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避难
许晏一愣,永久留在自己的记忆里?刻在自己的身上,成为自己再也无法抹去的伤疤?
可就是有些回忆,无法将它永久保存。
“是啊,永久保存下来,让现在的自己看看,过去的自己曾犯下的错误,让自己以后不要再犯。”许晏摸摸孩子的头,孩子开始犯迷糊,已经听不懂这些话了。他懵懵懂懂地走着,忽然眼前一亮,挥手大喊道:“小丽!”
不远处,一位少女回过头,蹦蹦跳跳也朝他挥手:“阿钧,早啊!”
两个孩子自然而然地走在了一起,许晏跟在他们身后,有些破旧的书包,洗得泛白的衣服,却依旧抑制不住孩子们纯真的笑颜。
也许又被谢珩说对了,转移注意力没什么不好。
除了工作之外,总有事情会让自己充满希翼。
山区的条件很差,连学校的墙都有些漏风,许晏问起他们大冬天要怎么办时候,孩子统一回答都是下课去操场跑跑就不会冷了。
所谓操场也就是人为画几条白线的跑道,许晏站在操场的正中央,架起相机拍了一圈,操场在高地上,连远方的农田都看得一清二楚。
他老老实实地拍摄,透过取景框,农田下的人似乎在激烈讨论什么,许晏还没看出个所以然,操场上不远处就有人招呼道:“喂!那边的,过来帮个忙。”
许晏抬头指了指自己,那人很不耐烦道:“就是你,在那边干嘛,快点帮忙去修堤坝!”
修堤坝?
直到许晏走进了那人才看见许晏手里拿着相机,顿悟过来,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原来你们是谢老师团队的,看错了,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许晏疑惑道:“堤坝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嗨,昨晚没人检查堤坝,那堤坝是我们自己搭的,这不雨一下有些地方就被雨水弄潮冲垮了,现在村长才叫人火烧屁股的去补救,毕竟上面有大人物在,还有你们在这里搞什么拍摄,这几天都不能出意外。”
所谓大人物应该就是陆一舟说的那位老板,许晏敏感地捕捉到了关键词:“意外,会出什么意外?”
男人自知失言,迟疑了一下,还是说了:“我们前几年山区里因为大雨引发了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冲垮了房子,不仅公路被泥土堵住救援车辆进不来,连信号基地也被冲垮,和外界失去联系。过了几天官兵和医护人员才来,医院那些撑不住的已经先走了……”
天灾人祸,往往发生在最容易被疏忽的地方。
许晏正了正神色:“现在应该是山区的雨季吧,堤坝修复的怎么样了?”
“挺好的。”男人支支吾吾,摆摆手就要赶许晏走:“您就别瞎操心了,快去拍摄吧。”
许晏还是有些不放心,打了电话给谢珩让他注意点,谢珩说他过会儿和邱如松去看看,让许晏不要过于担心。
可是天灾人祸,谁又能说得清呢。
即使堤坝修好了,就能保证泥石流不冲垮它吗?
许晏自知有些急躁了,可他还是隐隐有些不放心,不仅仅是工作室的人,似乎还有一些他无法轻易宣之于口的担忧。
那个人呢,他现在在哪,他知道这件事吗?
“哥哥,你在这里干什么?”身边传来孩童稚嫩的声音,许晏低头一看,是早上那个小男孩。
他恍惚似地抬眸看了一眼,才发现操场上已经有很多孩子了,看来是下课了。
“我拍拍你们学校……”
“我们学校有什么好拍的呀。”孩子扁扁嘴:“刚刚也有哥哥姐姐过来拍我们,大家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许晏揉了揉孩子的脑袋,蹲下身询问道:“你们村以前有过泥石流吗?”
孩子思考的比划了一下:“有啊,那时候我才这么小,爸爸说他的腿伤就是那时候留下来的。”
有过泥石流,却因为过了这么久没再发生而松懈了警惕……
天色渐渐向昏暗倾斜,许晏一抬头,明明方才还是清晨,充满阳光。现在天上却阴郁的积攒了乌云,天雷在云边一滚,似乎又要下雨了。
农田下呼喊的人更多了,三三两两往堤坝方向跑去,老师们叫学生进教室,几个跟着许晏一起来的摄影师跑到操场,气喘吁吁地说道:“我刚刚听他们说堤坝又溃坝了,山体泥土有点滑动,正在想补救措施。”
“那泥石流冲下来会冲垮村子吗?”许晏问道。
“前几年山上种了些小树苗,应该不会有那么大的冲击力。”
“村里人都去补修了,应该不会有前几年那么严重。”
“他们心可真大啊,明明最近就是雨季。”
众人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许晏心不在焉放孩子回教室去,起身道:“快下雨了,我们把器材清点一下去教学楼避雨吧,谢哥刚给我发消息说他们等会儿就到。”
“不回宾馆吗?”有人询问道。
“宾馆在山脚低势,又离堤坝很近,村长意思是让我们在教学楼呆着,免得出现意外。”
话刚说完,天边窜过一道闪电,随之而来的是一声雷电轰鸣,豆大的雨滴已经开始倾落了。
“快!”许晏喊道:“器材拿布包着,不要进水了。”
众人纷纷开始行动,提着不知道谁的东西就往教学楼跑去。教学楼乌泱泱的一片一片人,看样子都是听广播跑到学校来避难的。
过了好一会儿,谢珩他们才冒着雨赶来。可天空就好像和他们作对似的,雨仅仅是下了一阵便又停了,村里人还有田里活要干,咒骂了几句就各自散去田里帮忙了。
“这天还这么黑,还是别那么着急回去。”谢珩脱下外套抖了抖身上水珠,擦了擦发间的湿发,落难打工人又恢复成了翩翩公子:“我刚刚去堤坝看过了,问了一下大学学工程专业的同学,说那堤坝很粗糙,小的倒是能挡一挡,大的可以直接逃难去了。”
“几年前的教训还是记不住吗?”许晏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
谢珩看了他一眼:“人一旦过了几年安定的生活,哪里还会记得以前的苦。你们路哥让我们这次先回去,他会和电视台那边说,你们看法呢?”
这里除了谢珩就是邱如松最大,大家纷纷看向他,他抱胸沉思了一会儿:“我觉得现在回去也很危险,我们暂时在教学楼待着,等天气好一点再出发。”
大家纷纷同意,谢珩也点点头:“我们设备这么多,行动起来很不方便,车子也在宾馆里,村长说以防万一他已经打电话给最近的林业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