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受责罚 - 团宠太子四岁半 - 纪凌云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4章 受责罚

陆蘅牵着萧荣的手入内――

萧荣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一样,陆陆陆蘅……牵着她……她的手!

小时候的陆蘅,这么平易近人的吗?萧荣疑惑。

上书房内,太子太傅应h侯了太子殿下许久,陆蘅牵着萧荣入内时,应太傅正负着双手,手中握着戒尺,他听见动静,迟迟没有回头。

萧荣从陆蘅手中缩回自己的手,紧张得吞咽一口口水,不知道是因为陆蘅在身侧还是让应太傅久等的原因,总之,万万不是因为应太傅手中拿着一尺长的戒尺之故。身为太子殿下的萧荣头皮发麻,若是在陆蘅跟前丢脸,那才是真正的丢脸,落了太子面子!

“学生拜见应太傅。太傅,学生这厢有礼了。”萧荣谦逊的说,因着年岁尚小,说出口的话奶声奶气的,软糯可人。

陆蘅和应芝`站在一旁。

应太傅闻言,转过身。

但见他高冠博带,头发花白,头戴紫纶巾,精神矍铄,双目炯炯有神,身穿大袖宽衫,看似和蔼儒雅,实则刻板严肃,萧荣知道她的这位老师,老太傅的性子倔强,愚忠。这也是上辈子萧荣愿意相信太傅所说张贵妃设局请君入瓮之故,连夜出逃健康。

事实证明,她没信错人!

“老臣见过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应太傅规规矩矩的给她行了礼,萧荣受之有愧,斜过身子避让,又回了礼。

行过礼,应太傅该询问正事,他板着脸,目光威严,萧荣避开他的视线,心有戚戚然的低头,她心中暗道:完了。

“殿下为何迟迟不入内?”应太傅问。

萧荣硬着头皮讷讷的说:“学……学生……误了读书的时辰,愿受责罚。”

谁敢责罚太子殿下呢?

偏偏应太傅敢!

应太傅是谁?――帝王钦点太子之师。出身山阴应家,乃是曹魏时平原侯后人,当朝大儒,曾经官拜尚书令,后帝王怜惜其已至暮年,亲口钦点他为太子师。

可以说,他要是想揍萧荣,那是光明正大!

萧荣已经做好了挨打的准备,上辈子在上书房读书时,没少被应太傅追着打,这辈子看在这老头年岁不小还忠心耿耿的的份上,挨打她最多不跑就是了!

“该罚。”

应太傅的话一落地,萧荣额上的热汗都流下来了。

“殿下说说如何罚?”

“太傅说如何罚便如何罚。”萧荣踢皮球回去。

“打手心,十次,殿下以为如何?”

“本宫不胜荣幸。”萧荣闭着眼睛,颤颤巍巍的说着,伸出了白白嫩嫩的小手,这小手白又嫩,还肉嘟嘟的,可爱极了,但是这可爱的小肉手若是被戒尺打上十次,那必定不可爱了,不可爱是其一,其二有可能血肉模糊!

应太傅满意的颔首,正要朝着萧荣走去,忽然,陆蘅站出,他说:“太傅,学生有话要说。”

应太傅停住脚步,看向他。

“方才乃是学生耽误了殿下入内读书的时辰,若要罚,先罚我便是了。”

应芝`在一旁听着,心中吃惊,面上不显露半分,他同样开口说:“太傅,若要责罚殿下,也一并责罚芝`,如此,方才公平。”

萧荣颤颤悠悠的睁开一条眼缝,偷偷睨了陆蘅一眼,心中讶异陆蘅会帮她说话。

应太傅不是那等轻易改变决定之人,他既然说要责罚,便将此事贯穿到底。

“芝`言之有理。”应太傅说:“一人打手心,三次,不知殿下觉得公平否?”

萧荣硬着头皮说:“公,公平。”

她敢说不吗?!!

“啪――”

“啪啪――”应太傅下手快狠准,饶是萧荣早就有准备,也疼得泪花闪烁,白嫩的小手瞬间红透,微微肿起,手心火辣辣的一片,疼得钻心。

她小口小口的抽着气,缓缓的收回手,也不敢弄出大动静。

应太傅如法炮制,又责罚了应芝`和陆蘅,应芝`这是第一次被祖父体罚,他的脸色微微发白,面有难色,倒是陆蘅,淡定稳重,挨打了也不吭一声,萧荣偷偷睨他,思考他是不是被疼傻了,什么反应都没有。

应太傅轻咳一声,高声道:“玉不琢不成器,今日某训诫汝等,汝等可知错?”

“知错。”三人异口同声。

“嗯,殿下、芝`、蘅儿,入座读书罢。”应太傅问道:“圣人曾言:不学《诗》,无以言。殿下往日熟读了《诗经》,今时可还能诵咏。”

“可。”萧荣说:“劳烦太傅抽查。”

应太傅随口点了几个篇目,萧荣站起,声音软糯,口齿清晰,缓缓背诵。

应太傅抚花白须,满意的点头,道:“不知近期殿下还读了一些什么书籍?”

“粗略阅读《四书》,《中庸》以德道事,学生囫囵吞枣,只读懂了个大概,满腹疑问,还望太傅为本宫解答。”

应太傅颔首,按照惯例,又询问了陆蘅。

陆蘅说:“学生熟读《四书》,近日在看一些经书。《易经》道阴阳八卦,晦涩难懂;《礼记》《春秋》章法谨严,映带生姿,但是,乃是孤经,学生一知半解,还望太傅多多点拨。”

应太傅跳过了应芝`,应芝`是他的嫡孙,他素日读什么书,他都了然于胸。

“如此,今日某先以《中庸》为例,细细为汝等梳理,解惑。”

《中庸》是儒家经典论著,据说是孔圣人子孙子思而作,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文中提出了“慎独自修”“自诚尽性”之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