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圣人之举
“小姐,玉米、土豆、红薯都要成熟了吧,哎呀呀,土豆炖排骨,西红柿炒鸡蛋,想想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汉赋已经迫不及待了。
“汉赋,你个大吃货,能不能矜持点。”宋词打趣她。
“小姐说过:但凡美食家,首先是个吃货。再说了,我也是为了小姐的胃口嘛。”
李婳笑了笑,其实她心里一直想着何时才能在最恰当的时候,用最恰当的理由,把红薯和玉米推广整个大晋国。
大晋国土地贫瘠,赋税高额,丰年百姓尚且日食两餐,荒年几乎食不果腹。
而红薯和玉米,尤其是红薯,根本不挑地,对于黍麦等粮食贫瘠的土地,它反倒能高产,是非常高产。
丰年,一亩地产麦三百斤,产红薯一千斤。
能让多少人活命!
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该藏拙的时候,必须藏拙。
五人终于来到了那个神秘小院。
一老一少在门口恭迎,身后还有两个壮汉。
“主子,您来了。”老者张三树问好。
那少年沉默,看到李婳眼中喜悦,却没说话。
“张伯,好久不见,一切如常?”李婳不常来,但这里的消息,她时刻不敢忘。
“一切如常。”
进了院子,这个院子很大,坐北朝南的上房,有五个硕大矮房,如同鱼池一般,这是给红薯生芽做苗的地方。
小院的地下粮仓里,以玉米为主,有多种粮食和蔬菜种子;在不远处的山里,有个秘密山洞,里边窖藏着成吨的土豆和红薯。这些储备都是做种子只用。
院中养鸡鸭,院外边几百米处养猪。
一来能供应家里的肉食,二来鸡鸭猪粪连同秸秆沤粪,做农家肥。
院里有十几间房子。
除了四人居住,剩余的空房,是给李婳等人留的。
“哑奴,你们去山中打些野味。”张三树吩咐道。
那两个壮汉是忠仆,也是哑奴,保证这里的秘密不会泄露。
哑奴被张三树调教的是种庄稼的一把好手,也是好猎手。
哑奴呜呜呜给李婳做手势,神态很兴奋,跟李婳问好,之后带着猎叉进山。
主仆坐在院中凉亭,俯瞰下方的粮田,风吹绿浪,稷粟清香,好不惬意。
“主子,书。”
那少年过来,蹦金豆一般,说出三个字。
少年名叫陈霸先,四年前,逃荒来到太安城,随同的爷爷饿死,他卖身葬祖。
李婳看他可怜,便买下了他。
少年性格倔强,不爱说话,但心里精明。问他名字,他直说爷爷叫他陈娃子,李婳想起史书中又一名人叫陈霸先,干脆给他起名叫陈霸先。
陈霸先识字,李婳发现他喜欢读史书和兵法战策,就刻意培养他,打算以后把他扔进军中,说不定能培养一个将军出来。
李婳安排他来这里,是信任他,让他盯住张三树。
每次李婳来,都会给他带一些书来。
“霸先,我请了两个厉害的先生开族学,想让家中子弟都去学堂,包括家生子,你也去吧,这里不是你的归宿。”
李婳是真心对这个小乞丐好。
“主子,家生子也能上学堂?主子此举,乃圣人之举。”张三树夸赞。