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一起吃饭 - 重生七零,下乡的知青的悠闲生活 - 摸鱼的崽籽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14章:一起吃饭

姜玥感觉没有什么好买的,也想不起来要买什么,于是决定她决定去供销社看看有什么想买的,就先随便看看,反正时间还早,先逛逛再说。逛街是女人的天性,尽管现在没啥好逛的。

姜玥看着柜台里面的东西,她看见了自行车,好想买,那牛车颠得她屁股都要没了,但是现在可能整个村子都没有几辆,买了不就明晃晃的摆了几个大字在脸上“我的大冤种,好骗,好算计”,还是算了吧。

于是她往前走,看见柜台里面的手套,她想起来郑佩佩提醒的可能这段时间到秋收都会很累,还是买一双比较好,她又看见柜台里面有红色的毛线。

“这个毛线卖吗?”

“你眼神不错嘛!”售货员夸赞道:“这是今天刚到的,本来是要给我们这些员工先分分的,但是看你眼光这么好,可以分一点给你,但是这个比较贵。”

“那你先说说多少钱?我能够买多少,我想给我妈织一件。”

“还挺有孝心的嘛!这样,你要给你妈织一件的话,给你两斤毛线就可以了,二十块钱,这可是羊毛的呢!质量杠杠的,穿个三五年不是问题。”

“二十块钱”,姜玥大惊,现在一些工人一个月都才二十几块,这都快赶上一个月的工资了,确实挺贵的。

但是姜母对她这么好,钱也是姜父姜母给的,给她买贵一点的毛衣织也挺值得的,而且后面一段时间可能也没有什么事情做,先买点儿毛线回去放着,空了就织,秋收完过段时间再买点儿回去给姜父和兄弟几个也织一件,不过要慢慢来,不急。

“好,就给我来两斤,还给我拿一双手套,可以干农活的那种。”

付完钱姜玥看时间差不多了,就走向国营饭店,还顺便把自己的饭盒拿出来,等会打包点东西带回去。

姜玥走到国营饭店的时候,谢不言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你什么时候来的,我没有让你等很久吧!”

“没有,我也才刚来不久,我们就进去点菜吧,等会人多了招牌菜就没有了。”

其实谢不言忙完就来这里等着,已经蛮久了,但是他是不会说的,于是他顺利的转移的话题。

听到这话的姜玥立马不在意他什么时候来的了,急匆匆的就往里面走去。

里面的人已经坐着不少了,前方的牌子上挂着:锅包肉一块加一张肉票,饺子五毛,肉包子二毛一个,面条三毛一碗外加一张粮票。

“锅包肉!”姜玥眼睛一亮,这个可好吃了,酸酸甜甜的,以前去东北玩的时候吃过一次,自己就爱这种。

她马上去排队,谢不言站在他旁边,前面人不多,没一会就到了。

“我要两盘锅包肉,一盘饺子,五个包子,两碗面条。”

点的有点多,点餐员都吓到了“你吃的完吗?”

“不是是我一个人吃,而且我要打包回去的。”

“好,不浪费就行。一共四块一外加两张肉票两张粮票。”姜玥麻利是付了钱,没给谢不言机会。

“这是你的序号,等会喊了你来拿就行。”她又转身朝里面喊到:“两份锅包肉,一盘饺子,两碗面条,五个包子。”

姜玥和谢不言过去找座位的的时候看见了正在吃饭的段丽娟和周舟,她看见谢不言和姜玥一起,有些挤眉弄眼的。

姜玥和她们打了招呼就找了个位置坐下。

“10号,你注意一下什么时候喊我们哦,两个人端,东西有点子多。”

“破费了。”

“破费啥呀,你给我的奖励钱都还剩五毛,而且锅包肉只给你吃一份,另一份我要打包带回去的,而且包子也不是给你一个人吃的,我要留一个给王大爷。他帮我拉了我的行李。”

“行,你点的多,够够的。”

在两人交谈的时候,只听见有人喊到:“10号,你们的饭菜做好了,快点来端!”

“走吧,别让人等急了。”

二人走过去端了过来,足足两个餐盘,引人瞩目得很,但是大多数人猜测的话都会觉得是谢不言买的,姜玥是蹭吃的那个。

“好香。”

锅包肉的香味止不住的时候往姜玥鼻子里面飘,馋死她了。

一点都没注意形象,放下就先吃了一块锅包肉,不多,一盘就八块,但是够大,刚刚好,吃多了也腻。

姜玥把面条和锅包肉吃了又吃了几个饺子,拿出两个包子剩下的全让谢不言解决了。

回头一看,那俩已经走了,打包好锅包肉,姜玥对谢不言说:“走吧,这会过去差不多就回去了。”

“好,走吧!”

等他们到达的时候人都到齐了,周舟看见他俩一起很想过来聊天但是忍住了,等会有的是机会。

上车坐好后,周舟终于忍不住了,低声询问:“你们俩个认识吗?”

“对,在火车上他帮了我很多忙,所以我请他吃饭感谢一下。”

周舟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你们在那个,处对象呢!”

“想多了哈,暂时没这个想法,再说了,我爸妈不让我在乡下谈恋爱。”

这时段丽娟插了一句:“暂时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咯!”

“嗨呀,想这么多干嘛,想想明天怎么办吧,我可不认为我们能吃的了那些苦。”姜玥转移话题。

“我在家从来没有干过活。”周舟苦着一张脸。

“那你干嘛来下乡!”姜玥和段丽娟异口同声的问道。

“那不是脑瓜子抽抽了嘛!被忽悠了,一时冲动报了名,家里人也没办法,就把我安排到这里来了,冬天不干活,可以猫冬。”

“好巧,我也是。”姜玥回答道,“家里人也是这么想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