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大魏朝乡试的发题,并非是像后世高考一般,由官府统一刊印试题,而后一一颁发给考生,而是分开一道道题目,由负责监考的衙役高举着题目缓慢从号室前经过,到甬道底部之后再往回走一轮,考生须得在这极短的时间里看清楚考题,并且将之抄写在草稿纸上,等到正式做答的时候还要一一抄写在正式的试卷纸上。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https:///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如果谁眼神或者记性不够好,第一次经过的时候没看清楚或者只记住了半截,那第二次经过的时候还可以补救,但若是两次你都没看清楚或者记错,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
今番是乡试第一场,考核的内容为《四书》《五经》,其中《四书》文三篇是所有考生都要做答的,所以前期《四书》的考题出来,几乎是所有考生都紧盯着题目,手里迅速记录,到了《五经》则是各自按照自己所考经书进行抄写,像韩时遇读的是《书》经,他只需要在《书》经四道题目出来的时候进行抄写即可,其余四经题目与他无关,他可以不理会。
但是今日出乎所有考生意料之外的是,衙役才公布完《四书》和《五经》之后并没有即刻离场,而是继续公布题目,而这题目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试帖诗!
试帖诗考题出来的瞬间,整个考场都静默了几秒,而后很快就响起了一阵喧哗,有考生失控的叫起来:“试帖诗?怎么会有试帖诗?”
“什么,试帖诗?今年要考试帖诗吗?”
“这怎么可能?此前从未有消息!”
……
总而言之,试帖诗的出现,打了所有考生一个措手不及。
不管是会写诗的还是不会写诗的,全都失控。
“肃静!”
考场出现混乱不过片刻,便有监考官员出来喝止:“再有喧哗者,当违纪处理,即刻取消考试资格,逐出考场。”
考生瞬间静默下来,但心绪仍旧激烈难以平复。
韩时遇初时也觉得惊讶,没想到他的猜测竟然成真了,看来庞宽真的是野心勃勃,而周首辅劣势已经显现出来。
韩时遇也是个有抱负的读书人,对周首辅这种有能力又一心为公,给国家给百姓做出不少贡献的国家领导人还是很有好感的,自然不希望周首辅在这一场政治斗争中失败,但他如今也只是一个秀才而已,周首辅也好,庞宽也罢,离他还太远了,他担心也没有用,还是赶紧将试题抄写下来,将乡试考好正经。
韩时遇很快收敛心神,赶紧抄题。
文秀才的心情却是要比韩时遇更为复杂一些,毕竟他当初对韩时遇的猜测是不看好的,只是担心万一,才抽出时间来作诗,可他真没想到韩时遇竟然猜对了,今次乡试竟然真的多了一道试帖诗,那个小时候跟着他读书的小弟子竟然成长如斯。
不过他心情复杂也就是一瞬间,很快他就又振奋起来。
无论如何这几年韩时遇逢年过节都拉着他做了一些诗词,考试之前他也做了一些练习,比起大部分毫无准备的考生来说已经幸运太多了,说不定这就是老天给他的机会!
文秀才也很快收敛心神赶紧将题目抄写下来。
其他考生也都纷纷回过神来,不管他们是何心情,都已经改变不了试帖诗的重返考场,如此他们还是赶紧将考题记录下来吧,别等下连试题都没记下来,才是真的完蛋了。
还别说,真有人因为太过震惊而错过了机会,最后试题都没能完整的抄录下来,这些人几乎控制不住当场就哭了。
连题目都没记住,那还答什么题呀?
这几乎是判了死罪了,别想帮上有名了。
将所有题目抄写完毕,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时辰,韩时遇将试题整理好,确定没有遗漏或者错误,便将笔墨收好,试卷纸放回卷袋,而后将两块木板拆下来重新摆放好,躺下准备休息。
这大半夜的点灯熬蜡的做题费眼不说,还容易着凉,更与平日的作息不符。
韩时遇很清楚一个稳定的作息在大考之中的作用,所以他并不打算打乱自己的作息,半夜做题,事实上如果不是考题需要自行抄写,方才他都不想起身抄写。
如今既然题目都已经抄写好了,他自是要继续休息。
像韩时遇这样清醒理智的到底不多,大部分人在得到题目之后都控制不住兴奋,继续点着蜡烛开始做题,便是文秀才也是如此,不过到底之前韩时遇的提醒也有一点作用,文秀才耗费一个时辰做了一道题后,到底是压制住了继续往下做题的冲动,将笔墨和试卷纸全都收起来,而后摆放好木板休息。
刚躺下来的时候文秀才还满脑子的题目,后来他察觉这样不对,于是强迫自己入睡,好在此前韩时遇带回珍贵资料时他也遇到过不少这种情况,是以也算是有了经验,如此不过片刻间,他便也入睡了。
卯时二刻,也就是凌晨五点半,准时的生物钟令韩时遇自动醒来,还未起身他不自觉的在木板上瑟缩了一下。
号室到底不如府学或者家中,有暖和的棉被,朝廷为防止考生夹带小抄,明确规定考生的衣着都必须是单层的,所以挨冻是避免不了的。
好在韩时遇这三年来从未间断过锻炼身体,是以如今他的身体颇为壮健,再加上如今也仅是中秋,以韩时遇的身体素质是完全能够承受得住这寒意的,所以这对他来说倒不是太过难熬,刚刚也只是骤然醒来感受到清晨的寒意才没控制住瑟缩了一下而已。
韩时遇很快清醒过来,并未有半分赖床的迹象,即刻翻身起床。
因正式开考之后考生便不能再随意离开号室,韩时遇不能像往日一般出去跑一圈再回来做题,便将木板暂且收起,在狭窄的号室里伸伸手踢踢腿,将手脚活动开,这才重新将木板一高一低放置好,点亮蜡烛放好,才从卷袋里取出试卷摆放好,开始做题。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https:///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韩时遇看向最上面的试题,乃是一道《四书》题,为:生而知之者,上也。
这句话出自《论语·第十六章·季氏篇》,原文为: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大概意思是孔子认为天生就知道的人最聪明,主动学习而知道的人次等,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难还不知道学习的人就是个最下等的愚民。
讲的是学习的态度。
《四书》韩时遇全都熟读在胸,是以一看题目他就想到了出处,对于如何破题也便了然在胸,他不过略加思索,便提笔在草稿纸上写下自己的破题,而后便按照八股文的格式开始承题起讲。
也许是清晨头脑清醒,韩时遇思路极为清晰,下笔如有神,很快就将一篇文章写好了,他又仔细检查修改两遍,最终定稿,这会儿已然天光大亮,韩时遇感觉身体也因为久坐而有了一些不适,于是便将手里的笔放下,将稿纸整理好压住免得被封吹走,或者出其他意外,便起身活动活动手脚。
等感觉身体舒适了一些,他这才打开考篮,拿出一份糕点吃用起来。
这糕点因为检查的时候被衙役捻碎,早已经不成样子,但好在如今是秋季,天气寒凉,不似夏天暑热食物容易腐坏,是以除了要克服一下糕点被人捻过的心理障碍,倒也可入口,用完之后韩时遇又拿出装水的竹筒,小心翼翼的喝了两口便又重新收起来。
这乡试开考之后考生可是不允许随意走动的,吃喝拉撒睡以及答题全都得在这狭窄的号室了,为了不让的号室变得气味诡异,考生吃用食物都是很克制的,韩时遇也不例外。
用过早膳之后,韩时遇重又坐下继续做题,并不急着将做好的文章抄写到正式的答题卷上。
早上正是头脑最为清醒,思维最为敏捷的时候,到得午时,韩时遇已经很顺利的将《四书》三道题答完,中午休息一个时辰之后,他起身重又将这三道题检查一遍,而后开始誊抄到正式的试卷纸上,等全部抄完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时辰,他从头到尾又检查一遍,确定没有任何错漏,便将之收起来放好,而后起身活动手脚,稍作休息,开始做答《五经》题。
《五经》题有四篇,韩时遇研《书》经,做的也是《书》经题目,这些题目自然也是出自《尚书》。
韩时遇看第一道题:好生之德,洽于民心。
这句话出自《尚书·大禹谟》,大概意思是爱惜生灵的品德,合乎民心。
韩时遇开始思索起破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