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群雄混战五
“我的态度?说起来真的是一言难尽呀!”
窦红线听完李昭的问题,现实不由的叹了一口气,她的无奈从这一声叹息中,已经是可见一斑了。
“我的态度还用问吗?自然是不愿意大家兵戎相见,甚至我知道对面是你们唐军的时候,都想要第一时间投奔过去。但是很多事情,真不是想的那么简单。我也是身不由己呀!”
话没说到半句,窦红线又是叹了一口气,这一句叹气的重点在身不由己的这四个字。
“那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身不由己呀?”
李昭的耐心又一次消耗殆尽了,她根本听不了窦红线的这许多铺垫,她想要知道的就是为什么,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这话说来就话长了,要追溯的话,可能要说道父亲年轻的时候,那个时候我父亲就和鱼俱罗相识了,是同村一起玩耍的伙伴。但是因为家里遭了大旱,想要活下去,只能去外面谋得一个活路,所以我父亲就和几个同村一起去外面闯荡,这里面自然也有鱼俱罗。想着外面的世界是如何的美好,到了外面才知道没有一处是愿意收留他们的容身之地。他们被当做外来人,被辱骂,被驱赶,直到他们被赶到荒无人迹的深山当中。那个时候,我的父亲真的是又累又饿,三天没有吃过东西了。其他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就在这个时候,鱼俱罗将自己节省下来的一个烤囊给了我的父亲。后来父亲才知道鱼俱罗当时也整整五天没有吃过一点东西了,这一个烤馕意味着鱼俱罗将活下去的机会,让给了我的父亲。当时我的父亲就发誓说,将来如果自己能够活下去,只要鱼俱罗来找自己,无论是什么样的要求,自己一定都会满足。正是因为这样,今天我们父女才会来到这里。”
窦红线尽量的长话短说,将前因后果说给瑶儿和李昭听。尽管这个理由可能真的没有办法说服李昭和瑶儿,可这是窦建德和窦红线父女会在这里的真正也是唯一原因。
“看你的样子,你是已经说服过你的父亲。但是没有用是吗?”
瑶儿听完窦红线的讲述,紧跟着问了一句似乎她已经了解到了窦红线的苦衷。
“对,正是这样,我已经劝说过父亲,尤其是……尤其是知道对面是唐军,是你们和世民。我真的很努力的劝说过父亲了。但是……父亲丝毫不为所动。我知道他的内心也会挣扎。父亲是一个一诺千金的人,更何况是对自己的救命恩人。”
窦红线进一步解释道。她并不是想推脱,她只是想要给自己的父亲做一个解释。窦建德并不是一个冥顽不灵的人,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他是绝不会卷入这样的纷争当中的。
“这么说起来,这件事并不是完全没有解决的可能,只是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昭姐姐,你愿意多花一点时间劝说窦建德吗?”瑶儿这个时候回头看看李昭,征求她的意见。
“如果你觉得有用的话,那我愿意跟你一试,毕竟如果能够化干戈为玉帛的话,没有人真的愿意打仗。”李昭将最后的决定权交给瑶儿。
“那我们就留下来吧,看看能不能找机会说服窦建德。这应该用得着。”瑶儿从自己的怀里拿出两个人皮面具,自己将一个套在头上,另一个交给李昭。
“现在我们就是你身边的两个侍女了。红线妹妹不会拒绝我们吧?”焕然一新的瑶儿和李昭互相看了一眼,然后异口同声的对窦红线说道。
“怎么会呢?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有两位姐姐在我的身边。我真的是太高兴了。”窦红线欢喜的拉住了李昭和瑶儿的手。
窦红线是真心的接纳瑶儿和李昭吗?当然是真心的,只不过她的真心是为了两个男人,一个自然是心爱的李世民,另一个就是讨厌的鱼赞。
回到营中,瑶儿和李昭算是暂时安顿了下来。窦红线去给李昭和瑶儿找一些生活用品。而在这个时候,李昭也有机会和瑶儿单独的聊上两句。
“瑶儿,你跟我说实话,你这样进入到这个军营当中,真的只单单是为了劝说窦建德吗?”
李昭并不傻,她敏锐的感觉到,瑶儿这次一定要混入到征讨大军的军营当中,一定是有她特别的意思,绝不是仅仅劝说窦建德这么简单。
“昭姐姐,既然我们已经进到大营,自然能多做就多做一点,只不过首先我们要保护自己,接着才是达到我们的目的。还有一点其实我的心里一直是很疑惑的,就是这鱼俱罗既然已经围困住了晋阳城,为什么迟迟不攻打呢?这么长时间,甚至连一次像样子的进攻都没有,这样的围而不打,他究竟是怎么想的,究竟是做着怎么样的盘算。这都是我想要知道和了解的。”
在李昭的面前,瑶儿没有任何东西是需要隐瞒的。她就把自己所想的,和将要做的全部说给李昭听。
“原来是这样,这鱼俱罗的行动确实是有点不合情理。看起来之前我们确实是想的很不够,这确实是需要研究一下的,看起来我们这次来的真的是太对了。”
瑶儿的问题,让李昭也是陷入到思考当中,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不知道这鱼俱罗究竟是打着怎么样的算盘。而这个问题也就只有深入敌营才有可能弄明白。
“诶呀,运气真好,我正说怎么给你们接风洗尘呢,没有想到今天居然是大都督的寿诞,我们正好去吃他一顿好的了。”
就在这个时候,窦红线一脸欢喜的走了进来,手上拿着一点丝巾和日用品。
“这么巧?也就是说,今天我们可以见到这征讨大军所有的重要人物喽?”
瑶儿看着李昭,会意的点点头,正是择日不如撞日,今天进入到征讨大军的营中,看起来正是时候。
“差不多吧,因为鱼都督是一个不喜欢铺张的人,尤其是现在还是战时,所以他特意安排不要太多的人参加,算是简单的一个家宴吧。”窦红线笑着解释道。
“那也不错,有能有吃的,有能认识人,昭姐姐,我们也简单准备一下吧。可不能给我们红线妹妹丢脸呀!”
瑶儿笑着应了一句,然后转头看向李昭,似乎对李昭说这是一个好机会我们千万不能错过。
是啊,家宴,这是一个将人聚集到一起的最好场合,而吃饭,很多时候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吃饭两个字,而是一个社交的环境一个社交的场合,吃饭反倒是变成了宽解人们情绪的一种手段。瑶儿和李昭的意图非常的明显,就是通过这次的宴会,了解一下这征讨大军的核心决策层的情况。
夜,终于来了。帐外升起的篝火,上烤着一只鲜美多汁的肥羊。也许所有人最热爱的美食就是烧烤,而对于烧烤最钟爱的食材,无一例外的都会选择羊肉,这在突厥是这样,在大隋同样是这样,所不同的只是烘烤的手法和调味有些许的区别,但是殊途同归,对于烧烤的无限热情是所有人都溢于言表的。
帐篷里的人呢?团座在一起,品着杯中的美酒,悠然的闲话。等待着鲜美的羊肉慢慢的烤熟。品酒其实追求的就是一种感觉,一种你只需要品酒单纯的感觉,这个时候其他的佐食其实都是不需要的。
“俱罗,真的是弹指一挥间呀,真想不到我们多年未见,再见你的时候,已经四十年华。可喜可惜呀。我们错过了在一起打拼的最好的年华。”
窦建德品着酒,不知道为什么觉得有一种忧伤的感觉,自己最好的朋友,自己最好的兄弟,当年还是一般的孩童,现在鬓角已经有点点霜痕。不惑之年,已经感受到年华已逝的沧桑,怎么能不叫人感到一种落寞。
“建德,这么高兴的日子,你何必要说的这样伤感呢?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我们这些没有身世背景的苦孩子,能够有今天的成绩,全部都是我们用双手,用命拼来的,虽然年逾不惑,但是我还并不服老。陛下将这讨逆的重任交给我,就是觉得我鱼俱罗还能行。所以我才约上兄弟你和我一起,共成一番大事业。人呀,只要壮心不死,那一天都是风华正茂的好岁月,那一天都是起义奋发之时,来我们举杯为我们的大事业干上一杯!”
看到窦建德落寞的样子,鱼俱罗也是心生感触。但是相比较月窦建德,他心中的志向更为远大,所以他身上自带着一种霸气,这种霸气让他觉得出了完成自己的大事业,其他的什么都不是问题。
一个简单的对于年龄的认识,就看出这鱼俱罗和窦建德之间,格局的不同,气质的差异。在窦建德这里,年近四十就已经想的是在一个山野荒山,过与世无争的闲适生活。而鱼俱罗想的却截然不同。在这不惑之年,她想的确是要一展抱负。一展自己的志向,建立一番功业。不同的人生选择,让这两个人对一些事情,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和见地。
“俱罗你有如此的志向,作为兄弟怎么能不帮你实现呢?来我们再干一杯!”
听了鱼俱罗的志向,窦建德也是不由的觉得有些汗颜,同样的年岁,自己被鱼俱罗还要年轻几岁,却已经没有了志向,鱼俱罗恶志向怎么能不让窦建德觉得有一种被点燃一样的感觉呢?
“哎,大哥,我今天可不是单单为了庆生找你来的。我是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想要和你商量一下。”
鱼俱罗端起了酒杯,但是却没有喝下,而是话锋一转,说有重要的事情和窦建德商量,这让窦建德不由的精神为之一凛。
是这重要的事情究竟是什么?这重要的事情究竟关乎到谁。这都是让在座的所有人都竖起来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