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兰莹和谢哲宸的婚事定在了八月。
寻常百姓嫁娶尚且需要提前三个月到半年准备,他们从订婚到成亲却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准备,确实过分匆忙了些。
但一来是谢哲宸的年纪实在不小,慈淑太后最近几年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十分渴望看见小儿子成家立业;二来是兰莹也希望能快些定下来,不要再生出什么别的波折了,所以双方对这个婚期都觉得可以接受。
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办好这一场上到太后皇帝,下到满城看热闹的百姓都盯着的婚事,可把礼部上上下下忙坏了,从尚书到主簿,全都铆足了劲儿,生怕把这场备受瞩目的婚礼办砸了。
皇家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婚礼,兰莹自然也得为成亲做些努力。
大姑娘出嫁总得带些嫁妆,大到银票田产地契,小到家具被褥鞋袜,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寻常人家嫁女,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能让后宅主母们忙活地晕头转向,嫡女庶女各有定例,该带的一样不能少,不该带的一样不能多,毕竟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从此后跟娘家再无财产关系了。
但这种苦恼兰莹完全没有,身为明王府唯一的继承人,明王府的一切都是她的,王府里有什么,库房账簿标的清清楚楚,到时候直接把账册一拿便可以。
但是大管家刘茂典还是抓着安逸象征性地做了些准备――把明王府各地的数百家铺子上半年的账簿盘了一下。
安逸一开始听说是给兰莹准备嫁妆的,很开心地陪着刘茂典忙前忙后,到后来发现,其实刘茂典就是找理由骗她做事情,不由地十分恼火,她坐在账房门口,看着几十个把算盘珠子拨得噼里啪啦的账房先生们,嘟囔道:“旁人都是一百零八抬红妆,咱们可倒好,弄了一屋子账册。”
思阳叹了口气:“这一屋子账册里的银子,不知道能买得多少一百零八抬红妆,澈王爷娶咱们郡主,真是赚大发了。”
思阳完全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作为一名极其出色的暗卫,过去的几年里,不管大小任务,她每次都能用超高标准完成,暗卫所上下哪个不是提到她的名字就竖大拇指。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狗腿子,首先,上峰交待的事情要办好,上峰没有交待的事情也要办好,要想上峰之所想,急上峰之所急,把事情办到上峰的心坎里,只有这样,赏金和荣誉才会源源不断地涌向怀里。
这一次也是如此,虽然太子殿下只是命令思阳保护兰莹,但思阳敏锐地察觉到了太子殿下对臻郡主有那方面的意思,于是她不仅充当起护卫,还主动承担起了媒婆的责任,本以为这波抓了条大鱼,将来回暗卫所能吹一辈子,结果她这媒婆做的一塌糊涂,郡主的婚事倒是成了,可是新郎官换了。
看着被困着出不去长吁短叹的安逸,思阳也懊恼不已,明明她兢兢业业地穿针引线,怎么这事儿就办砸了呢?不行,她一定要去问问四喜公公,到底发生了什么。
思阳挤眉弄眼地对安逸道:“县主,虽然说咱家郡主的库房里金银首饰一样不缺,但毕竟成婚了,总要再打几样时兴的新首饰才好,还有衣裳,也该做多做几件新鲜花样子,奴婢知道郡主不缺衣裳首饰,但总该图个吉利不是?”
安逸一拍大腿:“对极了,你怎么不早说,我怎么没想到呢,这可是正事,是大事。”她招手叫来一个小厮,“去告诉刘管家,本县主有重要的事情要去办,这地儿他另外找人看着吧。”
安逸带着思阳一溜烟儿地跑了,她先去了云想阁找余掌柜,她跟云想阁的几个打版师傅一向谈得来,常常有各种奇思妙想,同这些师傅们在一起泡上一整天。
思阳便趁着安逸不注意,悄悄地溜了出去,直奔太子府去找四喜。
四喜打开后门,将她放了进去。
思阳看清他的样子吓了一跳:“喜公公,几日不见,你为何仿佛老了十岁。”
四喜愁云惨淡:“咱家心情不好。”
“喜公公为何心情不好?”
“还不是因为臻郡主要嫁给别人了。”
思阳眨了眨眼睛,探究道:“喜公公,你不会也对郡主有什么别的心思吧?”
四喜气得拿拂尘甩了她一下:“少胡说,咱家还不是为了殿下发愁,你是不知道,太子殿下离开京城前一晚,整夜未眠,就那样对着臻郡主的画像枯坐到天亮,殿下脸上那表情,真的是,啧啧,只怕死了十年的人,脸色都比他好看些。”
思阳鄙夷道:“一看您就没有经验,死了十年的人早就烂的没有脸了。”
“谁要跟你说这个!”四喜瞪她,“殿下不在京城,你跑来做什么?”
他不提也罢,一提思阳便愁眉苦脸:“殿下到底是什么意思,怎么这节骨眼儿上去巡兵了呢,他再不回来,郡主可就真要嫁了,哪怕殿下婚礼当日回来呢,只要殿下一声令下,我就把郡主劫了,送进太子府的洞房。”
四喜叹气:“可殿下的意思,就是等郡主嫁了他再回来。”
思阳翻白眼看他。
四喜重重点了点头:“就是这样,你不信也没用。”
思阳道:“那我怎么办?我是继续待着,还是回来。”
四喜挠挠头:“这个殿下没说,你见机行事吧。”
思阳急了,三下五除二把最近明王府发生的事情给四喜说了一遍:“要不然你给太子殿下飞鸽传书一封密信,让他知道婚礼已经迫在眉睫了,说不定刺激殿下一下,会有些用处。”
*
作为一名待嫁的新娘,通常都是很忙的,旁的不说,首先就有一大堆绣品要做。
比如婚礼当日,铺在洞房床上的六床喜被,还有各色枕套,就都是出自新嫁娘之手,让各路宾客都能见识到新娘的女红手艺是多么精湛。
除此之外,新娘还应该给婆家的长辈亲戚们,准备一些香囊、荷包、手帕、发带之类的小东西,让婆家的人都知道这是个贤良淑德的新媳妇。
这些东西当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准备齐全的,一般的小娘子从十岁开始,娘亲便会带着她开始绣嫁。
但不凑巧的是,兰莹五岁便没了娘亲,而沈老太君在过去叱咤风云的几十年里,一直都骑在马背上跟刀枪剑戟打交道,从来没有拿过绣花针,以至于兰莹压根就没有好好学过女红。
前世也是如此,当时兰莹跟谢萧舟的婚约定下之后,才发现自己连一件拿得出手的绣活都没有。
为了讨未来夫婿的欢心,让谢萧舟知道,她是个温婉贤良的好女子,兰莹在家里没日没夜地拼命绣嫁妆,几个月没有出门,眼睛累得通红流泪,手指上扎得全是血泡子。
可惜那些耗费了她无数心血的绣品全被锁在了坤宁宫的库房里,直到被烧成灰烬,谢萧舟也没有见过它们。
这一世的兰莹依旧不擅长针织女红,但她要淡然地多,直接吩咐郑妈妈,需要什么,就让府里的绣房做好,若是家里人手不够,缺什么便去买。
她已经想开了,婚姻幸福与否,重要的是你是不是嫁对了人,跟嫁妆有多少,嫁衣是不是自己亲手绣的,毫无关系。
郑妈妈却有些迟疑:“郡主,你一件都不亲手做吗?这怕不合规矩,婚姻大事,事事处处都要讨喜才好,万一那日有看热闹的问起来,多少有些尴尬。”
兰莹笑笑:“郑妈妈放心,若有人问,你只管说,每一件都是我亲手绣的。”
当郑妈妈将准备好的绣品送到兰莹面前,请她过目的时候,兰莹叫巧梅取了针线来,她十分随意地在每一件上面都绣了一针,然后对郑妈妈狡黠一笑:“郑妈妈看,我没有唬人吧,这里头一件件都是我绣过的,这样总算讨了吉利吧。”
郑妈妈扶额大笑:“还是郡主聪明,老奴年纪大了,脑子也不够活络了,合该如此,哪有千金大小姐全靠自己绣嫁妆出门子的。”
婚礼的日子一天天近了,需要准备的事情千头万绪,谢哲宸每日忙得团团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