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众人在这座石山上奋战了一个日夜,满心都想着要救的是臻郡主,而这道突然的出现的声音显然不是臻郡主的,一时间众人吃了一惊,全都呆住了。
“上头的人,统统退后二十丈开外。”外面安静下来,里面那道焦急的声音更加清晰,“从现在开始你们默数二十个数,我就要发功了。”
这是沈惊云!她不是神志不清了吗,怎么会说话如此清晰?
没人比谢萧舟更了解兰莹,和她身边的亲人,所以短暂地吃惊之后,谢萧舟便回过神来。但来不及细想太多,他连忙命令众人退后,裂缝狭窄无后可退,众人便纷纷飞身而上,回到了地面。
安逸虽然很着急,可是她不会轻功,怕下去只能帮倒忙,便一直趴在上头关注着底下的情形。
下头的碎石太多了,搬了一天一夜也没有找到兰莹,安逸急得团团转,又不知道底下怎么样了,只能跪在地上,把各路神佛拜了一遍,嘴里念叨着:“不管何方神圣出手相助,请一定要保佑阿莹和老祖宗平安,我安逸一定给你们重塑金身,供奉香火。”
她正念念有词,忽然发现下面的暗卫一个一个往上飞,安逸慌忙站起来:“你们怎么都上来了?找到郡主了吗?”
暗卫们纷纷摇头,人倒是找到了一个,但应该不是年轻貌美的郡主。
安逸急得六神无主,谢萧舟最后一个飞上来,她上前拉着他,绝望又愤怒地质问:“连你也不救阿莹了吗?”
“没时间解释了,你马上就会知道。”谢萧舟扯着安逸便往后退。
裂缝之下,一声轰然巨响,一块块石头飞溅到半空中,接着被内力击碎,竟然碎成了雨滴般大小的瓜子片,如一阵细雨砸下,接着一道翩若惊鸿的身影从乱石之中腾空而起,飞跃而出,待她稳如磐石般落地,众人才发现,她怀中还抱着个人。
“好功夫!”
能做暗卫的都是训练有素的练家子,看到这么惊才绝艳的武功,太子府的暗卫们竟然忍不住喝起彩来。
思阳看得眼睛发直,这才是名震武林四十年的沈惊云的真正实力啊,实在太牛了,若能拜师学到一二,将来她在暗卫所,那还不是横着走,估计就连四十多的老费都得管她叫一声思阳姐。
安逸愕然了片刻,哭着冲过去:“阿莹阿莹,你怎么样?”
两天两夜水米未进,兰莹虚弱地连张开眼睛的力气都没有了,听见安逸的声音,她强撑着最后的意识,喃喃道:“安逸,你快看看我祖母怎么样了?”
沈惊云怀里紧紧搂着她的宝贝孙女,担忧道:“我没事,我给阿莹运了些内力撑着,你们快去叫大夫来看看她!”
沈惊云这样武功绝世的高人,被压在下面两天对她来说,实在不算什么,顶多就是耗费了些力气,看起来有点疲惫而已。
原来沈惊云的脑袋上之前挨了一瓦片晕了过去,可在巨石压顶的那一瞬间,她忽然感受到一股巨大的冲力,那冲力将她浑身的血脉冲开,也让她恢复了神智,却已经来不及带兰莹出去了,沈惊云只得急中生智用内力拨开了几块巨石落下的方向,构建出了一个只能两人容身的小小的空间。
被压在底下,性命暂时无忧了,上头的石头压成了一座山,她百般施展功力,都无法冲开石头山逃生,只得暂时用内力调匀呼吸,保存实力,最终等到了谢萧舟带人来救,石头被搬走大部分之后,她的功力已经可以冲开上头的石块,这才破土而出。
兰莹听见祖母说话的声音,悬空了许久的一颗心放下来,她本就是强弩之末,硬撑着不睡而已,此刻心劲儿一卸下来,立刻睡在沈惊云的怀里不省人事了。
董郎中其实一直带着几个徒弟拖着担架等在旁边,原也是愣住了,听见有人叫“郎中”,才连忙上前去查看兰莹的情况。
待沈惊云稳稳地将兰莹放在担架上,安逸这才觉出不对劲儿来,她猛地抬头去看沈惊云,面孔还是那副慈祥富态的面孔,眼神却不再是迷蒙懵懂,而是恢复了清澈精明,正是当初带她回府的朝廷驻南疆安抚军总元帅沈惊云。
“老祖宗,你好了,你回来了。”
安逸再次嚎啕大哭,但这一次,是喜极而泣。
这辈子,她除了父母去世的时候,再也没这样哭过,仿佛要把一辈子的眼泪都流干了,哭的脸上又是鼻涕又是灰,那模样同当初沈惊云捡到她的时候一模一样。
她这一哭,沈老太君才认出来她是安逸,感慨道:“阿莹长大了,小安逸也长大了,都这么高了啊,你们现在都是大姑娘了。”
自从几年前,沈惊云突然发了一场高烧之后,她的世界只剩下混沌,白天黑夜都痴痴呆呆的,现在恢复了神志,过去的几年宛如白驹过隙,其间发生了什么,她都记不住了,而方才看清楚安逸和兰莹的模样,只觉得孩子们一夜之间便长大了,那感觉恍如隔世啊。
沈惊云抬眸,扫了几眼站在一旁的暗卫们,最后目光落在谢萧舟身上,这个年轻人剑眉横斜,面色肃穆凝重,虽然脸上布满灰尘,目光仍是炯炯清澈,一望而知不是寻常之辈,应是这群人的头领。
她客气开口:“不知阁下是?”
谢萧舟浑身上下满是尘土,为了把兰莹从地下扒出来,他胳膊上的衣袖被石头的尖角刮破成了一道道的碎布片儿,双手十根指甲全部脱落,血迹和灰尘早已混在一处凝固了,整个人日看起来狼狈不堪,但他仍然规规矩矩向着沈惊云双手抱拳:“晚辈谢萧舟,久仰沈元帅大名了。”
沈惊云听到“谢萧舟”三个字明显怔了一下。
安逸抹着眼泪:“这是太子殿下。”
沈惊云知道了他的身份后慌忙来扶:“竟是太子殿下,老身僭越了,如何当得起殿下如此。”
谢萧舟坚持行礼:“不,于公于私,沈元帅都当得晚辈一拜。”
他一躬到底,接着便一头栽倒,从那日在京畿大营知道京城地震,到听说兰莹出事,至今两天两夜,谢萧舟一刻都没有休息过,已是心力交瘁,便是铁打的身子,也撑不住了。
众人连忙抬起谢萧舟和兰莹去了后花园的防震棚子,这是明王府的众人在地震后找了些砖头木棍和废墟中翻出来的布料,临时搭建起来一大片棚子。
棚子里躺着几百个重伤员,是众人从各处废墟中挖出来的,有平民百姓也有各府的奴仆。
虽然谢萧舟带了不少人来,但是朝廷的物资还没送到,大家都只能想办法自救,众人一时间也收拾不出来其他的地方,只好把谢萧舟和兰莹也暂时安置在棚子里。
棚子里条件实在简陋,而他们俩身份高贵,不好同闲杂人等在一处,思阳想了个办法,拿出一块床单子,在棚子一端勉强给两人隔出了一个单间。
董郎中给三人分别号了脉,沈惊云生龙活虎,只有一些小擦伤;兰莹也没有受伤,她晕过去是因为两日没有吃喝,身体虚弱,董郎中连汤药都没开,只让人想法子熬了些米粥来,配上红糖,喂兰莹喝了下去。
他对沈老太君道:“郡主只是受惊了,静养一夜便可恢复。”
三人中,谢萧舟的情况反而是最糟糕的那一个,他劳累过度,两条手臂全是石头磨出的伤痕,有些伤口很深,皮肉都外翻着,指甲也掉光了。
董郎中给谢萧舟清理了伤口,又撕了些棉布床单给他的双臂和双手全部包扎起来,做完这些,董郎中便去看其他伤者了。
沈惊云用了些吃食后,已经完全无碍,她便带着安逸和谢萧舟的暗卫们一起去救人了。
天灾面前,人性中的善良被最大程度的激发起来,但凡能动的,都没法对那些被埋在废墟下苦苦挣扎求生的性命坐视不理。
谢萧舟昏昏沉沉地睡着,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睁开了眼睛,脑子混沌了片刻,才意识到了自己是昏迷过去了,现在醒了。
他脑子瞬间想到的便是,不知阿莹现在如何了?
他焦急起来,第一个念头就是要起身去寻她,他挣扎着坐起来,一偏头,却发现兰莹正安静地躺在离他只有一尺的地方。
阳光从缝隙中透进来,落在她瓷白的肌肤上,她漂亮的眼睛紧闭着,逆着光,他看见她纤长的睫毛上落了些细密的灰尘。有秋风掀开布帘吹进来,她美丽的睫羽便微微抖动着,那般脆弱精致的模样,像一只受了伤的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