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不同术法之间的差异
很多人在发生问题时候都希望自己可以独立解决,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问题也就出现了,很多说的天花乱坠的东西,为什么真到了用的时候,效果却一般甚至没有用处呢。
?
现在社会上主流的主要是道家,佛门,还有外来宗教,还有民间很多易上手的实用技巧,那么究竟什么有用什么没用呢?
?
当然这世间的东西并不可能都有用,术法口诀技巧也是一样的。存在这一个限制,那就是适用性的问题,选择不适合的自然会出现没效果的问题,不可否认,还有太多的都是没用的东西,说白了搂钱。
?
我一直主张一个老派的做法,法不轻传,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迷恋这些好玩的术法,从而修习,这就出现了一个很多人都听过的问题,五弊三缺。五弊三缺怎么出现的,难道这些东西真的不能学或者不该存在吗?五弊三缺是因为滥用而导致的,只是单纯的学了如何使用,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转方法,虚耗之后的结果就是这样,从而被总结为五弊三缺,术法本身没有这些,只是使用者不懂得配套的其他东西而已。
五弊三缺怎么出现的,难道这些东西真的不能学或者不该存在吗?五弊三缺是因为滥用而导致的,只是单纯的学了如何使用,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转方法,虚耗之后的结果就是这样,从而被总结为五弊三缺,术法本身没有这些,只是使用者不懂得配套的其他东西而已。
正道的东西好用。这个是大家都看到的,为什么还会有人去钻研别的路径呢?实际应用里,很多民间的东西都是走了捷径,他们被开发出来,可以出现速成的效果,所以修习者众多。
?
先说说正道的东西,很多道士或者和尚,都会以各种缘由传法,传的是一些生活中可以用到的基础性的东西,被不明原理的人奉为神技大肆夸耀,最后言过其实,其实很多实用的东西经过测试之后,还是很好用的,但是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况,为什么普通人用和专业人士用都不同呢?这个问题涉及到一个传承问题,也就是权限,就像大家都是人,有些人一呼百应,一些人百呼无人应是一样的。
?
无论是佛门,道家,还是一些海外传承的东西,其实都有着严苛的传承制度,他们的传承最大的优势在于,一旦获得了权限,那么权限内的都可以用,不管你学的精不精,当然,学的精的人必然更加效果好一些。就像道家的箓,箓的品级就是权限的象征,也是权限的给予,正五品的等同于城隍的权限,大概就是这样,这是被上天承认的一种方式,所以画符盖了印之后,效力自然强劲。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同样的咒文,道士念可以降妖捉怪,普通人念连个小鬼都赶不走的原因。
?
?
佛门有很多很多的东西,可惜现如今大多数的佛门弟子,只剩下了经文,别的都被遗弃了,然后吸收了弟子之后,先教虔诚,规矩,然后给一段经文让去修。我从没有排斥任何的路子,只是不喜欢这些耽误别人还借此敛财的人,至今推荐我修经文的人遇到很多了,都告诉我如何如何的好,可是他们自己问题搞不定,却来求助我,打着同修道友的名号来度我,说白了就是扯一堆没用的让我免费办事。
我从没有排斥任何的路子,只是不喜欢这些耽误别人还借此敛财的人,至今推荐我修经文的人遇到很多了,都告诉我如何如何的好,可是他们自己问题搞不定,却来求助我,打着同修道友的名号来度我,说白了就是扯一堆没用的让我免费办事。
?
为什么会出现今天这种情况,其实原因很简单,现如今大家处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都过着快节奏的生活,都希望速成,那么经文就成了捷径,确实是捷径,因为正道的正法想要学会都是以十年为基础单位的,不可能短期内出现超级高手。经文理所应当的扛起大旗,然后充分发展起来。
经文究竟怎么回事,真如传说中那么玄乎吗?当然不是,人通过膜拜诵读经文,可以吸引一些喜欢或者想要学习的灵(不管是什么,只要有灵性的都算)来听,这是我们作为人的一种优势,他们来听自然不会白白的听,而是会帮助诵读者解决一些问题从而可以让诵读者可以好好诵读经文,这就是初期诵经的为什么会运势有改善的原因,那么之后呢?在出现一些好的事情之后,灵不可能解决掉所有问题,那么就会逐渐的发觉没有以前那么顺了,这个时候九成修经文的诵经者会祈求点什么,然后听到诉求的灵有处理能力的就会帮助。但是这个世界不可能只因为一直诵读一部经文而所向披靡,再发展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出现另一个状态: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他们不可能没有诉求的无偿帮助人,等到需要收取报酬的时候,问题就会出现,那个时候,同修的其他人包括教导的师傅等等的人,都会告诉修经文者,这是你的磨难或者考验,其实不是这样,这就是灵帮助之后他们要收取报酬走人的情况。用完了,彻底失去作用之后就会被抛弃掉。剩下的结局可想而知。
我一直都在分析原理,而不是告诉别人,具体的东西该怎么操作,因为真的想学好一门之前的技艺,真的非常耗时,有些需要十年,有些二十年,有些甚至穷极一生都未必能够成功。
想要学习相关东西的,我的观点是,多动脑子,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