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请假 - 当炮灰原配沉迷搞钱 - 许元宝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35章请假

“表哥,事情都办好了?”

“货都送到了?”

跟方家姐弟打过招呼后,李絮、魏渠二人几乎同时出声,开场白的画风十分一致,简洁明了又直抵要害,而后又都异口同声地给出肯定答案。

李絮心中坦荡,魏渠、魏寅心里各有事情要思量,压根没留意到旁边方姝的表情,自然更不知这一幕落在她眼里是多么的和谐有默契!

方姝一袭蓝底白花的披风,配上个雪白的暖手筒,身后还跟着个低眉顺眼的丫鬟,乍一看颇有大家闺秀的气势。

可惜,刚对上眼,这股子大家风范就被破了大半。

方姝嘴角的笑僵住在脸上,恨不得用眼神狠狠剜向这两个半路杀出的电灯泡,尤其是李絮!

但一想到接下来至少好几天不用见到此女、魏渠也不会跟她见面,心情又好了点,温温柔柔地对魏寅二人说:“听魏师兄说,你们家的生意要暂时关张。这样也好,钱财都是身外之物,性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有需要帮忙的,我们家也会施以援手,大可不必见外。”

“我娘跟知县夫人、县丞夫人都说得上话,她出马,没准能给你们村弄两个衙役过去巡逻呢。”方准冷不丁插话,神色有些得意。

李絮眼角微抽,跟姐弟二人说两句客套的感谢,完全不觉得这是个靠谱提议。

魏渠默然片刻,适时表示天色不早该回家了,欲要道别。

方姝讶道:“魏师兄还要回去么?明天李姑娘他们不进城,你怎么赶得及回来上课?”

魏渠面无表情地解释:“多谢师妹关心。因家中有事,我放心不下,已经跟学里请了假。”

李絮也有些诧异,想问他先斩后奏不怕被王氏骂么,但碍于方家姐弟在场就没吭声。

方姝咬了咬下唇,不甘心地看着骡车远去。

方准小脸一垮,不屑道:“你真没用,连个没爹没娘的村姑都干不过!那个魏渠也是,不就长了一张俊脸么,脾气又臭又硬,怎么示好都没用,到底有什么好的?以后这种偶遇的事别带上我,麻烦!再有下次,我就跟娘告状了!”说罢带着小厮蹬蹬蹬跑了。

在原地沉默驻足片刻,方姝才低声说:“走吧,回去跟我娘说,明日去金水观进香。”

婢女眼睛一亮,又有点点失望:“好嘞。姑娘您总算是想明白了。要我说,五十两银子虽然多一点,但千金难买好夫婿。等把她塞到白家做少奶奶,将来总能把这笔钱拿回来。她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女,魏公子家就是她的娘家,白三少也不知道能不能留下子嗣,那些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能给魏家、魏公子帮上忙,就算是她还了魏家抚养她的恩情啦。”

“哈啾——”

李絮突然打了个喷嚏,下意识揉了揉发痒的鼻子。

下一秒,魏渠就扭过脸来,冷酷无情地从她手里拽出帘子:“进去。不准开窗。”

李絮吸了吸鼻子,哦一声,继续刚刚的问题:“表哥,你怎么突然就请假了,万一舅母不高兴——”

“娘会理解的,这事不比寻常。”

李絮在阴暗的车厢里耸耸肩,为了表哥的自尊心,她还是别说一些打击他的话了。

表哥保护家人的心是好的,可,就他那小身板,怕是两个都不够魏小山打,回来还不如留在城里读书,顺便收集情报呢。

不料,走到半路魏渠突然发话:“前面右拐,先去望田村一趟。”

望田村?难道……

魏寅莫名其妙地问:“去望田村干啥?”

“当然是通知田村长通缉令的事,让他们提高警惕。”魏渠理所当然地解释,毕竟王氏娘家就落户在望田村,这边有不少亲戚,总该顾着点。

魏寅恍然大悟,佩服道:“还是大哥想得周到。”

不料,到了望田村,魏渠却说自己有事要找人,先行跳下车,让他们径直去找田村长,自己大步流星直奔某户人家。

魏寅远远看着,更加摸不着头脑:“奇怪,那个像是田三家的方向,大哥去他家干嘛呀?”

李絮暗道果然,却没解释。

表弟年纪还小,魏小山和田娇娘的事还是别说出来污染他耳朵了。再者,真要解释的话,先前那些破事真是一匹布那么长,她现在没心情费口水。

姐弟二人去了田村长家,后者果然还没收到风声,于是几人又将昨天的“震惊——恐惧——担忧”流程上演了一遍。

等他们婉言提出巡逻警戒的建议,魏渠也过来了,亲自跟田村长见礼,用更加文绉绉的句式、更加严肃的表情镇住了田村长。

得知里正那边也已知情,并打算郑重对待防范,田村长当即答应会慎重考虑此事。

回到家,魏渠自作主张请假果然激怒了王氏,但魏渠的理由也很正当。

“近来课业不算多,钟先生在家养病,方先生又要去府城,并命我们这几日整理过往文章,在学里跟在家并无差别。反倒是学里没先生镇着,人多嘈杂,还要牵挂着爹娘你们,一心二用效率不高,还不如就在家温书。”

王氏只得作罢,暗暗决定这几日给儿子多做点好吃的补身子,又把上午在村长家召开的会议结果告诉他们。

“巡逻的事已经通过了,今晚就开始,挑了八个人,每人隔一天轮班一次,巡逻两个时辰,还给配条大狗,每人每天工钱二十文。我们家不好越过老村长,不过,这几天不去做生意,刚好家里囤了不少面粉,我打算给他们做点饼子当宵夜,也算是咱们家的一点心意。”

得知自己没份,魏寅有些懊恼道:“爹娘没给我报名吗?”

王氏白他一眼:“你一个半大小子凑什么热闹?挑出来的八个人都比你壮实,不比你能耐?再说了,这也是老村长的意思,说是每家每户至少要留一个男丁守着,免得顾头不顾腚出事。我又不知道你大哥会请假,哼,他也就是个添头……”

怕大儿子听到了伤自尊,她立马转移话题,跟李絮说:“你二舅母今天把压在咱们这的工钱全兑了,都捐到村长家去了。多亏了她,不然今天哪凑得到将近六百文钱。这下可好,撑上个七八天,没准衙门就抓到人了。”

有了工钱和吃食,巡逻队员们都挺满意,上工态度也还算热情,村里人睡觉时心里也安稳不少。

这夜风平浪静,村里人皆松了口气。

然而,还是有人说闲话,说什么魏小山压根不会回来,只是魏广仁一家瞎折腾人,出钱出吃食是为了显摆自己有钱,故意压其他人一头,又说魏广仁做贼心虚,没教育好大侄子,怕魏小山回来报复,还要拉着全村人一起上路,云云。

魏广仁被气得一整天没吃下饭,李絮出去转了一圈,毫不意外地发现,说闲话的人就是以冯婶为中心的长舌妇小团体。

李絮懒得搭理这些逻辑不通、前言不搭后语的村妇,只要村长不退缩就好。好在,有这种想法的人还是少数,绝大部分人还是怕死。

家里有牲口或车架的人家开始蠢蠢欲动,有人往邻村或县城里跑打听消息的,还有人跑去附近的佛寺道观求平安符,求签算卦看吉凶。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