国民的基础。
再如经过一年半的开拓,现在整个金蛋岛七十四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七成以上已经取得开拓,有了人迹,至于靠近首都新长安的,更是九成以上获得开拓,莽荒不再,城市林立,所以有了土地的基础。
然后再以金蛋岛得天独厚的条件,水稻可以一年三熟,所以如今岛上的存粮都足够全岛人民吃上二三年的,甚至都可以反哺大明了,所以又有了物质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