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篇第二章演讲及社交语言使用技巧 - 实用演讲词大全 - 问道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技巧篇第二章演讲及社交语言使用技巧

第一节语言要真诚美国心理学家诺尔曼·安德林在1968年曾设计过一张表格,他列出555个描写人的形容词,让人们指出其中哪些人品最为人喜爱。结果表明,被人喜欢选项中,位居前几位的竟有6个是与“真诚”有关的,而在评价最低的人品中,虚伪居首位。这说明了真诚的人能让人产生一种安全感,从而受人欢迎;虚伪的人为人讨厌,难结良友。

一、先为对方着想吧

与对方沟通交流时,最重要的就是能够以真情感动对方。说话的时候先为对方着想,无疑是很好的办法。

因为一般情况下,自己对某一件事所认为的“对”或“好”并不能代表别人的看法。在沟通时最好先得知对方的看法。看别人怎么理解情势,你就能以对方了解的方式讲话和行事。若你径自表现出“好”或“对”,而不去弄清楚对方是否有相同的看法,你可能会惊讶于对方的反应。

所以在谈话之前你所要做的就是尽你所能查出别人的背景、观点和热诚,你因而可以知道:

什么使他们兴奋,什么使他们睡眠。

什么惊吓他们。

他们上班时是什么人,他们下班时是什么人。

他们生活中真正要什么——他们认为怎么能获得。

你可以通过别人的判断知道很多他们的事,研究他们从前的决定。

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避免你犯难堪的错误,还让你设计自己的表达方式,因而你的意见可以跟他的需要和要求结合,这样就会使你们的沟通更加融洽。

但平时我们最常听见人们对工作环境的三项抱怨却是:

他们认为别人不听他们的话。

他们觉得受不到尊重。

他们认为别人想办法要控制或操纵他们。

在与别人谈话的过程中,如果你先提自己的需要,这三种情况最可能发生。你先提别人的需要,它们就最不可能发生。

大部分人对自己的兴趣大过对别人的兴趣,对自己的需要,热衷程度远强于对别的需要。但是如果你先提对方最有兴趣的、他们需要的事情,就能掌握他们的注意力,建立联系,且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敬。

当你提对方所需,为对方着想时,你会发现许多可喜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对你也是有利的。

当你先提对方的需要时,对方会有以下表现:

1.较快开始聆听。

2.比较注意。

3.听得较久。

4.对你说的记得较多。

5.比较尊重你。

6.认为你是比较聪明的人,甚至较好的人,因此你得到较大的活动空间和自由。

7.等你在说你自己的需要时,会听得较专心。

相比较而言,这对先提对方需要的小投资,是相当好的回报。

另一方面,若你先提自己的需要,人们常不愿聆听、保护自己或使冲突升级。他们可能以愤怒的眼神和僵硬的表情回答你,怀疑你有任何意愿考虑他们的需要,你的话一句也不听。这种恐惧和不信任,很容易就爆发公开的敌对。

此外,人通常在冲突开始时会焦虑。任何能缓和他们恐惧的方法,都会使情形变得较轻松和对每个人较有利。在这种时候,如果你先为对方着想,提出他人的需要就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途径。在一些重大事情中,先提对方的需要,也会使你们成为合作伙伴。你们合作,联合对抗问题,而不是互相对抗。

所以,在与对方交往沟通时,如果想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你就必须先为对方着想,满足对方所需。

二、说话的魅力在于真诚

真诚的语言是最能打动人的,巧妙地运用充满真情诚意的话语,可以促使说者与听者产生情感共鸣,可以使双方的关系变得融洽,从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沟通氛围,赢得广泛的人际关系,为成功创造有利的条件。

1915年,小洛克菲勒还是科罗拉多州一个不起眼的人物。当时,发生了美国工业史上最激烈的罢工,并且持续达两年之久。愤怒的矿工要求科罗拉多燃料钢铁公司提高薪水,小洛克菲勒正负责管理这家公司。由于群情激奋,公司的财产遭受破坏,军队前来镇压,因而造成流血,不少罢工工人被射杀。

那种情况,可说是民怨沸腾。小洛克菲勒后来却赢得了罢工者的信服,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后来,小洛克菲勒花了好几个星期结交朋友,并向罢工者代表发表了一次充满真情的演说。那次的演说可谓不朽,它不但平息了众怒,还为他自己赢得了不少赞誉。演说的内容是这样的:

这是我一生当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有幸能和这家大公司的员工代表见面,还有公司行政人员和管理人员。我可以告诉你们,我很高兴站在这里,有生之年都不会忘记这次聚会。假如这次聚会提早两个星期举行,那么对你们来说,我只是个陌生人,我也只认得少数几张面孔。由于上个星期以来,我有机会拜访整个附近南区矿场的营地,私下和大部分代表交谈过,我拜访过你们的家庭,与你们的家人见过面,因而现在我不算是陌生人,可以说是朋友了。基于这份互助的友谊,我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讨论我们的共同利益。由于这个会议是由资方和劳工代表所组成,承蒙你们的好意,我得以坐在这里。虽然我并非股东或劳工,但我深觉与你们关系密切。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代表了资方和劳工。

这样一番充满真诚的话语,可能是化敌为友最佳的途径。假如小洛克菲勒采用的是另一种方法,与矿工们争得面红耳赤,用不堪入耳的话骂他们,或用话暗示错在他们,用各种理由证明矿工的不是,那结果只能是招惹更多怨恨和暴行。

此外,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祝贺”这种交往形式,一般是指对社会生活中有喜庆意义的人或事表示良好的祝愿和热烈的庆贺。通过祝贺表示你对对方的理解、支持、关心、鼓励和祝愿,以抒发情怀,增进感情。

祝贺的语言要真诚、富有感情色彩,语气、表情、姿态等都要有情感性。这样才会有较强的鼓动性与感染力,才能达到抒发感情、增进友谊的目的。

道歉也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交流活动。为人处世,犯错误总是难免的,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犯错误后的态度人们却非常重视。所以犯错误时,我们首先要坦率承认、真诚道歉。

你道歉的时候态度真诚,别人就会很轻易地原谅你。相反,有的人在犯错时态度极差,道歉时让人看不到一丝真诚,有的甚至根本就不道歉,只是一味地为自己辩解不休。结果是彼此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

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最难风雨故人来。”都道出了朋友间所凝聚的真情厚谊,反映了他们肝胆相照,充满真诚的交往过程。可以说,充满真诚,以诚暖人是交友说话打动人心的重要因素,是赢得知心朋友的重要所在。

三、关怀的理念

对人关心和体贴,自然会让人感到温暖。多说这一类的话,会赢得真心的感动和感激。体贴,代表了对别人的爱护、关切和照顾。有首歌唱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对别人体贴就是对别人献出了爱,别人受爱的感化,也会以爱相回报。体贴的话会换来友爱,换来真诚,而“友爱”和“真诚”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有些人不是慨叹这世上“友爱”和“真诚”太少了吗?其实,只要问问他:“你又给过别人多少体贴呢?”恐怕回答起来就很尴尬了。

此外,你平时对别人表现出的关怀,还会成为你求别人办事的一种途径。想想你平时对别人那么好,谁还能拒绝为你办些事情呢?

与别人交往时为了表达出自己的关怀之情呢,在说话的时候,你可以参考下面的几种方法:

(一)示之以鼓励

给遇到磨难或陷于某种困境的人指出希望,让他振作精神,乐观地从困境中走出来,对方会对你的善意表示感激。

(二)示之以关心

不拘位卑位尊,贫贱富贵,人人都珍视感情。在必要的时候向别人表示关爱的感情,别人也会把同样的善意之球抛掷给你。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