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作者有话要说:在分割线后已添加新内容。
----------------
实在对不住,这么长时间没更,因为我治湿疹去了,现在也没好利索,但起码不那么影响心情和状态了。湿疹谁得谁知道,犯病最厉害的时候那痒的,真是恨不得把自己的皮都扒了。
----------------
本来在作话里放了三千字,想当做免费福利送给大家,万万没想到直接被审核员贴了个红锁……明明以前在作话里放番外都没关系的。
让养在身边的庶女打了个前锋,得了回信此刻心里有数的汪桐语仍旧要亲口问:“他对你好吗?”
这个“对你好”就是在问贺启楼在那啥方面是不是也对她好。
苏卉一听就笑,压根不用揣度就明白娘亲在担忧什么,她甚至猜得着这个问题她爹也很关心。
谁让贺启楼是宗室,又背负再现王府荣光的重任,不得不早早上战场练兵领兵?
哪怕他长得精致说话也很和气,她爹妈还是怕这女婿在那啥的时候又糙又粗鲁,若是再有点乱七八糟的“坏习惯”……
苏卉此刻反问一句,“娘,万一……你跟爹真肯换个女婿?”
一听闺女这话,汪桐语提着的心起码放下一半,不过她依旧诚心道,“若当真糟蹋人,爹娘可不是一点法子都没有。”
苏卉大乐,一头扎进母亲怀里。
开明士大夫父母想得果然“周到”,苏卉也不怪自己爹妈想得太多:文人儒士才子癖好怪异脑洞清奇的就少了吗?这可是有各类小说为证,尤其是大才子写就的那几本传世笔记体小说。
从初中时看的三言二拍,再扩展到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以及袁枚的《子不语》……年纪还不大的苏卉自此踏进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相较而言,《红楼梦》绝对是点到为止,相当小清新了。
而与这些才子作者们活在类似时代环境的富贵人家的公子们……想也知道,精神一点都不贫瘠,那啥的花样也完全不逊色于后人。
偏偏贺启楼是真单纯:上辈子艰难,还被继母和异母弟联手算计致残,没心思也没“本钱”琢磨儿女情长。这一世,他对苏卉自始至终都是极尽温柔……好吧,就算他有什么特别癖好,也不敢对着好不容易才求来的仙子姐姐显露半分。
苏卉想到这里,还回味了一下:贺启楼脸美人甜声音低,什么时候看过去听过去,都悦目悦心……
为免于贺启楼以后莫名背锅,也安一安爹妈的心,苏卉实话实说,“世子很乖,对着我他哪里都乖。”
汪桐语一听又纠结上了: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我还担心错了人?
对上女儿黑漆漆的双眸和上扬的嘴角,汪桐语想了想,满腹心事最终汇成一句,“罢了,横竖你也吃不了亏。”
苏卉一头扎进亲娘的怀里,大笑不已。她边笑边蹭,汪桐语从来都扛不住闺女这一招,便搂住女儿嗔道,“都成婚了,还这样撒娇!害我和你爹白担心一场!”
跟亲娘腻乎了一会儿,等亲娘给她理好头发,苏卉才又问道,“娘这是有感而发?”
随着亲人们日渐老去,在维护他们健康上的花销必然越来越大。苏卉与贺启楼结婚,又少了个稳定的课时费来源。她这一年里基本不再潇洒氪金来寻求“细枝末节”的答案,而是量入为出,能省则省――舅舅入阁,自家的情报网说是“平地飞升”倒不至于,但绝对是进化到了一个新层次。
对亲闺女,汪桐语自是有问必答,“还不是宫里那位大师?净出幺蛾子!”
苏卉第一反应就是,“终于正经出手了?”
如今太上皇身边可有位医学药学水平非常值得一提的道士,而且这人自始至终都知道他炼制的是什么玩意儿,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这位神医道人与他的师兄弟当初不管是自愿也好被逼迫也罢,进宫伺候了太上皇好些年,深得太上皇信任,他们几个地位尊崇,连带着他们出身的宗门也水涨船高。
地位高了,野心也跟着上来了:原先只求活命,现在么……起码得谋求一下国师之位。
话说爱嗑药的皇帝,可以参见嘉靖,六十岁就凉了。
不过嘉靖皇帝痴迷炼丹嗑药,总是个合格的皇帝,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称得起“中兴之主”。这里多嗦一句,了解和评价一个明代的皇帝,可千万别只以清代编纂的《明史》为准。
太上皇没嗑药之前,比不了没嗑药的嘉靖,也差不多少。
他在位期间作出的大多数决策可谓不过不失,当然废掉太子绝对是他人生最大昏招――他自己都承认这一点。
太上皇醒悟过来自然无比后悔,只可惜这份歉疚以及退让之心,随着时光渐渐流逝……长夜漫漫每次睡不着的时候回想当初,在懊悔之余又恼火于嫡子多年都避着他,进宫来见他一面也总是来去匆匆,不肯多坐坐更不肯多说几句话,似乎心结仍在,就是原谅他这个当爹的!
平生最大恨事不能释怀,偏偏当了皇帝的儿子声威甚重,渐有不把他这个老子放在眼里的意思。
权柄一去不复返,又亲身地感受到自己逐渐老去,太上皇越发不甘心,从而钻起牛角尖,再采取些行动,一点都不让人意外。
现在苏卉通过系统多番认定,太上皇对着亲近他的孙儿们绝对是没安多少好心,他的心态大约就是:我控制不了儿子,还控制不了“很傻很天真”的孙儿们吗?
当然,太上皇在退位后的若干年里,曾经是非常真心且用心抚养教导孙儿们,尤其是他的嫡长孙贺甯。
苏卉看着太上皇,只觉得老而不死是为贼不是白说的:她那个让贺甯看清祖父真面目的任务到现在也没完成!
因为太上皇哪怕身体大不如前却还算沉得住气,没出什么招――能让苏卉大大方方做文章的招儿。
于是苏卉对贺甯的教学内容也仅限于教书,不好育人。
亏了家人健康状况都算稳定,苏卉花销不大,又有狗大户五皇子足够她吃上好一阵,弥补贺启楼成为老公而损失的进项,指望不上贺甯这边的收入苏卉也不伤。
不过随着这位学者型世子日益沉迷科研,苏卉觉着纯教书也能割上几茬韭菜――是的,苏卉特地引导贺甯关注起青霉素。而贺甯也没辜负苏卉的期望,在集中精力攻坚青霉素的同时,也没丢开让他扬名的止疼药……的研发。
若是真能弄出临床可用的青霉素,贺甯获得的功德气运总和都能力压五皇子一头了:五皇子可是经过系统认证过的目前为止最为出色的皇位继承人,贤君~预~备~役。
自从贺甯展现出,不夸张地说,同时代里医药方面几乎无与伦比的天赋,他本就爱子如命又十分识货的爹妈对他态度就更为慎重,不仅疼爱更多了许多尊重。
因为半年以前,一位伤口溃烂,高烧不退,差点就要装裹了放进棺材的义忠王心腹爱将,让贺甯用他自己捣鼓出来的半成品青霉素“从阎王爷那里抢了回来”――义忠王原话。
青霉素需要皮试,不宜口服,也不宜外敷,但在这个时代,讲究不了那么多。仅仅是外敷,再配以口服汤药,就有如此神效,不知惊掉了多少下巴:前阵子就要咽气的将军个把月后神清气爽地出现在同僚们庆祝他“逃过一劫”的筵席上……这如何瞒得住?
贺甯自此坐实了神医的名头。
京城里像样点的人家对贺甯的评价也不再是“世子有福气,有义忠王夫妇这样天下难寻的好爹娘”,而像样点的人家闲话起义忠王府最后不会再感慨一句“可惜了虎父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