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猫冬准备 - 重生七零,下乡的知青的悠闲生活 - 摸鱼的崽籽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30章:猫冬准备

等到大家领完粮食回来已经快要到晚上了,肉一人可以分二两,他们一共分了两斤多,大家打算用一斤来弄火锅吃。

郑佩佩作为此次美食的主厨,指挥着大家,大家围坐在一起,将食材一一摆放在桌上。有人负责切菜,有人准备碗筷,忙碌而有序。

郑佩佩把肥肉切下来先放在锅底煎出油,放入葱段花椒等烙香后盛出,再放进从川省带来火锅底料炒香,最后加水煮开。(我百度了说是这个时间是有火锅底料的,所以就直接用啦)

火苗舔舐着锅底,锅里的水渐渐沸腾起来,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另一边,由吴楚越和魏巍两个黑省人负责的菌菇汤底也咕咚咕咚的冒着泡。

“好啦,可以开动啦!”不知谁喊了一声,大家纷纷将手中的食材放入锅中。

周舟这个好奇鬼率先尝试:“唉,我来试试红汤!嘶,好辣,但是好好吃。”

郑佩佩也尝试了一下菌菇汤:“好鲜,大家试试,红汤里尽量别放白菜这些叶子菜,吸油得很,放菌汤里肯定很鲜。”

姜玥抢答:“我知道你们那边有豌豆颠要放在清汤里。”

“是啊!”郑佩佩也很怀念。

许志强也说:“要是天天都是这个日子就好了,按照我国现在经济情况来说,现在说天天吃肉都是一种奢望。但是我敢说,肯定不会一直这样,终有一天,我们能够过上这样的日子。”

许志强平时就比较关注国家经济方面的状况,在经济发展方面有着一定的前瞻性,他大概以后会去学经济学吧。

姜玥默默的点头,一定会的。

平时吊儿郎当的李杰此时也一脸正色:“我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够各司其职,在正确的位置上为祖国的发展而奋斗。”

刘峰沉思片刻,说:“大家都知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我一直都目标都是想要去读相关专业,去回报我的家乡。看到这里都绿水青山,我也想我的家乡也是这样的。”

众人边吃边聊,气氛热烈。话题从生活琐事逐渐转向对未来的憧憬。

“我希望后以后能走上教育之路,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教育,大家也看见了,我们现在的孩子特别是乡下的孩子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但是他们才是国家的未来,这怎么能行呢?”一向比较内向的李梅说道,这是她第一次说这么长的话。

“我想成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虽然我们现在对医生并不友好,但是我相信医生不可缺少。”孙雪的眼神坚定,她家里是医生世家,但是被下放了不少,但是幼时埋下的种子总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

每个人都怀揣着梦想,眼中闪烁着光芒。他们相信,只要努力拼搏,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让国家变得更加美好。

这顿聚餐不仅是美食的享受,更是梦想的起航。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年代,他们将追逐自己的星辰大海,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祝我们得偿所愿!”

“得偿所愿!”

国人没有那么容易被磨灭斗志,这是历经千百年所得出的答案。即使他们现在并没有受到时代的优待,但是没有人放弃发展祖国的决心,这就是我们的祖国在短短几十年就发展并超越西方的原因,正因为有着不屈的灵魂,祖国的未来有了必然。

虽然生活艰苦,但此时此刻,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希望。

谢不言在晚上的时候去牛棚,也让大家尝试菌菇火锅,不同的是里面还加入了谢不言之前弄好的腊肉,腊肉在汤里煮得软软糯糯的,又带着肉的鲜味和咸味,特别好吃。

天气已经彻底冷了下来,姜玥毛衣的外面加上了棉服,但是还没到大雪封山的时候,大家该进山的进山,该去公社的去公社,各自准备着猫冬。

在这段时间里谢不言不仅揪出了监视他父母的人,还把帮他们把牛棚的窗户中间用木头钉住,又修了一个大炕,冬天来了冷风刺骨,一般没人愿意去那边,所以暂时也不担心有人会发现。

他又找关系买了十几斤棉花,给大家弄了棉衣和被子,棉衣和被子外面都拿烂布破布脏布缝起来,这样可以掩饰一下。

姜玥又去了好几次公社,陆陆续续的买了十斤肉和5副肥肠以及一个猪头,加上之前扔在空间里的野鸡和兔子。

空间里野鸡只有那一只,但是兔子已经繁衍了不知道多少了,之前她姜玥有段时间忘记进空间了,她种的菜都被霍霍干净了,气得她红烧了好几只麻辣兔,还给谢不言和他的父母送了一些,说是之前的没扔。

姜玥理直气壮:确实没扔啊,不过养在空间罢了。

姜玥准备她大哥来的时候单独开火,毕竟和大家一起吃也不好意思,但是空间里没有多余的鸡,她准备去村里买两只,先放空间养着,让它们繁衍,再加上姜玥之前又收集了不少的板栗,能做不少的板栗炖鸡。

姜母的羊毛衣在休息的日子里已经织好了,姜玥前段时间寄过去的时候又特意写信问了家里面其他人的尺码。

姜母收到了姜玥织的毛衣特别开心,不仅说了大家都尺码,还又给姜玥寄了一百块钱,说姜玥出了力怎么还可以再出钱,又说别给他们拿太好的线,浪费,还说让她先给自己织。

又告诉她大哥今年既然来姜玥那过年,就先把过年的压岁钱和过年要花钱一并给她。

姜玥想了想自己柜子里不少的毛衣,以及前几天谢不言给她买的羊呢子大衣,这是他特意去市里买的,甩了甩头:“算了,我的够了。”

姜玥又买了二十斤毛线准备给她爸和几个哥哥弟弟,以及谢不言都织一件毛衣,反正没事做,又没有手机,无聊死了一天天的。

想起要买鸡的事,姜玥去问了村长媳妇儿春花婶。

春花婶一听她要买鸡,连忙拉着她往家里走:“你要鸡,那好说,我家里喂了好几只,你这问的恰到好处。”

春花婶让姜玥看了她家的鸡:“看看这花色,看看这体格子,不是我说,村里就没有比我家更肥的鸡。”

“确实很肥!”姜玥感慨。

春花婶更骄傲了:“那是,我家的鸡可是用虫子和苞谷喂的,又营养的很。”

“那行,婶子,我想要两只,你看看多少钱。”

春花婶却支支吾吾,把她拉到一旁:“我不要钱,我听人说你家里有人在纺织厂,我想问问能不能弄点的确良的布和红布回来。我也不瞒你说,明年我家静静就要想看了,我想要点京市的布,给我姑娘撑撑面子。”

“婶子,的确良的不可不便宜,不仅贵还要票。”

“我知道,我知道,这些我都出,按原价来,你把鸡放在里面抵就行。这边又难抢到又难看,你帮我问问,行不?”

姜玥思考片刻:“行,既然婶子你都这样说了,我就写信回去帮你问问,这钱还是各算各的,免得弄不清,但是你知道这信件一来一回时间也久,怕是要到今年年后去了。”

春花婶表示理解:“没事,我准备明年上半年给她相看,时间正正好,那就麻烦小姜知青了。”

姜玥点头,付了钱提着鸡就走了,她打算再去一趟,正好忘记了之前说的都要寄山味给他们。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