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朝廷
谁也不会想到王柳烟居然会有这么大的力量,居然能让杨英这样一个“行尸”一样的君王,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居然让杨英有了改过自新的想法,不单单是这样,杨英现在居然还有了御驾亲征的想法。这不光谁也不会想到的。可能连杨英自己也不会想到……
王柳烟才不管这杨英是不是最终重新振作,在她看来就是想要这杨英早点死,越早越好。最好不要耗费自己心仪郎君杨俊的心力,最好他自己去送死。鼓动杨英御驾亲征可能就是这杨柳烟能够想到的最好的主意了。
清晨,当杨英从床榻上起来之后,就直奔前朝,去准备他御驾亲征的事情了。这可能是杨英当上这大隋皇帝之后,起的最早的一天。王柳烟呢?虽然清楚的知道这杨英的行动。不过她还是安然的装睡,一直到日上三竿的时候。
王柳烟并不想让杨英觉得,是自己期待他这样做的,或者是受到她的影响杨英才会这样做的。她要将这所有的一切做的悄无痕迹,就连杨英自己也会察觉,就已经掉入到她的陷阱当中。现在她和杨俊的大业未成,一切都要做到尽量的谨慎小心才行。
老王杨林在府中听说了杨英以自己为诱饵,剿灭城中乱党的事情。心中也是不由的一动。因为杨英很久没有这样积极的表现了。杨林甚至一度已经觉得这个人已经完全没有救了。但是他这样突然的一个举动。让老王杨林都有些大惑不解了。
这杨英怎么会突然转性了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更换杨俊的事,现在还真的不用太过着急了。
因为从能力上,杨英肯定是远胜杨俊的。虽然杨英之前的恶行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不过现在大隋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是用才不用德的时候,杨英被替换掉甚至是知罪处死,那只不过是迟早的事,不过在这之前。如果能利用他平定四方的乱党,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老王杨林对杨英之前恶行真的可以做到置若罔闻吗?不,当然不是,可以说老王杨林现在对杨英可谓是恨之入骨的。只不过站在整个大隋的立场上,站在整个大隋国家未来的立场上。老王杨林现在最清楚不过的就是,小不忍则乱大谋。现在保卫大隋才是压倒一切的最重要,最紧要的事情。为了这个事情,他什么都可以忍,什么都可以做。哪怕是跟着禽兽不如的杨英继续的合作下去。
“王爷,刚才陛下传来圣谕,说是一定要您进宫共同商讨一下御驾亲征平叛的事情。”
就在老王杨林还在权衡利弊,决定下面的路究竟要怎么走的时候,自己的家臣将这样的圣谕送到了他的手上。
“真想不到,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回光返照吗?这杨英居然转性了?不过这好像真的是天随人愿呀,杨英如果去平叛的话,等到得胜回京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很顺利的给他弄一个“抱病身亡”什么的,这既顾全了皇家的颜面,也可以顺利的让杨俊上位。真的一切都变得顺利成章……真是天佑大隋,我大隋不灭呀!大哥一定是你,一定是你在上天庇佑着我们,庇佑着大隋!”
老王杨林想到这里,一个跃身就从椅子上弹了起来。然后立刻命人为他准备战甲,他要披着战甲进宫满面见圣上杨英。单从这一点上就不难看出,老王杨林对于平定四方的叛乱,对于拯救岌岌可危的大隋,早就急不可待了……。
等到老王杨林进宫的时候,果然不出意外的宇文化及也出现了。宇文化及其实想的很明白,现在在这朝廷里,能够和他一较高下的,就只有老王杨林一个。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么他要对付的,要死磕的对手也就只有老王杨林一个。也就是说老王杨林出现的时候,他一定要同时出现,老王杨林参加的事情。他也一定要参加……。
所以一听说老王杨林会来,那么宇文化及自然也就早早的来了。当然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从圣谕上知道二楼杨英决定要御驾亲征的事情。对于宇文化及这样的一个阴谋家,怎么会错过这样的大好机遇呢?
在这宇文化及看来,正好利用这样的机会为自己尽量的谋夺更多的军事上的政治资本,为了自己的宏图伟业做好准备。杨英胜了对他有益,杨英要是败了,那么第一个改弦易帜的就是他宇文家,到时候这个天下就不再姓杨了,而是姓宇文!
“众亲家今天都来了,朕心甚是安慰呀!尤其是皇叔和宇文爱卿,你们不愧是朕的肱股之臣,在自己身体不适,家中爱子受重伤的情况下,依旧能来到朝上,可见大家是一心为了朝廷,一心效忠于朕。很好……哈哈哈真的很好!”
看到朝堂之上,百官居然如此整齐的全部到场,作为皇帝的杨英,心中也是不由的振奋起来。杨英心中也不由的升起一团火,确实自己当上这个大隋的皇帝之后,一直是疏于政务。让国家变成现在这个纷乱的样子。而现在自己要重振朝纲,御驾亲征平乱,众臣子居然还能在这里不计前嫌的和自己同心同德。作为一个帝王杨英的心里也是不由的会升起一份感动。
“陛下,这样的话,您就不必和臣子们说了。我想大家的心情都是一样的就是要重振我大隋国威。这次陛下亲征,我们一定誓死追随在陛下的身边。”
老王杨林看到杨英之后,心中也是不由的兴奋起来,因为杨英的样子,正是自己想的那样。但是老王杨林还是生怕杨英会突然反悔,所以赶紧逢迎道,老王杨林这样说不是要在杨英的恶面前表现的自己是如何的忠诚,而是要保证杨英御驾亲征的事情,是当着满朝文武说的,是确定的是板上钉钉的,实在没有办法更改的。
“皇叔,你的忠心朕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我看你已经将战甲穿在身上,难道已经决定要和朕一起,御驾亲征了吗?只是皇叔你一直身体抱恙,而且年事已高。这次征讨乱党又是舟车乏累。朕真的是有些不忍心呀!”
听到老王杨林这样的一番话,杨英更加感动。不由的要说一两句体恤的话,看到老王杨林都要冲杀战阵,杨英的心里真的是有一股暖流经过。心中不由的想,这才是真正的肱骨之臣,这才是大隋真正的忠臣良将呀!
“哎,陛下说的这是哪里的话,虽然我杨林确实是老了,但是依旧身子骨硬朗的很。作为建立大隋的老臣,一定要为重振大隋出上一份力的。更何况这是陛下亲征,老朽怎么能不追随陛下呢?”
老王杨林很谦虚的说道,听他的话好像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老臣在向杨英表达自己的不朽忠心一样。其实老王杨林心里就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在这次平乱过程中,紧紧的盯好了杨英,然后在最恰当的时间,最合适的地点,找一个合适的不能再合适的理由让杨英死掉……。
“诶呀,真想不到老王岁近暮年依旧有这样的慷慨壮志,真是让我等臣子自愧不如,虽然我宇文化及在征战沙场上,远不能和老王望其项背。但是我也有一颗对陛下,对大隋制热滚烫的忠心。这样的忠心是至死不渝的。而且我的犬子宇文成都也将近康复。我们父子一道愿意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论起说这样的表忠心的奉承话,宇文化及如果自称第二的话,那么绝对是没有人敢自称第一的。见老王杨林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宇文化及自然是不甘示弱的赶紧表忠心。当然他这样的表忠心也不单单的是为了和老王杨林争宠,其实他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就是要在恰当的时机,恰当的地点。用最合适的手段杀掉杨英,然后自己取而代之。宇文化及想的很清楚,如果说在这京城之中,有皇城的保护自己不会那么轻易找到机会下手的话,那么一旦出了皇城,那么随便一个什么样的机会,你杨英就是我宇文化及的刀下之鬼了。
世间的事情就是这么的充满了讽刺的意味,老王杨林和宇文化及,本来是一对死对头。却没有想到居然会为了同一个目的。估计他们两个自己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变成现在这样。
“哈哈哈……好……真的是太好了。有皇叔和宇文爱卿这样的贤臣。我这次平叛何愁不成何愁不成呀!哈哈哈……”
看到宇文化及也向自己表了忠心,作为杨英来说真的是更加的开心的忘乎所以了。因为杨英清楚的很,作为老王杨林和宇文化及其实是代表这朝廷的两派势力,这两派势力都如此的忠心于自己,都赞同自己的这次御驾亲征平叛的活动。不得不说是表明整个朝廷现在是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大家同心同德的想要重整大隋的河山……。
果然就在杨英褒奖宇文化及之后,所有的大臣全部跪在地上,三呼万岁的表示愿意效忠杨英,愿意和杨英一道平息叛乱,再创大隋江山……。
杨英自然也是心满意足的大笑起来。因为作为一个皇帝。他要做的只是一件事,就是凝聚人心。只要人心凝聚了,剩下的事情一切就可以迎刃而解、会有人去替他安排所有的事情,替他安排所有该安排的征伐事宜。
当然杨英也不能就这样走了,他将老王杨林和宇文化及叫到了后宫咸雅庭中。在这里他已经叫人准备了一桌子酒宴,准备要好好的款待一下自己的这两位肱骨之臣。当然也算是在出征之前,的一次践行宴。其实杨英是有一些不能被外人听到的话,要对宇文化及和杨林说,只单单能对他们两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