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陆倚云的声音不大,兰莹听见了,却并不想理会,也懒得知道是谁,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值得她给个眼神。
她连头都没有回,继续微笑着同众人打趣:“姐妹们若是去云想阁,有瞧上眼的东西,尽管叫余掌柜给便宜些,他若是不准,回头我就扣他工钱。”
大家高兴地拍手叫好。
陆倚云看着人群中心的兰莹,着实愣住了,她初来京城,自恃是侯门贵女,父兄都是手握兵权的封疆大吏,本想立个下马威的,结果这些京城的小娘子们连理都不理她,让她很是没面子。
蒋如兰身子一扭,故意用宽广的后背挡在陆倚云前面,自嘲道:“哎呀,我就没有这种烦恼,云想阁每次出这种好看的款式,都没有我的码号,省钱了。”
陆倚云涨红了脸,眼神也变得愤怒。
施雪融不解道:“蒋姐姐,你可以量体定做呀。”
蒋如兰嘟起了嘴:“工期太长。”
陆倚云终于找到了泄愤的机会:“似你这副天蓬元帅一般的尊容,工期岂能不长,怕是要付双份银钱,店家才肯给你做吧。”
蒋如兰唰得看了过去,说话之人是个明艳可人的小娘子,杏仁大眼桃花腮,胸前的形状饱满圆润,腰尤其纤细,看起来千娇百媚的,眼神却倨傲。
见蒋如兰瞪她,陆倚云也并不觉得歉疚,甚至还故意扭了一下弱柳似的细瘦腰肢。
蒋如兰气得涨红了脸,指着她:“你这人怎么这样!”
陆倚云轻笑:“我不过说了句实话,你便受不得了?”
蒋如兰人缘儿不错,今日一来便有许多人同她惊喜地打招呼,蒋如兰便同人家解释自己为何能来。
所以陆倚云便知道了,这胖丫头不过是四品绿豆小官家里的闺女,借着长兄的东风才能混进贵女之中。
而她却是大周朝顶级豪门,超一品的定西侯府嫡女,别说奚落这胖丫头几句,便是打她一巴掌,她又能如何,还要挑日子么?
兰莹淡淡地看了看陆倚云一眼,已经认出了她是谁,因她生的跟前世她那位进宫的庶妹有几分相像。
兰莹抬起一只欺霜赛雪的白皙皓腕,轻轻将蒋如兰的胳膊压了下来:“不可在泰极宫喧哗,有失教养。”
这话明着是劝蒋如兰,其实是说给陆倚云听的,今日她们是来陪太后解闷的,若是在泰极宫闹起来,惹得太后不快,这罪过谁都担不起。
陆倚云上下打量了眼前这位纤细美丽飘然若仙的少女一眼,从鼻孔里若有似无地冷哼了一声。
这个叫兰莹的,算是有几分姿色吧,不过据说太子殿下厌恶她的生母,连带着也讨厌她,倒是不足为惧。
御花园地势最高处,有一座宽广疏朗的建筑,名曰晖霞阁,阁楼建在几级地基之上,比周围高出丈余,视野开阔,最适宜观赏晨晖落霞。
慈淑太后便在这里接见了今日的一众小娘子们,她是带发修行的居士,一身素雅佛衣,周身没有一点金石装饰,只手上握着一串佛珠。
若是在外头见到她,任谁也想象不到,这个面容平和毫无戾气的老太太,是曾经叱咤朝堂,力压众议扶着长子坐稳了皇位的女中英杰。
跪下行礼后,慈淑太后叫人给大家赐座。
兰莹坐在人群中,微微垂下头,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显眼。
她记得,前世这位太后娘娘十分不喜欢兰家,每次嘉顺帝大手笔赏赐兰家之后,太后便找理由下懿旨申斥兰家。
后来嘉顺帝驾崩后,她伤心过度,很快便撒手人寰,倒是没来得及刁难嫁入皇家的兰莹。
今生似乎好了一点,但也仅限于不再故意找茬了而已,兰莹不会傻到以为重活一世太后娘娘就会喜欢自己。
在大周朝最尊贵的太后面前,这群十几岁的活泼好动的小娘子们,全都变得老老实实,像一群小鹌鹑般乖乖坐着。
慈淑太后看着眼前这些青春正好的小娘子,一眼扫过,全是乌黑的发色,她感慨了一句:“真是韶光飞逝啊,一转眼,哀家都老成这样了。”
戚暖暖坐得很靠前,闻言温柔大方道:“太后娘娘这是自谦了,娘娘当年的风姿谁人不知呢,臣女。”
戚暖暖隐约知道今日是为什么叫她来,便一直刻意地表现出自己的温婉贤良。
陆倚云紧跟着微笑恭维:“太后娘娘雍容华美,贵气逼人,在娘娘凤驾在前,臣女们的平庸姿色实在上不得台面,犹如山禽,黯然失色。”
这话说的谄媚,落了下乘,小娘子们眼风微动。
旁人不懂,兰莹心里却明白得很,陆倚云在江南可谓是一枝独秀的豪门贵女,上门巴结奉承者不计其数,惯得她不知天高地厚,就跟明王府当初在南疆时候一样。
陆倚云大约是把旁人奉承她那一套拿来对付慈淑太后了,她或许以为满天下都是这样的阿谀奉承上位者的,殊不知京城这个地方,讲究个清贵,京官要脸面,即使拍马屁也不会这么明目张胆。
想到这里兰莹又很庆幸,还好沈老太君豁达明理,于琴棋书画上对她要求不严,为人之道却处处言传身教。
慈淑太后果然抬起眼皮望向陆倚云。
立刻有嬷嬷为她介绍:“前头说话的那位是戚尚家的四姑娘,这位是定西侯陆家的大姑娘。”
慈淑太后轻轻颔首,表示知道了。
陆倚云初到京城,一心想在今日打开局面,让太后娘娘乃至满城贵女们都记住她,便趁热打铁道:“太后娘娘之福泽深厚,臣女们更是望尘莫及。”
陆倚云暗地里跟桑舒婉较劲儿五年,回到京城第一件事便是把桑舒婉的事打听的清清楚楚。
一个人沉浸在美梦太久之后,往往会分不清幻想和现实,总是喜欢将现实中的蛛丝马迹添油加醋,变成梦想中的样子。
当她知道桑舒婉被太子殿下拒绝那日正是她启程回京城那日,心情真的是妙不可言,觉得冥冥之中一切早已注定,她就是天选之女,她跟太子殿下的缘分已到。
福泽深厚这四个字在慈淑太后心里激起了一丝涟漪,她想了想,十七岁那年入宫,宫中美妾无数,先帝不知为何,虽然日日在后宫耕耘,却仍子嗣艰难,便承诺,先诞下皇子者封后。
前头两个怀孕的嫔妃都生了闺女,只有她一举得男,母凭子贵当了皇后。
先帝的两个儿子都是从她肚子里生出来的,嘉顺帝登基之后,她便是太后,扶着儿子坐稳了江山,这福泽,不可谓是不深厚。
但是这一路走来,其中苦泪,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得。
慈淑太后看向陆倚云的眼神便淡了,她轻轻捻着手中佛珠道:“甄家的和戚家的留下来陪哀家说说话,其余的小娘子们出去随意赏玩,春色无多了,这御花园值得好生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