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打不开的门 - 战国:穿越来破局 - 不是江烟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3章打不开的门

“四平八稳的日子里,谁都能讲出几句大道理。主张人权,占领道德高地很简单。但当暴风雨来临之时,人们就慌了手脚,再无力顾及所谓的正确,只能随波逐流。”

城轨里,常宿安捧着《金色梦乡》,看到了这么一句话。

就在刚刚,他去找诗台的老板,发现已经人去楼空,已经变成了女装店。

他似乎有一些明白南山牧野说的“种子”是什么意思。

在这一个星期的校园生活中,他感觉自己不一样了,那些数学、物理、化学的概念理解起来轻而易举,举一反三,举一反十。

“听说你退出重点班?”宋颜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歪着头朝常宿安问。

常宿安扭头,对上了她的眼睛。

脑海中3d探测自动展开,在自己的旁边,一个巨大的光点,象征着炼气士的光点。

而在自己身边的,正是宋颜。

常宿安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家,他满脑子都是:宋颜是炼气士??

他实在不敢相信。

躺在床上,看着倒计时归零,黑暗强行将他拉入梦乡,回到战国时期。

鸡啼声长。

常宿安从床上跳起,迎接他的是战国的第一缕阳光。

不算今日,距离羊自珍的对赌还有两天。

既然自己的徒弟确信会赢,师傅泰山自然也全力帮助。允许常宿安使用所有的工具,甚至如果需要,泰山还会帮他打下手。

然而,得知宋颜极大可能是炼气士的常宿安压根就没心思准备与羊自珍的对赌。直到最后一天。

当然,这两天常宿安也不是白白度过,他构思了想法并且绘制了图纸。

这个时代还没有纸,是用竹简来记录事情。

绘画图纸这种精细活当然不能放在在竹简上。

目前最佳的材料便是丝帛。

然而,丝帛一般流行在贵族间,常宿安身为小小平民自然无法买到。

于是,在泰山四处奔波与不懈努力下,常宿安终于买到了丝帛。

经过了解,常宿安发现古代的锁都是利用是否错位来实现锁的开关,即当某两根木块位置不同,锁处于关闭状态,若位置处于同一高度或者水平,则锁处于打开状态。

常宿安想要稳赢,自然不能使用这样的传统方法。作为一名现代的高二学生,自然是需要使用物理知识。

自锁现象便是答案。

所以他想利用自锁现象制作一闪永远打不开的门,一个“神锁”。

构思有了,丝帛也到手,常宿安开始绘画。

他先在丝帛上画上各个零部件草图,包括部件的具体长度。不仅如此,他还画了各个零部件之间的组合方式,当所有零部件制作完毕,便组装在一起变成一把门锁。

这与古代的锁具做法完全不同。

当专注于一样东西时,时间总是会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天就黑了,常宿安没有睡觉,仍在制作。

图纸早就在丝帛上画好了,泰山拿过去坐看又看也没看明白。

他不理解,这些这么小的零部件能做成什么?

对于常宿安的受力分析,他不明白那些像是箭矢的线条表示什么?蕴含什么信息?

总之,泰山不明白做锁具为什么要制作这些东西?

一放松,困意袭来,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房间,躺下睡觉。

今早刘老二过来拜访,专程来看看常宿安准备的怎么样。一进门,便看到了满地的零部件。

他问泰山这是什么?泰山也表示不知道。

刘老二在一片木屑中无意看见一张丝帛,捡起来发现是常宿安的手稿。

线条简洁流畅,所画之物精巧非常,但这有什么用呢?

泰山不知道。刘老二这个走南闯北的人也没看出什么名堂。

当最后一天来临,门锁的全部零部件已经制作完毕,最后一步是拼装,也是最轻松的一步,常宿安决定晚上再进行组装。

按计划,今天,泰山要教自己如何解锁。

“锁,门键也,可护物之周全。如镜之双面,如日月,能阖之亦能解之。现在,你要认真听,为师将会教你如何解锁。

……”

睢阳城北边是王宫,东边是贵族居住地,西边则是集市,南边则是平民居住的地方,以及守卫军停留的地方,大牢也位于这边。

睢阳城的正中间有一个刑场,执行死刑的犯人会被送来这里。到点后,犯人斩首,头颅放在集市示众。

这个刑场不只是执行死刑犯的斩首,有新规推出或者收取赋税等都是在此处执行。

在娱乐设施少的可怜的战国,比斗就是最大的乐趣。人与人也好,人与兽也罢,只要是比斗,就是娱乐。

因此,每每出现比斗,都会吸引众多的人前来围观。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