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来朝
天授二年,元月初一,武皇颁布诏令,正式定都洛阳。这年祭天,武皇还是初献,亚献是太平,终献却是武承嗣。
朝野上下,猜测纷纷。
对于武承嗣而言,这绝对是一个好的开始。武皇给了他这样的荣耀,他顺势鼓动心腹上书请立太子,也算是合情合理。
元月初二,武皇再次颁布诏令,将原来贬为庶人的章怀太子李贤之子封为郡王,“请”回神都。那两个孩子经历了太多腥风血雨,突然得此恩宠,只觉大限将至,竟是在路上染病暴毙。
武皇听闻消息,痛心疾首,亲自在天堂为两个孙儿诵经超度,以示天恩浩荡。
元月初八,四邦来朝。这是武皇登基后第一次四邦朝见天子,武皇穿戴好隆重的衮服,端然坐在万象神宫的龙椅之上,迎接各国使臣。
往年面见使臣,都是在贞观殿,可贞观殿的宫阙比起万象神宫来,实在是逊色不少。
使臣们尚未踏入万象神宫,便被这座巨大的宫阙吸引住了目光。他们忍不住惊呼、惊叹,全然不敢相信世上竟有这般高耸于云的华丽宫阙。
这几日都是晴日,并没有下雪,阳光灿烂地照在万象神宫顶端的那只朱雀身上,朱雀迎风展翅,仿佛随时会乘风飞上九霄。
东瀛使者张大了嘴巴,看着这壮丽的宫阙,不禁木立当地,以为是看见了神阙,等回过神时,慌忙跪地朝着万象神宫虔诚叩拜了三下。
吐蕃使者见识过大明宫的绝美,也见过许多大唐的美丽宫阙,却是头一次看见这么高耸的神宫。
大周开国,气象万千。
那女帝就坐在万象神宫之中,文武百官左右齐立,竟比先前的大唐朝堂还要让人觉得威严肃穆。
女子当天子,这可是古往今来第一个。吐蕃使者本以为可以趁机捞点什么好处回去,可瞧见这整肃的朝堂,他突然觉得自己错了。想到这里,他不禁往身边的突厥使者瞥了一眼,那突厥使者也满眼惊色,想来心境与他一模一样。
未入万象神宫,便先心战输了一筹。
武皇坐在明堂正中,明堂上富丽堂皇的雕纹映照着光明的宫灯投落下来,她似乎整个人都在发光。
这哪里是寻常女子,分明是天佛降世的圣人啊!
龙台之下,内舍人上官婉儿卓立在阶边,她穿着一身月白色的官服,眉心点梅,下颌微扬,即便只是小小的女官,她也有臣子不卑不亢的风骨。
百官之首不是别人,正是镇国公主太平。
她今日也是盛装打扮,一袭红裳,腰间系着一条金丝璎珞,双臂上垂着金色披帛。她端然站在那儿,鬓边簪着一朵团花粉牡丹,花钿鲜艳,胭脂如霞,樱唇左右两侧也点上了两点面靥。
若问大周何处觅国色,且看公主今朝艳绝天下。
今日是大周的盛事,也是阿娘第一次以天子之身面见四邦使者,她身为公主,也必须盛装打扮,让那些人瞧瞧,什么叫做国色天香?
二十六岁的太平风韵正浓,这一身宫袍在身,即便远远瞧上一眼,都让人忍不住心酥。
使者们尚未入殿,这殿上便先酥了两人。
驸马武攸暨站在武官的队列之中,他的视线自同袍的间隙间穿过,牢牢地盯在了太平身上。那风华绝代的公主,却是他可望而不可亲近的“名义”发妻。每次想到这里,他便觉得心酸。好在梅氏是个体贴的,这些日子他去公主府中,陪伴梅氏与平安,虽说不能填补他心间的那点遗憾,可也算是有舍便有得。公主偶尔也会留他共进晚膳,已经不似当初那般冷冰冰的。
或许……
他存了一线侥幸,视线悄悄地落在了武皇身上,姑姑若是能多活十余载,公主那时已过不惑,应该也不会再寻其他的郎君了。
婉儿没有想到公主会做这样的打扮,明艳得让人移不开眼。她只庆幸,她必须站在龙台下正视文武百官。如此一来,她便可肆无忌惮地顾看她的殿下,将殿下的妩媚尽收眼底,暗藏心间。
如此招摇,也不知今日会有多少人将公主的美悄然记下。
只要想到这儿,婉儿便觉一股酸涩缠上了心间。偏生这个时候,太平仿佛知道婉儿会顾看她,只见公主微微侧脸,嘴角对着她扬了扬。
殿下在安抚她,婉儿却记了仇,明明是在“挑衅”。她暗暗算了算日子,三日后她可以休沐一日,到时候定要登门好好算算这笔“醋”债。
“宣各国使臣觐见――”殿外司礼内侍一声高唱,各国使臣重新整了整衣冠,便鱼贯步入万象神宫。
原以为万象神宫外面已经足够华丽,踏入这儿方知一切都错了。这里面佛光明亮,万象齐俱,哪里是天子的朝堂,明明是天宫神仙洞府。
东瀛使者忍不住深吸了好几口气,还是静不下心神来。这样富丽堂皇的一座神宫,该是多少能人巧匠的心血才能凝成。他的心湖激荡,幻想着能持烛一寸一寸地膜拜这座华丽的宫阙。
“拜见大周陛下。”各国使臣各行各礼,向武皇宣示最真挚的敬意。
武皇大手一挥,“平身。”声音有如洪钟,那不怒自威的仪态,让这些使臣们不敢再小瞧这位大周女帝。
随后,各国使臣各献来朝贺礼,武皇一一收下,也命太平准备回礼,以示大国邦交,互通往来,互惠互利。
突厥使者献宝之后,忽然笑容微深,“我突厥还有一宝献上,陛下可看看,能否换一城之地?”
武皇笑容微敛,“一城之地?朕倒要瞧瞧,是什么稀罕的宝物。”
突厥使者拍了两下手掌,一名随从走了出来,当众剥落身上的毛皮大衣,揭下毡帽,竟是一个穿着僧衣的绝妙少年僧人。
只见这少年僧人缓缓抬眼,一双桃花眼澄净无尘,他只轻轻抿唇,便让人心窝里微微一痒。
突厥使者介绍道:“这位法师,发号莲i,有通天之能。”他来周之前,便已调查清楚,武皇重佛,又是女子,向武皇献上佛子,当是上佳之礼。
武皇沉眸,“何为通天之能?”
突厥使者捂着心口向武皇行礼,话中有话道:“夜览星河,举手可摘星。”
“好一个举手可摘星。”太平微笑着附和,往前走了一步,“母皇,儿也可以摘星,还不止一颗。”
武皇忍笑,“不得妄语。”
“若是臣真的摘了星,母皇赏臣几座城池啊?”太平轻笑。
“若是摘不得,可要按欺君论处。”武皇肃声提醒。
太平得意仰头,“若是摘得,这位法师便也没有什么稀奇之处,母皇,你说是不是?”
武皇点头,“确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