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两日之后,宫中传出消息,太后薨了。
王太后直到最后一刻,好歹留住了她太后的名头,没有被褫夺身份。
不禁如此,礼部也是循着国丧之礼操办的。最后是不是被葬入皇陵,甚至与先帝合葬,尚是未知。
王家可就没有这个待遇了——
据简铭所知,前日寿康宫中变故之后,丞相府就被禁军查封了,赵王亲自带队,抄了王家的家。
从此之后,王家就彻底在大齐的贵宦世家之列中消失不见了。
至于此后王家人从上到下如何下狱、判刑,简铭已经没有兴趣知道。
从来成王败寇,斗败了就要承受斗败的下场。
大齐的许多官员多年来深受王家的压制欺凌,可以设想,这场讼狱只会被他们尽可能地扩大,绝不会缩小范围。
而且,赵王和郑家,也不会放过王家,斩草除根这种事,他们是不会吝惜大做文章的。
如此看来,王太后薨逝,倒是免去了看到王家败落的惨状。
无论王家是坏事做尽自取灭亡,还是被算计得一败涂地,与王家有关的一切,都将成为过眼云烟。用不了多久,就都会被人们渐渐淡忘。
大齐朝堂上的格局,因为这件事,必定会重新改写。
权贵走马灯地轮番上场,这一家陷落了,还有旁的家粉墨登场,比如季家。
谁能想得到,在那场宫廷惊变之后,季家突然就成了大齐的新贵呢?
“因为皇帝?”季凝诧异地看着简铭。
“对,因为皇帝。”简铭点头。
“皇帝醒了?”季凝敏慧地猜到了什么。
简铭会心一笑,知道季凝聪明得紧。
“季大人献奇药解皇帝之毒,皇帝苏醒,毒质得解,已经能如常饮食了。”简铭道
“父……他献奇药?”对于季海这个养父,季凝如今已经很有些隔阂。
在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尤其越发明了季海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之后,季凝察觉到,她已经无法顺畅地如往日一般称呼季海了。
“我竟不知,季家还有这般的奇药!”季凝冷呵。
“皇帝醒了,感念季大人献药,感念季昭媛侍疾,连着下旨,封季大人为安国公,季昭媛为德妃。”简铭道。
对于季家这个岳家,简铭实在没有多余的感情。
“安国公?德妃?”季凝分外诧异。
“不错。”
“只是献了什么奇药,只是在皇帝病卧在榻的时候哭了几场,就得了国公的爵位?就得了一品妃的位分?”季凝只觉讽刺。
“后宫里妃嫔们的位分,皇帝想如何便如何。至于国公的爵位,也就是个荣勋,也不费什么。”简铭淡道。
他不愿季凝为季家的事揪心分神。
季凝却轻轻摇头:“只怕不会那么简单吧?”
她看向简铭:“以季家在朝中默默无闻多年,以季钰入宫短短时日便晋封四妃之一,他们所求只怕不会止步于此。”
简铭闻言,沉默半晌。
季凝所想到的,何尝不是他所担心的?
皇帝的毒中得不明不白,醒来的也是这么稀里糊涂。
看这阵势,随着太后死去、王家败落,已经没有人再关心宫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此刻,多得是人去讨好新上位的权贵,而这些正在分食原本被王家占有的一切的同时,也会不遗余力地扩张、茁壮自己的势力吧?
就是曾经身受毒害的皇帝,现在可有精力查探当初他中毒是怎么回事?
只怕是,他想差个清楚明白,身边都没有信任的人可用吧?
否则,赵王和郑家如何把控了宫城,这座原本只属于皇权的宫城?
而今,左有平国公郑家,又有新晋的安国公季家,另有极有可能掌控着整个禁军的赵王……病弱的皇帝,可不就是个傀儡了?
“皇帝如今,应该是更觉得高兴吧?”简铭冷嗤。
在病榻上躺了两日,王家就败落了,太后就薨逝了,从此以后再无人掣肘皇权。宫里那位向来目光短浅、刚愎自用的皇帝陛下,只怕这会儿还得意于再无人染指他无上的权力呢。
这样的皇帝啊,也难怪被一拨接一拨的人,惦记着大权。
季凝也不由冷笑。
“据闻,郑贵妃的儿子将要被封为太子,更有人说,母凭子贵,郑贵妃会因此而被晋位皇后,入主中宫。”简铭道。
“入主东宫?”季凝觉得讽刺,“中宫王皇后仍在,就是王家败落,也得经过废后,才能有新后入主啊!”
“按照礼法是该如此,”简铭沉声,“不过,自从那日寿康宫中变故,王皇后连同凤印一起,没了下落。”
季凝愕得圆了嘴:“没了下落?”
敏慧如她,蓦地想到了什么:“侯爷昨日说王太后与你笔划的那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