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茶道传承(一) - 岁月流歌 - 淮上文歌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岁月流歌 >

第六十四章茶道传承(一)

金秋九月的红石湾,简直美成一幅画了。

成群的鸿雁,在蓝天下缓缓飞过。

连绵起伏的山峦,早早披上了五彩的秋色。

褐红色的峡谷深处,不时传来山泉叮咚的声音。

不通公路电力,没有被商业气息污染的山野村落,还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各家的场院里,这个季节也挂满晾满了各种晒秋的作物。

红色的辣椒、黄色的苞米、白色的地瓜干,还有绿豆、黄豆、黑色的芝麻。

那时山野的秋天,如今想来已成迷蒙的童话了,就像古诗中描绘的那样。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这般岁月静好的生活之美,早已随着喧闹的大时代,消失在滚滚的人潮和车流中了。

王世川来到茶厂的时候,老孙师傅正一个人静静的坐在晒台上,抽着旱烟发着呆。

“世川,你回来啦。”

看见王世川进了场院,老茶师才缓缓的站起身来,和他打了声招呼。

后背佝偻的更厉害了,精气神也大不如前,接过王世川递给的条烟,老人家又重重坐回了原来的地方,好像挪步的力气都没有了。

“回来了师傅,你不是哪儿不舒坦吧?气色不太好啊,明天带你到县医院检查检查。”

王世川感觉鼻子一酸,也在孙师傅的旁边坐了了下来。

“我好着呢,呵呵。人老了,不中用啦。”

孙师傅抖抖索索的放下旱烟袋,撕开了条烟的包装,取出一盒递给了王世川。

“师傅你才过七十,还早着呢!”

一老一少有一句没一句的寒暄着,很快又陷入了可怕的沉默之中。

这种情况以前从来都没有发生过,这对爷们每次碰到一块,关于制茶、卖茶,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

但是最近几趟过来,王世川能明显感觉到孙师傅没有以前的那种斗志和精气神了。

从最初的闪烁其词,到如今的没有话说。

王世川的第一个感觉,是这位老茶师不想在茶厂做了。

可自己从来没亏待过他啊?王世川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哎!小车老师念书去了,徒弟们也都走啦,你又在一天到晚的赚大钱。这个茶行我如今有点有心无力啦。”

孙师傅长叹了一声,自言自语道,又像是说给王世川听的。

王世川也终于明白,老茶师精神萎靡的真正原因了。

车文读大学去了,所有的小徒弟或者出师另立门户,或者出门打工,如今的茶厂里只剩一个古稀老头在勉强支撑。

王世川感到一阵内疚,“孙师傅,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明天开始外边的生意全部收摊!我也搬到茶厂来住,以后每天我们爷俩就一口锅里搅筷子啦!”

“世川,你真愿意回来?外边的大钱也不赚啦?”

孙师傅听了王世川的承诺,整个人都瞬间精神了许多,腰也没有先前那么驼了

“不赚了!先前之所以做甩手大老板,是因为茶厂有师傅你撑着,我在这边只会添乱。如今既然厂里缺人手,哪还有啥可说的,压倒一切,全力以赴!”

王世川激动的站起身来,端起孙师傅的茶壶咕咚咕咚喝了几口,也这才想起,从红石湾上岸到现在,茶饭还没有下肚呢,就直奔茶厂来了。

其实自从车文老师离开红石湾之后,他已经隐隐感到了茶厂所面临的危机。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世川不瞒你说,制茶这行当你还是个门外汉啊。很多流程看着容易,没有三年五载的基本功,还真做不出来。你要想继续吃这大茶饭,真是要跟在我的后面好好学学。万一哪天我这把老骨头两腿一蹬见阎王爷了,再找不到像样的老师傅,你这个茶行可就悬了。”

老茶师炒了半辈子青茶,也把这门手艺当成了自个的生命。

如今有了愿意传承的接班人,与衰老有关的毛病一下子好像都风吹云散了。

“师傅,那我就做你的关门弟子吧!明天我来办个拜师宴,请您老人家上座,我给你磕头!”

王世川仔细想想,开茶厂也有一两年了,经他亲手卖出去的瓜片绿茶已有几万斤,但对于如何炒制出一流的好茶,他还真是一窍不通。

孙师傅的善意点拨,令他醍醐灌顶,也惊出了一身冷汗。

“过去拜师傅的那一套早就不时兴了,呵呵。你今天就在这儿给我磕个头吧,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成了。”

孙师傅庄重的整了整衣衫,指着脚下的地面,向着王世川慈祥的笑道。

“好嘞,师傅在上,弟子王世川给你磕头了!”

“咣咣咣”三个响头落地,他和孙师傅之间今生的师徒关系,从此算是正式结下了。

“世川,学手艺是慢活,目前还有一件很要紧的事情,需要你来做决定。”

刚刚行了师徒之礼,老茶师就开始对爱徒指点迷津。

“还有啥事?”王世川一脸迷茫,燃着的卷烟停在了指间。

“今春的茶草已经很难收了,我估计明年会更艰难。一个红石湾大队,今年就新增了两家茶行,都是我的徒弟们开的。库区周边所有公社、大队的茶厂加起来,估计不下三十余家。明年的清明前后各家茶厂抢收茶草,打破头的日子还在后头。世川啊,我们该动手准备自家的茶园了。”

孙师傅捏着卷烟,满怀激情的指点着远山,向王世川揭开了目前库区一带茶草资源僧多粥少的窘境。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