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见师 - 您的监督员已上线 - 许下长安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32、见师

从颍川到北海中间相距八百多里路,途中或有下雨时以及休整调理,换马夜宿,用时半月而至。

据信上所述,自党锢之祸后郑玄回乡教学著书。

距离郑玄的家乡高密已经不远了,西汉时,高密先后属胶西国、胶西郡。西汉改胶西郡置高密国,治高密。后新王莽始建国改高密为章牟。东汉复称高密,改属北海国

北海雨热同期,冬夏长而春秋短,常年气候温和。陈群自来到此地就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上一世他虽然不是山东人,自毕业后却在山东教学,一直有将近十年。

行至乡间,途中看见正在田间劳作的青壮年,田垄上生长的花草柔嫩,被顽皮的小童踩来踩去,汁液四溅。

城门不远,古老的城门上有把守兵卒。城墙傍山而砌,缝隙中杂草丛生。

城中尚且还见得到热闹的早市,带着地方特色的人大多生得魁梧高大,口音雄浑粗犷。街道宽敞,两边的摊子像是极力给行人车马让路,井然有序,整齐划一。

“阿安,停下吧。”他撩起车幕等马车缓缓停下来,对着一路跟随的几名家仆说道:“初次拜访先生,务必要备好六礼束脩,待我亲自去置办。”

“况且此处已经离郑公府邸不远,坐着马车前去太过失礼。阿安,你去附近询问是否可以赁居,待我见了郑公后再禀告于我。”

“是。”

陈群只带了一个书童,在路上买好了见师礼向人询问了消息之后方知里郑玄住处虽近,然郑公居所甚为清幽,通往街巷幽长狭窄,四处通杂。

他记住了别人的描述,一路转拐,到最后不光自己,就连书童也绕得晕头转向。

主仆二人一前一后站在岔道纠结,一时间不知道怎么选择了。

巷子中少有人走动,陈群从余光看见身后一青年人款款走来,此人相貌俊美,生有一部虬髯,颇有威仪。

陈群心想只好求助于他人,于是上前对着这人行了一礼,轻声询问道:“劳烦尊驾,敢问康成公居所何处?群为拜师而来,不想迷了路。”

他行礼之后抬起头来,与那个人温和的眼神对上,忽然发觉对方手中持了一卷书简,想必也是读书之人。

那人听后用一种审视的目光看了他不久,开口之时嗓音低沉:“在下冒犯,敢问阁下可是颍川陈群?”

陈群表情有一瞬间的茫然,但还是点了点头,说:“在下确是颍川陈群。”

对面那人这才缓缓露出笑容,变得亲和起来:“在下清河崔琰,师从康成公。不才可替你带路。”

崔琰?

陈群倒是不疑心对方有什么恶意,只因他生的便是一副正直模样,俗话说外貌是给对方的第一映像在陈群这里非常有用。

崔琰为他带路之时虽然言语不多,但是只言片语间可以发现他言辞有些迟缓。陈群心生好感,捡了一些有趣的话说与对方听,以致于崔琰开始放开言语,陈群这才知道崔琰到郑玄门下求学也才一个月之久。

到了郑玄府邸之前发现亦有不少人进进出出,这些人头交领右衽宽袍大袖上衣下裳。或是与友人谈笑,说不出的斯文儒雅。

“先生在此教学,所以平素有很多人来请教他。”崔琰对着陈群解释道。

进入府中,才发现府邸并不宽敞。顺着鹅卵石的羊肠小径一路分花拂柳,不见四周亭台楼阁。沿岸杨柳依依,柳丝垂落,一人自树下朝着崔琰走来,攀谈起来。

陈群转过头去假装是在欣赏路边的花草,但是两人谈话的内容还是一字不差地进入他耳中,他故作不知,给了二人很自然的谈话空间。

“伯正,此乃颍川陈群,来拜访先生,待闲暇时你我再叙。”

公孙方与崔琰互为好友,平日怕是亲近。今日见有人在场,便打住了话头。但是对方对于他的感官似乎并不差,与他相视互相点了点头。

公孙方对着陈群内敛一笑,双双行礼,“久闻颍川陈群大名,今日一见甚是有幸。”

“谬赞了,实在不敢当。”

陈群让书童等在前院,与崔琰一起到了后院,崔琰告诉他郑玄一向在书房见客,平素学生请叫他时也都在书房。

陈群听此拍了拍自己的衣服,确认没有什么灰尘后才走到没有关闭的书房门前。举手小扣几下,音量略高,说是颍川陈群求见。

“进来。”

崔琰将他送到这里之后就坐在不远处的石亭内休息,陈群轻轻推开半拢上的门,进入书房一眼望见的便是一个曲裾深衣的中年人,发用头巾包住,脚踩帛屐。

或许是因为中年人穿的曲裾并不常见,陈群多看了一眼。

“先生。”

陈群对着他行礼之后恭声称呼道。郑玄从缓缓走来接他起来,仔细打量了几眼。青年一身青衫不加多余的修饰,青白之间无故觉得俊逸风雅。

陈群目光诚挚清亮,偏黑的眸子深邃,一眼望去却觉得如清溪一般澄澈。眼尾上挑,微带笑意。举手投足之间都是一种沉稳儒雅的气度。

郑玄微不可见地点点头,说道:“我乃郑玄,字康成。以后见我不必多礼,唤我先生即可。”

“我与你祖父交情深厚,常与他有书信来往。近年来听说你学识日渐渊博,但与你族中长辈所学并不专同,因此希望我能教导你。”

陈群听到此言,见郑玄招呼他在书房中的木案前坐下,一如同辈相谈时,将清醇飘香的茶送到他手边,水汽袅袅之间倒有几分书香气。

“群听闻祖父说先生善于治经,心生仰慕,希望能拜入先生门下。”

郑玄听罢,说道:“我亦有心收你为弟子。门外虽然诸多读书人请教,然收录弟子却是少数。”

“从和你祖父的交流中,我对你的志向可窥知一二。经学之中,我犹善治易学与律令,你若有心,可跟着我学习。”

陈群点头,彼时上门询问之人甚少了。

简单地行过拜师礼后,郑玄关心他是否已经找到住处,陈群回答道:“来时已经差人找了住处,不劳先生费心了。”

“可及冠了?”

陈群如实道:“一个多月前已经行了及冠礼,学生字‘长文’。”

郑玄看出他的恭谨,笑着安抚道:“我并非迂腐之人,在我跟前不必如此恭谨。”

“既然你已经到了我这儿,该向家中长辈回信报平安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